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燁琪 簡之珺 糜迪
關鍵詞 大學生黨員 純潔性 政治素養(yǎng)
基金項目:2018年江西省高校黨建研究項目“新時代大學生黨員純潔性教育研究”(編號:XGXDJKT.QN-201862)。
作者簡介:陳燁琪、簡之珺,江西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政教育;糜迪,江西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助教,高校輔導員,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中圖分類號:D26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10.344
高校是培育青年學生黨員的重要平臺,是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孵化器。作為黨和未來事業(yè)的接班人,大學生黨員的純潔性,直接影響到我們黨組織整體的純潔性。正因如此,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抓好大學生黨建工作,以大學生黨員純潔性建設筑牢高校黨建之基,是新時代高校黨建與思政工作的重要內(nèi)容。
經(jīng)過大量前期考研調研,本課題組決定采用以問卷調查為主、個別訪談為輔,兩者相結合的研究方法。調查問卷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在第一部分中,主要收集被調查者的相關基本信息,包括就讀學校、所在年級、相關專業(yè)和政治面貌等,通過收集基本信息,確保調研數(shù)據(jù)來源的可靠性,落實數(shù)據(jù)鏈的完整性。在第二部分中,主要調查當前大學生黨員純潔性現(xiàn)狀,包括入黨動機、政治素養(yǎng)、服務意識等方面。2019年-2019年,課題組深入周邊多所高校,在教學樓、圖書館、自習室等場所隨機選取調查對象,共發(fā)放問卷300份,其中有效問卷289份,有效回收率96.3%,并隨機對20位被調查者進行了個別訪談。
(一)調研對象的基本情況分析及純潔性現(xiàn)狀調查研究
在被調查的大學生中,中共正式黨員63人,預備黨員125人,入黨積極分子101人。參與調研的學校既有省屬重點本科院校,也有國家骨干高職院校,主要是課題承擔單位以及周邊的4所高校。經(jīng)過調研,相關數(shù)據(jù)能夠有效地反映大學生黨員純潔性建設現(xiàn)狀,以及在思政教育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入黨動機因素
通過總結分類,相關資料分析,入黨動機主要分為理想型、感恩型、激勵型、從眾型和功利型五類。在調查中,當被問到申請入黨的主要原因時,表示個人信仰和黨的宗旨一致的學生黨員比例為68.1%,選擇實現(xiàn)為人民服務的理想的學生黨員比例為63.8%,選擇受到家庭和影響英雄榜樣的學生黨員比例為66%,表示受到周圍同學、朋友影響、父母壓力的學生黨員比例為35.1%,為增加就業(yè)的競爭的學生黨員比例為42%。從結果來看,大多數(shù)學生黨員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具備為社會服務的奉獻精神,在個人信仰、家庭和英雄模范作用等方面成為引領大學生入黨的重要源泉。調研結果同樣表明,從眾型和功利型入黨動機也存在,部分學生黨員存在功利心理,甚至有部分學生迫于父母壓力,或因隨大流心態(tài)驅使加入黨組織。以上幾類不純的入黨動機影響了學生黨員的整體質量和發(fā)展隊伍,給高校學生黨組織的純潔性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
2.政治素養(yǎng)因素
入黨首先要思想上入黨,大學生黨員首先要保證在思想上的純潔性,就必須要有較高的政治素養(yǎng),這其中既要求自身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又要對黨紀國法、黨章黨史、政策法規(guī)、時事政治有準確的認識和把握。問卷中對黨章黨紀黨史的了解程度的考察中,僅有14.4%學生做到非常了解,而不了解的學生比例為16.5%,其他人的了解程度一般。有此可見,許多學生黨員對黨史黨章認知過淺,甚至出現(xiàn)不了解的現(xiàn)象,思想上還未入黨,因為加強大學生黨員純潔性教育非常具有必要性與緊迫性。
3.服務意識因素
服務意識是黨員的“根子”,是黨員的“靈魂”。提高大學生黨員的服務意識,是大學生黨員實現(xiàn)自我修養(yǎng)、自我價值的重要途徑。在問卷中關于如何對待身邊學習和生活上需要幫助的同學們的問題時,僅有30.3%的學生黨員表示會主動為他人提供幫助,9.6%的學生黨員認為聽從老師處理,而其他人認為盡力而為就好。由此可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思想直接阻礙了在大學生黨員的主觀能動性,服務意識不強,間接損害了大學生黨員隊伍的整體形象,侵蝕了黨組織的純潔性。
