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勝宇綜述 浦湧,徐林審校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一直是嚴重損害人類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國CVD患病率仍然處于上升水平,其防治工作刻不容緩[1]。隨著CVD發(fā)病機制研究不斷深入,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相關疾病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逐漸被發(fā)現(xiàn),而miR-145作為眾多miRNA其中的一種,其在多種CVD中發(fā)揮的積極作用不容忽視,因此,本文旨在對miR-145在多種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進行總結,以期在未來miR-145能夠成為新型的預防和治療CVD的干預靶點應用于臨床。
miRNA是一類微小非編碼RNA,可以與相關靶基因的3’-非翻譯區(qū)(3’-UTR)結合,進而發(fā)揮負性調節(jié)靶基因的作用[2],單個miRNA可以對多個mRNA發(fā)揮抑制作用,而單個mRNA也可以被許多miRNA調節(jié)。因此,miRNA對mRNA表達的調節(jié)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并廣泛參與細胞增殖、遷移、分化、凋亡、血管增殖等相關病理生理過程[3]。一般來說,miRNA基因經(jīng)多種酶和復合物作用,最終形成雙鏈miRNA復合體調控靶基因表達[4-6]。miRNA堿基與靶 mRNA序列部分互補結合時,靶基因不被降解,但阻遏靶 mRNA的翻譯;miRNA堿基與靶 mRNA高度互補結合時,其作用方式與小干擾RNA相似,可切割、降解靶 mRNA,從而導致基因沉默[3]。
miR-145定位于染色體5q32-33,長度為4.08 kb,在體內(nèi)的成熟形式有2種:miR-145-3p和miR-145-5p,這2種形式的出現(xiàn)取決于其衍生于前體miRNA雙鏈的哪一側。miR-145首先在小鼠心臟中檢測到,隨后在人類結腸直腸癌和其他組織中檢測到,中胚層組織如子宮、卵巢、睪丸、前列腺和心臟,相對富含miR-145[3]。
miR-145-5p(引導鏈)通常與相關基因靶向結合,調控該基因表達,而miR-145-3p(乘客鏈)通常被降解,它的作用目前還不明確。具體來說,miR-145與轉錄物的3'-非翻譯區(qū)(3'-UTR)結合,通過miR-145獨特的序列干擾靶標mRNA的翻譯或介導mRNA的降解,來負調節(jié)該基因的表達。由于miRNA不需要完全互補以進行靶向識別,因此,miR-145可能同時調節(jié)不同的mRNA。眾多研究發(fā)現(xiàn)miR-145在腫瘤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在腫瘤組織中通常呈低表達,并且運用相關方法高表達miR-145,會抑制相關癌基因的表達,從而抑制癌細胞的增殖、轉移[7-10],提示miR-145可能會作為抗腫瘤的一種手段。隨著近幾年有關研究的深入,許多研究都表明miR-145與心血管疾病也有重要關系,其在心血管組織中表達程度的高低與相關疾病的發(fā)生、進展及嚴重程度有密切聯(lián)系。
AS是多種原因導致的中、大動脈內(nèi)粥樣斑塊形成,使動脈壁增厚、血管狹窄及彈性下降,是腦梗死、冠心病、外周缺血性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礎。目前,尚沒有完全可靠的指標實現(xiàn)對AS的早期診斷,相關治療也只能延緩和控制AS的進展,不能完全逆轉斑塊形成。慢性炎性反應、血管平滑肌細胞(VSMCs)表型轉換[11]都參與AS的形成與進展。最近幾年,miR-145在AS進展中發(fā)揮的作用逐漸被發(fā)現(xiàn),其參與的相關通路、作用機制也被證實,為AS的治療又提供了一種可能的手段。
