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深入和發(fā)展,我國越發(fā)重視家長在學生學習和學校工作過程中的重要性。由此在新時期提出了要在多元共治視角下進行小學家長委員會建設的研究,借助小學家長委員會的強大力量進而推進家校合作的工作進程。由此看來,小學家長委員會的建設有利于促進家長與學校的合作與溝通,提高教育環(huán)境質量,滿足學校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同時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社會發(fā)展的內容。因此本文就多元共治視角下小學家長委員會建設研究進而提出相關策略,從而推動我國教育事業(yè)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繁榮景象。
關鍵詞:多元共治;小學家長委員會;建設研究
一、 引言
所謂“多元共治”,在逐字逐句的解釋中得出“多”是指多個,“元”是指元素、因素、方面、條件等,“共”是指共同、一起,“治”是指智力、協商和診治等等。當前家校合作的工作必須以此為基礎進行相應的建設研究,以多元共治的方法來提高家校合作的效率,也只有在多元共治的視角下才會提高小學家長委員會的建設力度。
二、 小學家長委員會的作用
(一) 有利于搭建家校溝通平臺
從小學生家長的角度來看,學生踏入學校,對其成績和其他方面的能力提升有著殷切的渴望,因此他們極其希望與教師形成學生學習和生活方面的合作。而從小學教師的角度來看,同樣對學生成績和素養(yǎng)能力的提升是他們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目的。因此小學家長委員會的建設會拉近教師和家長之間的距離,有利于搭建家校溝通的平臺,從而使得家長的參與度和配合度大大提高。
(二) 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對于學生來說,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極其重要的,并且會直接決定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因此在小學家長委員會的建設下,學生在家長和教師的雙向監(jiān)督和管理下,會得到更加強有力的引導,從而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終在自己人生發(fā)展道路上開啟一個良好的開始。
(三) 有利于家長的成長
對于每一個家長來說,其對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和學習引導是其成熟和良好人格的標志。而小學家長委員會的建設會給予每一位家長一個長期而有效的成長空間,讓家長通過與學校各項教育工作的配合與參與而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與孩子的親情感更加強烈且深刻。同時家長會通過學校教育的溝通了解會借鑒出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進一步促進孩子的全面發(fā)展。
三、 小學家長委員會建設現狀
(一) 各小學對家長委員會建設的重視程度不夠
根據調查研究表明,很多學校對家長委員會建設的重視程度不夠,這是導致家長委員會不能充分發(fā)揮作用的主要原因。他們只是一味地追求教學課程質量和每年學生考試成績以及所謂的升學率進而忽視了學校與家長之間的聯系,使得學校的教學工作中缺乏了家長的配合與支持,最終影響了小學家長委員會的作用發(fā)揮。
(二) 小學家長委員會組織的活動較少
在部分建設了小學家長委員會的小學學校中,通常由學校德育副校長或德育主任負責,班級家長委員會一般由班主任負責,他們都需要借助家長委員會來組織學?;虬嗉壔顒印6斍靶W家長委員會的管理制度和監(jiān)督制度缺乏著一定的力度。同時小組家長委員會組織的活動較少,他們組織處來的活動都相對比較單一和老套,嚴重與時代脫離,無法滿足新時期大眾的活動參與需求,使得小學家長委員會長期得不到有效的結果。
(三) 各小學家長委員會建設的時間存在著差異
從小學家長委員會建設的時間來看,各小學家長委員會建設的時間往往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一直到2000年、2003年、2004年以及現如今,我國各項教育文件的頒布都突出了要在教學過程中建設家長委員會,頒布家長委員會制度等要求。而在各個小學中,家長委員會的建設時間都各有不同,有的學校很早就注重家長委員會的建設,也有的學校的家長委員會的建設遭到了嚴重的忽視,這就導致了現階段各個學校家長委員會建設的效果都各有不同。
四、 多元共治視角下小學家長委員會建設研究策略
(一) 注重家長在家長委員會的自治組織地位
在學校對家長委員會的忽視程度而導致了家長委員會在家校共育的活動中沒有實權,教師與家長的關系從來都是一種單向支配的關系。在二者之間的關系中,往往都是教師掌控著主導權和支配權,家長則處于被動接受的位置,使得家長教育是根據學校的教育而做出了相應的改變和調整,一定程度上成了學校教育的延伸。因此,必須要注重家長在家長委員會的自治組織的地位,重新定位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位置平衡,使家長獨立地進行教育和配合工作。使得家長委員會與學校教育形成一種相互獨立、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關系,從而有效的搭建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合作平臺。
(二) 協調教師和家長的角色差異,提高雙方的合作意識
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直都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樣在家庭教育中作為主導力的家長也在孩子的教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要協調教和家長的角色差異,以此來提高雙方的合作意識。通過學校與家長之間的有效合作,使得家長委員會成為雙方溝通的橋梁和紐帶。只有實現雙方互相協調合作,學校和家長才能為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共同制定出長期而有效的學習成長目標,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三) 要進一步完善家委會組織機構和工作機制
作為學校權力機構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家長委員會的組織機構和工作機制需要實現有效的完善。比如家校交流溝通機制、平等對話協商機制、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機制等等。學??梢越梃b國外對于家校建設的一些有效方法,然后在借鑒的基礎上還要考慮學校的教學實際情況,同時在創(chuàng)新思維的有效引導下作出一系列創(chuàng)新方法,從而提高小學家長委員會建設的實際性作用。
五、 結束語
在推進新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下,小學的教學活動應始終著眼于學生的自主發(fā)展,除了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等方面的培養(yǎng),同時還要關注自身與學生家長之間的緊密聯系與溝通交流。因此小學家長委員會的建設就顯現了強大的力量,相信通過小學家長委員會的有效建設,其會在小學整體教學中發(fā)揮巨大的作用。只有將小學家長委員會融入學校教育中,實現學生家長和學校教育的緊密接觸,小學生的學習效果才會更加有效,小學的整體教育活動才會更加具有活力。
參考文獻:
[1]呂泳欣.多元共治視角下小學家長委員會建設研究[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18.
[2]張盼文.中國小學家長委員會的現狀分析及改進策略[J].中國培訓,2016(24):83+85.
[3]梁偉國,李帆.讓家長成為教育的同盟者——山東省中小學家長委員會建設的思考和探索[J].人民教育,2012(7):8-14.
作者簡介:
肖愛群,廣東省河源市,廣東省河源市源城區(qū)高蓮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