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楚
【摘? ?要】? 故事教學能有效提高幼兒語言能力,教師可以借助音畫同構的形式促使幼兒更好地感知故事中的情節(jié)發(fā)展,體會其中的人物形象。在講故事時,教師要注意多用生活化語言,并鼓勵幼兒進行模仿,嘗試運用在生活中學到的語言。此外,教師還可以將故事和游戲結合在一起,讓幼兒在游戲中不知不覺地使用語言。
【關鍵詞】 故事;語言能力;幼兒教育
語言能力是幼兒的基本能力,為了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促使幼兒更好地掌握語言這一工具和他人進行交流,教師可以將語言訓練和幼兒喜聞樂見的故事結合在一起,讓幼兒在傾聽故事時學習語言,在復述故事中練習語言,在結合故事進行游戲的過程中有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語言。
一、音畫同構,促進感知
異質(zhì)同構理論指的是美術、音樂和文字之間具有一定的相同性。幼兒還未曾開始系統(tǒng)地學習漢字,基于此,教師可以借助圖片和音樂幫助幼兒學習文字。利用音畫同構的特點能讓幼兒進入到特定的情境之中,并在此過程中享受故事的樂趣,提高幼兒傾聽能力。傾聽能力的提高能對幼兒下一步的語言學習帶來很大幫助。
在給幼兒講述《想吃蘋果的鼠小弟》這個故事時,教師可以借助背景音樂、動物圖片、實物蘋果等展現(xiàn)和故事音畫同構的畫面,讓幼兒更真切地感受到故事的內(nèi)容。如用俏皮的音樂將幼兒帶入故事情境中。其后,給幼兒展現(xiàn)繪有鼠小弟和蘋果樹的圖片,體會鼠小弟想吃蘋果的心情。再讓幼兒觀看圖片,對比鼠小弟的體型和大樹的狀態(tài),思考鼠小弟是否能吃到蘋果。在圖片的幫助下,幼兒能更好地感受小鳥、猴子、大象、長頸鹿等動物各展才能努力摘取蘋果的過程,讓幼兒思考鼠小弟如何模仿各種動物的動作,思考其是否能吃到蘋果。最后,讓幼兒嘗試根據(jù)故事的內(nèi)容畫出鼠小弟和海獅合作吃蘋果的畫面,并將作品和繪本的原作進行對比,考察幼兒是否已經(jīng)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
幼兒喜歡觀察事物,也喜歡探查事物本質(zhì)。利用幼兒的這個特點,教師可以給其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讓其在音樂、圖像的輔助下更好地探究故事內(nèi)容,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二、生活語言,巧妙引導
在給幼兒講述故事的過程中,教師要盡量使用具有生活氣息的詞匯,啟發(fā)幼兒進行生活化聯(lián)想,讓幼兒意識到這些文字就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教師可以給幼兒創(chuàng)造復述故事,創(chuàng)造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回答問題的機會,讓幼兒在活動中展開聯(lián)想,巧妙運用自己聽到的生活化語言,給幼兒創(chuàng)造實踐語言的機會。
《你好》這個故事描繪的是生活中要如何保持禮貌,如何和他人打招呼的情境。為了讓幼兒在生活中嘗試運用學到的語言,教師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要盡量運用生活化的語言。如:“當小熊給人問好時,會是什么姿勢呢?”“小熊的身體是彎下來的還是直起來的呢?”“小鼴鼠的身子被泥土覆蓋住了,它要和別人問好的話,必須要先做什么呢?”除了給幼兒講述故事中的內(nèi)容外,教師還可以讓幼兒展開生活化聯(lián)想,思考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說“你好”以外,還可以如何和他人打招呼。如提問:“如果遇到了老奶奶,你們要如何打招呼?”有幼兒回答:“我會給老奶奶鞠躬,然后說‘您好?!薄叭绻龅搅耸煜さ男∨笥?,要如何打招呼?”有幼兒回答:“我要和他抱一抱,然后說‘你好,我們一起去玩吧?!?/p>
在給幼兒講述故事的過程中,教師要從幼兒的角度出發(fā),聯(lián)系實際進行啟發(fā),這能讓幼兒在傾聽故事的過程中學會能力遷移。在此過程中,幼兒便能更深刻地掌握語言知識。
三、形式多樣,主動參與
教師除了靠語言描述和繪本展現(xiàn)的方式來給幼兒講述故事以外,還可以將故事和游戲結合起來,讓展現(xiàn)故事的形式更為多樣化。在這樣的游戲活動中,幼兒的積極性被激發(fā),會主動參與到活動中,教師要啟發(fā)幼兒有創(chuàng)造性地實踐語言,在相互交流中更好地掌握語言。
在講述《熊叔叔的生日派對》這個故事時,教師可以組織形式多樣的游戲,讓幼兒在參與活動中靈活使用語言,提高其語言能力。如可以組織幼兒參加角色扮演的游戲,讓幼兒分別扮演熊叔叔、小貓等角色,并在游戲中學說“我的蛋糕是某某味道的,好吃,好吃”的句型。教師要鼓勵幼兒展開豐富聯(lián)想,根據(jù)自己的語言能力有創(chuàng)造性地練習語言。如有的幼兒嘗試用不同的詞匯來展現(xiàn)相同的意思,“我的蛋糕是草莓口味的,好吃,好吃?!边€有幼兒嘗試變換句子的形式,如:“香蕉味道的蛋糕很好吃,味道很好”;“蘋果味的蛋糕是我的最愛”等。在角色扮演中,幼兒不僅對故事內(nèi)容有了深入理解,還實踐運用了學到的句型。
在游戲中教師要培養(yǎng)幼兒逐步掌握“觀點采擇能力”,學會分析他人提出的觀點,嘗試從對方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并根據(jù)自己的思考選擇不同的回答方式。在此過程中,幼兒不僅更好地掌握了故事內(nèi)容,更提高了人際交往的能力。
幼兒在聽過故事后會主動利用故事中的元素進行仿編和創(chuàng)造,在這個過程中,幼兒的語言能力可以得到很大提升。因此,幼兒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點,借助故事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能力。
【參考文獻】
[1]戴敏敏.通過故事教學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fā)展[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4).
[2]張欣.利用故事結構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fā)展[J].學前教育研究,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