2.1 MiR-145參與慢性炎性反應 Zhong等[12]研究發(fā)現(xiàn)miR-145在AS斑塊和VSMCs中隨著AS進展其表達程度逐漸降低,可能是體內(nèi)甲基化系統(tǒng)和去甲基化系統(tǒng)的失衡,引起了miR-145啟動子甲基化水平增高所致,并且miR-145的低表達伴隨著CD137 / NFATc1通路的激活,進而誘導VSMCs中NLRP3炎性小體的活化,最終促進動脈粥樣硬化進展。
巨噬細胞大量吞噬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AS慢性炎性反應中起中心作用,抑制巨噬細胞的炎性反應,則可能有效控制AS。與Zhong等[12]研究不同,有學者使用oxLDL處理的THP-1巨噬細胞發(fā)現(xiàn)對其轉染miR-145后,表現(xiàn)出NF-κB通路的激活,進而上調了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1β(IL-1β)、C-C基序趨化因子配體2(CCL-2)、CCL-4和CCL-7 這些炎性細胞因子的表達,加重了AS的進展,在高脂飲食處理的ApoE基因敲除小鼠中也有同樣的發(fā)現(xiàn)[13]。
miR-145在AS慢性炎性反應中發(fā)揮的作用有不同觀點,這可能與不同細胞發(fā)生的病理改變不同相關。因此,如果能夠實現(xiàn)miR-145的靶向輸送或抑制,就可能有效減緩AS的進展。
2.2 miR-145抑制VSMCs表型轉化 VSMCs在AS斑塊形成過程中同樣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VSMCs有收縮型和增殖型2種表型,并且有很強的可塑性,在受到相關損傷刺激后會由收縮表型轉變?yōu)樵鲋承?,從而使分泌、增殖、遷移能力大大增強,進而促進AS的進展。
相關研究采用被診斷為AS患者正常的升主動脈前壁組織作為AS組,而未被診斷為AS的相同部位組織作為對照組,結果發(fā)現(xiàn)AS組中miR-145表達水平明顯降低,伴隨著KLF5、MYOCD基因表達升高,并證實了人為高表達miR-145后可通過靶向抑制KLF5和MYOCD的表達來抑制VSMCs向增殖型的轉變[14]。類似的發(fā)現(xiàn)也在高血糖誘導的AS中被證實:miR-145在高糖處理的VSMCs中下調,外源高表達miR-145可通過抑制ROCK1的表達來減弱高糖誘導的VSMCs增殖和遷移[15]。
可以看出,miR-145在動脈粥樣硬化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特別體現(xiàn)在對血管平滑肌細胞的炎性水平、轉分化的調控,如果能夠在AS患者VSMCs中外源性過表達miR-145,應該能夠起到明顯的治療AS的療效,為今后的AS靶向治療提供了新的見解。
MI通常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xù)性缺血缺氧后引起的心肌壞死,是全世界導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對心肌梗死的早期診斷和相關治療十分關鍵。近年來,miR-145在心肌梗死中發(fā)揮的作用逐漸被發(fā)現(xiàn),并被證實在MI相關損傷中有著重要的調控作用。
許多研究都表明miR-145具有減輕心肌梗死后心肌損傷的潛在作用。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miR-145參與調控心肌梗死組織和細胞的凋亡,miR-145與心肌細胞的凋亡程度呈負相關,人為在心肌組織中高表達miR-145,可以通過其靶向結合抑制凋亡相關基因PDCD4 3’-非翻譯區(qū)的機制,使心肌凋亡程度和梗死面積均下降[16];不僅如此,Sun等[17]研究也發(fā)現(xiàn),缺氧誘導因子(HIF-1α)可引起miR-145的高表達,并激活SGK1及其相關的PI3K/AKT通路減輕了心肌缺血缺氧帶來的損傷。此外,Yuan等[18]同樣發(fā)現(xiàn),人為高表達miR-145具有心肌細胞保護作用,而這種保護作用的產(chǎn)生是由于miR-145通過靶向結合CD40,抑制了缺氧相關炎性反應,從而減輕了心肌梗死后損傷。芬太尼具有對缺血心肌的保護作用,這種保護作用當前發(fā)現(xiàn)可能是通過促進miR-145表達并抑制與凋亡相關的lncRNA MALAT1、Bnip3基因的表達,來抑制心肌細胞凋亡,減輕心肌損傷[19]。另有Wang等[20]在遭受缺氧的心臟成纖維細胞中研究表明,miR-145和KLF5基因的表達呈負相關,證實了miR-145可通過KLF5-心肌素途徑介導心肌中成纖維細胞向肌成纖維細胞轉分化,進而阻止不良重構并恢復內(nèi)源性瘢痕愈合和收縮,發(fā)揮保護心肌梗死后心肌的作用。
