徐莉
摘? 要:課程游戲化踐行以來,科學做好幼兒評價成為課程建設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我園基于家長和老師的實際問題,開展支持性的園本教研,探究有效記錄、科學評價、多元參與的適宜方法,提升使用成長冊的有效性和滿意度,讓孩子們的童年不同樣。
關(guān)鍵詞:園本教研;課程建設;多元紀錄;多元評價
【中圖分類號】G6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34-0077-02
"Children's growth manual" presents children's different childhood
XU Li? (Santaige kindergarten,Jurong City,Jiang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Since the practice of curriculum Gamification,scientific evaluation of children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Based on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parents and teachers,our kindergarten has carried out supportive kindergarten based teaching and research,explored appropriate methods of effective record,scientific evaluation and multiple participation,so a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tisfaction of using long books,so as to make children's childhood different.
【Keywords】Kindergarten Based Teaching and research;Curriculum construction;Multiple records;Multiple evaluation
1.聚焦問題有方向—我們的調(diào)查
《幼兒成長手冊》是幼兒成長時光的見證,也是促進家園聯(lián)系的重要手段。它通過照片、教師的描述、幼兒作品、家長記錄等形式記載了幼兒在園的學習、生活和游戲,更能體現(xiàn)評價的過程性和動態(tài)性,其呈現(xiàn)方式也更為直觀和豐富??墒鞘褂眠^程中,我們也通過QQ群、家長交流、家訪、組內(nèi)專題交流活動收集來自于教師和家長的問題和困惑:
(1)來自老師的困擾
一是觀察先行一步,記錄臨陣磨槍。通過調(diào)查,了解教師們都善于觀察。但是觀察與記錄有時會因為時間問題而脫節(jié)。會發(fā)生臨近期末一口氣寫四十本的情況。有效的觀察沒能通過及時的記錄呈現(xiàn)出來,沒有發(fā)揮出觀察的作用。二是部分家長不太重視《幼兒成長手冊》在完成時敷衍了事,不能按照規(guī)定內(nèi)容貼相應的照片,需要填寫文字部分的,就用照片遮住。三是家長在制作時內(nèi)容比較單一:照片、作品,最多就是文字說明一下,不能體現(xiàn)過程性,應該如何展現(xiàn)?四是對幼兒行為的白描沒問題,但在“發(fā)展建議”或者“綜合建議”方面常常語言匱乏,對幼兒當前行為不能提出合理的建議和策略。
(2)來自家長的困惑
一是家長水平參差不齊,我們在記錄時,不知道怎么組織語言記錄,只會用一句話簡單記錄,沒有體現(xiàn)照片的重要價值。二是陪伴意識不夠,當作這是一種任務,平時只有抽空才可以完成。三是對孩子評價的方式過于單一,僅限于文字描述和照片呈現(xiàn)。例如,“寶貝今天去游樂場玩沙,真開心?!边@樣的觀察缺乏對幼兒行為的深入分析,這樣對于幼兒的發(fā)展而言沒有實質(zhì)性的價值。四是為了完成老師交待的任務,孩子不會畫的,我們就包辦代替,通篇作品都是我們的大手筆。沒有體現(xiàn)親子合作性,沒有教育的意義。
2.園本教研真支持—我們的行動
基于問題開展的園本教研活動,才能解決真問題,體現(xiàn)真支持,才能展現(xiàn)園本教研的生命力。基于以上問題,我們通過組內(nèi)大教研談措施和對策,小教研有效實踐后談反思成效,接下來從記錄形式、評價方法、家園互動等方面談談我們的做法:
(1)多元紀錄呈現(xiàn)不一樣的童年
首先,紀錄的即時性。為了保持“原音重現(xiàn)”的真實記錄效果,老師們隨身攜帶手機,錄音筆,小平板,能第一時間記錄事件的主要因素,體現(xiàn)關(guān)鍵詞。雖然當時不能詳細紀錄過程,但是教師自己紀錄的關(guān)鍵元素和特殊意義的符號等能給當下的活動提供客觀的評價。另外我園還利用“觀察視頻”、“照片”等形式進行某個活動的全程記錄,從中分析選取記錄并提煉“原生態(tài)”的口頭評價。
其次,紀錄的多樣性。作品記錄在幼兒園是最常用的評價措施之一。它能將幼兒的所思所想、使用方法和表現(xiàn)形式顯現(xiàn)出來。在教師細心的觀察中,可以獲得典型意義的即時行為表現(xiàn),這都將是幼兒評價的重要素材。另外在形式上,教師既可以直接粘貼幼兒的繪畫作品,但不利于粘貼的作品包括建構(gòu)、手工、木工制作、戶外寫生等也可以用照片的形式呈現(xiàn)。如果是視頻記錄的精彩片段則可以將視頻生成二維碼粘貼,家長掃一掃就能看見孩子生動的游戲畫面及成長瞬間,這定會給成長冊的記錄增色添彩。
記錄的開始,教師首先要有這樣的認識:這不是一本簡單的展示畫冊,它在記錄孩子成長的每個精彩瞬間的同時又能看出教師和家長的教育的智慧。因此,教師要對幼兒的作品進行有心的觀察和有甄別的紀錄,少而精的將幼兒的作品、幼兒語錄和自我優(yōu)化調(diào)整過程展現(xiàn)出來,真正體現(xiàn)看見孩子的成長軌跡和老師的精華評價,凸顯評價在幼兒成長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2)多元評價體現(xiàn)不一樣的專業(yè)
第一,主體評價。為保證成長冊的質(zhì)量,教師是手冊的記錄評價主體,謝絕家長包辦代替,全本包寫,評價表教師要進行專業(yè)的評價,不要太過隨意、簡單,要從專業(yè)的角度去評價。評價的語言要具體,不要出現(xiàn)優(yōu)、好、不錯等泛化語言。欄目中老師的建議可參照《指南》中相關(guān)領(lǐng)域的教育建議進行1、2、3點的具體要求給出可行的建議,體現(xiàn)真支持。
第二,互動評價。通過家長會、線上交流等形式指導家長正確配合教師使用成長冊的方法,及時提供在家的典型表現(xiàn)并加以描白性的語言記錄說明,幫助教師對幼兒在家的行為進行有效評價。另外還可以體現(xiàn)幼兒對自己或者同伴評價,提高幼兒的審美意識以及語言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當然,教師和家長都要做個有心人,及時注明評價的時間、地點等,顯示評價的階段性和延續(xù)性。
第三,階段評價。所謂成長,一定是具發(fā)展性和延續(xù)性的。所以在呈現(xiàn)記錄的時候一定要發(fā)展性眼光記錄孩子的縱向成長的變化。看見孩子的發(fā)展,不要單方面呈現(xiàn)一個時間段的片段,可以每半個月或者一個月記錄某方面的觀察素材,呈現(xiàn)評價支持,這樣家長可以看見孩子在園的每個階段里都有鮮活的進步,看見老師的支持。
第四,跟蹤評價?!队變撼砷L手冊》評價不僅包括即時性的情景性的評價,還包括即時性評價以及對《手冊》評價過程反思做出總結(jié)性評價等。將一學年甚至幼兒園三年進行總體評價。教師通過不同“標識”,直觀體現(xiàn)幼兒在哪些領(lǐng)域進步的快,幼兒擅長哪些領(lǐng)域等。將幼兒的各領(lǐng)域發(fā)展水平都展示出來。
第五,縱向評價。幼兒的個體差異較為明顯,因此,用統(tǒng)一的評價標準來評價幼兒,顯然是不恰當?shù)?。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有著不同的脾氣秉性和發(fā)展水平,所以,教師要時刻做個有心人,通過觀察及時捕捉孩子的學習的方法和特點,因人施教,在他們需要的時候及時呼應他們?!队變撼砷L手冊》為幼兒縱向發(fā)展過程評價提供了支撐,方便教師對幼兒的發(fā)展進行過程性比對。
課程游戲化從實施以來,幼兒評價的方式方法是幼兒園園本教研重點研討的話題。目前《幼兒成長手冊》是幼兒園課程實施中幼兒評價的重要渠道和資源,豐富了評價的途徑和內(nèi)涵。對家長而言,它是溝通的橋梁,也是童年的縮影,所以,在參與使用和正確記錄的過程中能幫助家長了解幼兒發(fā)展,認識幼兒園的課程內(nèi)容。教師通過成長手冊在連續(xù)一段時間里收集的各種作品來評估幼兒的發(fā)展水平,使綜合評價與過程性評價有效結(jié)合,保證評估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3)多元參與展現(xiàn)不一樣的精彩
《綱要》中指出:“家長是幼兒園教師的重要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互惠的原則,吸引家長主動參與幼兒園教育工作。”我園充分發(fā)揮幼兒成長手冊的評價作用,利用豐富的家長資源,記錄孩子在家的另一面,有了幼兒園和家庭兩方面的記錄,幼兒成長檔案冊才能完整地呈現(xiàn)幼兒的發(fā)展軌跡。上學期向家長委員會開展了《手冊》展評活動,由家長們自己評選出的《手冊》在全園展示、供全園家長學習,實現(xiàn)資源共享。另外在班級家長會上,我們還讓獲獎者分享《手冊》的制作方法和心得,利用家長的平行示范,樹榜樣、立典型,正面宣傳優(yōu)秀的《手冊》以及用心制作的方法,以點帶面去引領(lǐng)全班家長的轉(zhuǎn)型。
從家長的交流反饋中,我驚喜地看到家長的育兒觀在悄然轉(zhuǎn)變,能領(lǐng)會教師的教育意圖并給予積極的支持。對教師給予孩子的精準評價感到佩服,從而更加信任教師;還有的家長從教師的評價中理解了幼兒園教育活動的意義,并會提供相應的支持。互動評價有效利用了最豐富的家長資源,全面、動態(tài)地展現(xiàn)了幼兒的成長歷程,在家園合力的基礎上,對孩子進行更適合的個別化教育,讓每個孩子都閃光,每個家庭都幸福。
一本冊子,三方參與,我們一起留住了孩子記憶中的小時光。這是成長的印記,更是愛的饋贈。源自于看見兒童、看懂兒童的教師支持樣態(tài);源自了雙向溝通、家園共育的美好呈現(xiàn)?!队變撼砷L手冊》的研討只是基于問題開展的眾多園本教研活動內(nèi)容之一,一路走來我們堅信,在流水似的一日生活里,只要我們細心捕捉、用心記錄,科學評價,有效支持,定會讓幼兒成為我自己,讓他們的童年不同樣。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2]曲新陵,章麗.以<成長記錄冊>為載體,探索過程性評價的實踐與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05(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