雖然還有很多研究都證明miR-145對心肌梗死后心肌細胞具有保護作用,但是也有部分學者發(fā)現(xiàn)miR-145可加重心肌缺血缺氧損傷,Wu等[21]在缺血再灌注模型中的研究表明,miR-145由于抑制了雙特異性磷酸酶6的表達,而使c-Jun N-末端激酶途徑激活,導致心肌細胞凋亡增加,缺血再灌注損傷加重。類似的,Wang等[22]在缺氧的H9C2細胞中檢測到miR-145呈高表達,而其靶基因Rac1呈低表達,并且抑制miR-145、增加其靶基因Rac1的表達會通過激活PI3K/AKT、MAPK/ERK信號通路使心肌細胞損害減輕。
miR-145在心肌梗死中發(fā)揮的作用較為復雜,參與的作用機制涉及很多方面。對于miR-145既有減輕缺血心肌損傷又有加重缺血心肌損傷的作用,可能是由于miR-145在心肌梗死后不同時期的表達程度有所變化,并且作用機制有多種,參與多條信號通路,如果在心肌梗死后不同階段選用對miR-145不同的調節(jié)藥物,或者針對性地靶向不同位點,應該能夠實現(xiàn)減輕心肌梗死后心肌損傷的作用。雖然miR-145對心肌梗死產(chǎn)生的影響仍需要進一步研究驗證,但其對心肌梗死的治療及預后的評估[23]提供了一種可能的手段,具有良好前景。
動脈瘤是由于血管壁局部病變或損傷,血管壁減弱,導致動脈壁向外膨出,可能是遺傳性疾病或后天性疾病所致。隨著動脈瘤尺寸的增加,其破裂的風險增加,可以導致不可控的出血。近幾年對主動脈瘤的研究表明,局部炎性反應、血管平滑肌表型調節(jié)異常、細胞外基質重構、細胞凋亡及血管壁的缺失是動脈瘤發(fā)生的主要病理過程,miR-145在動脈瘤的形成過程中發(fā)揮著一定的作用,并可能成為一種新的治療方式。
有研究發(fā)現(xiàn),miR-145的過表達可以有效抑制由AngⅡ誘導的ApoE基因敲除小鼠中腹主動脈瘤的形成,這種作用可能是通過miR-145對MMP-2的抑制作用實現(xiàn)的,MMP-2的過表達會引起細胞外基質的降解,促進動脈瘤的形成,但此項研究并沒有直接證明MMP-2是miR-145的靶點[24]。
VSMCs表型轉化、遷移增生是動脈瘤形成過程中重要的一環(huán)[25]。研究表明,miR-145通過靶向作用于KLF5,抑制VSMCs的表型轉化,減緩了顱內(nèi)動脈瘤的進展[26]。與未破裂的顱內(nèi)動脈瘤患者比較,在破裂的顱內(nèi)動脈瘤患者血漿中同樣發(fā)現(xiàn)有miR-145的表達降低[27],提示低表達的miR-145可能有助于對有破裂可能的顱內(nèi)動脈瘤患者的早期診斷,并可據(jù)此實施有效干預。
然而,不同部位動脈瘤中miR-145產(chǎn)生的作用可能不同,Pei等[28]的研究就有不同的發(fā)現(xiàn):miR-145在升主動脈瘤的瘤壁中呈現(xiàn)高表達的狀態(tài),并通過TGF-β1通路引起骨橋蛋白和膠原蛋白Ⅲ的表達增加,加重瘤壁的結構重構,促進升主動脈瘤形成和進展。此外,Chen等[29]也證實,過表達長鏈非編碼RNA(long chain noncoding RNA,lncRNA)MIAT可靶向抑制miR-145的表達,進而通過促進PI3K/Akt信號通路的表達,增強VSMCs的活力,減輕其凋亡,延緩胸主動脈瘤的進展。
miR-145在動脈瘤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及預后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雖然可能對不同部位動脈瘤產(chǎn)生的作用不同,或者在不同病理過程中發(fā)揮的作用不盡相同,但可以看到miR-145的重要調節(jié)作用,在未來其可能成為新的靶向調控位點,來改善和延緩動脈瘤疾病進展。
PAH是由于不同病因和發(fā)病機制導致的肺動脈壓力升高,預后往往較差,主要病理生理特征包括肺血管重構、肺血管阻力增加及肺動脈壓力升高,使右心室后負荷增加,并最終導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
研究發(fā)現(xiàn),與對照組相比,miR-145在PAH患者肺的平滑肌細胞和與PAH病變相關血管中呈現(xiàn)高表達,在肺泡管水平的新肌肉化小動脈表達豐富,在腺泡前和腺泡內(nèi)動脈中也觀察到其表達,伴隨著血管肌化,發(fā)現(xiàn)骨形態(tài)發(fā)生蛋白2型受體的低表達與miR-145的高表達可能存在著相關性[30]。不僅如此,Yue等[31]的研究還表明,PAH患者肺組織中高表達的miR-145伴隨著其靶基因ATP結合盒轉運蛋白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的表達下調,而抑制miR-145的表達或過表達ABCA1之后,可以明顯觀察到肺動脈平滑肌細胞增殖和遷移的減弱,進而減輕了PAH肺血管的病理重塑。
因此,抑制miR-145在肺組織的高表達可能作為一種治療PAH有效的方式,但是如何靶向抑制miR-145在PAH患者肺部的高表達成為了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有研究利用功能化的陽離子脂多胺將miR-145的小干擾RNA 送至小鼠的肺部,降低了內(nèi)源性miR-145的水平,減小了50~200 μm大小的動脈壁厚度并降低了閉塞性血管病變的密度,改善了右室重構及心臟功能[32],這為開發(fā)靶向作用于肺組織的抑制miR-145藥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自發(fā)性高血壓發(fā)病機制未明,血管重構是目前普遍接受的病理機制。血管重構不僅體現(xiàn)在VSMCs的排列紊亂,還包括VSMCs的增殖和遷移能力增強。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了在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模型中,高表達的lncRNA-TUG1通過與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10(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0,F(xiàn)GF10)競爭性結合miR-145,充當miR-145的 “海綿”[33],引起靶基因FGF10表達的上調,使VSMCs的增殖和遷移能力增強,加重了自發(fā)性高血壓中的血管重構[34]。運動可以改善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Liao等[35]的研究同樣肯定了miR-145在自發(fā)性高血壓中的積極作用,運動提高了VSMC中miR-145的表達水平,其改善高血壓病變血管病理重塑水平的機制可能涉及到miR-145對VSMC表型轉換的調控。因此可以看出,針對miR-145的治療方式在自發(fā)性高血壓中同樣也有著積極作用。
心血管相關疾病始終是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一大類疾病,miR-145作為一種非編碼RNA,在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雖然目前對于miR-145的研究還不是很透徹,但是很多研究表明,miR-145在心血管疾病中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調控其表達可減輕相關心血管疾病的病理損害,減緩疾病進展。因此,隨著技術及研究的深入,在未來針對miR-145的治療,特別是靶向治療,可能在心血管疾病治療領域具有廣闊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