(二)大學生黨員隊伍純潔性現(xiàn)狀的成因
1.社會風氣影響
95后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由于他們年齡較小、思想不成熟,缺乏政治鑒別力和敏銳性等情況,使得他們?nèi)菀资艿缴鐣喜涣硷L氣的影響,尤其是那些對投機分子的不當言論,直接影響了大學生黨員的入黨動機,社會不良之風給黨的純潔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和破壞。
2.黨性意識薄弱
黨性修養(yǎng),要求我們要嚴格自律、慎獨慎微,養(yǎng)成在黨組織和群眾監(jiān)督之下工作和生活的良好習慣。在調查訪談中發(fā)現(xiàn),有些大學生黨員存在精致功利的思想,不僅對黨章黨紀黨史了解不夠、對黨的方針政策學習也不夠深入。還有部分大學生黨員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表現(xiàn)出不積極不主動,尤其是一些學生干部,出現(xiàn)“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作風,損害學生黨員干部形象。黨性修養(yǎng)急需加強,政治素養(yǎng)有待提高。
3.教育方式單一
大學生黨員是大學生群體中的先進分子,要發(fā)揮其自身的模范帶頭作用,提高服務意識,爭做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當前大學生黨員以95后為主,他們思維活躍敏捷,但當前許多高校的教育方式陳舊單一,無法調動大學生黨員的學習積極性。由于監(jiān)督機制缺位,部分黨員在自我學習中,僅通過在網(wǎng)上復制、摘抄他人的成果完成學習任務。學習完后,參與分組討論,學生黨員們參與的熱情一般,即使部分學生黨員發(fā)表了自己的觀點,也相對淺顯,甚至有些觀點還似乎有些偏激。學生黨員教育方式方法的單一導致教育效果一般。
(一)把好入口關,培養(yǎng)大學生黨員的身份認同感和組織歸屬感
為避免部分大學生黨員存在實用主義、功利主義傾向和“隨大流”心態(tài)而入黨的情形,在發(fā)展大學生黨員的過程中,重中之重,必須嚴格把控入門關。從入黨積極分子開始,堅持把綜合素質和思想端正作為發(fā)展學生黨員的重要考察內(nèi)容,把動機純潔、思想先進、政治素質過硬、立場堅定的大學生充實到黨員隊伍中來,從源頭上保障大學生黨員隊伍的純潔。另一方面,加強大學生黨員的身份認同感和組織歸屬感教育。以校級、院級、班級為單位,舉辦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和黨支部活動,在各類活動中凸顯大學生黨員身份,增強黨員身份的自我認同、群體認同和社會認同。通過創(chuàng)先宣傳平臺,如公眾號、自媒體、校報和共青團組織等渠道,增強大學生黨員身份的組織歸屬感,為大學生黨員純潔性建設提供重要保障。
(二)堅定理想信念,培養(yǎng)大學生黨員的責任感
堅定的理想信念,始終是共產(chǎn)黨人安身立命之本。新時代的大學生,在復雜的國內(nèi)外環(huán)境下,肩負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和希望。這就更加嚴格要求大學生黨員,從入黨之初就要找準方向定位。具體來說,首先要深入學習黨史黨章,清楚了解我黨的性質與宗旨、黨的發(fā)展歷程、黨的歷史使命等,保證大學生黨組織做到思想純潔、組織純潔、作風純潔,提高政治素養(yǎng),培養(yǎng)大學生黨員的責任感。思想上,擁護黨的絕對領導,在政治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忠實地執(zhí)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嚴格遵守黨紀、政紀和國法,以自身優(yōu)勢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行動上,積極擔當社會責任。面對困難絕不推諉、面對危險絕不逃避,始終以一名合格黨員身份要求自己,以集體榮譽為終身,奮斗目標,不畏艱險,沖鋒在前,勇于奉獻與犧牲,從思想和行動上保障大學生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三)創(chuàng)新教育形式,培養(yǎng)大學生黨員的使命感
隨著信息革命的不斷發(fā)展和升級,無論是工作、生活還是學習都發(fā)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信息化教學成為主流形式。正因如此,創(chuàng)新教育形式勢在必行。在教育形式上,積極運用網(wǎng)絡新媒體,通過“兩微一端”,如微課堂、微電影,開展互動式、體驗式的黨支部活動。學院黨支部通過“兩微一端”,開設黨建知識學習園地、黨建知識經(jīng)驗交流等幾個特色交流群,為大學生黨員瀏覽、查詢和學習提供便利。在教育內(nèi)容上,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開展“中國夢”為主題的認同教育活動,增強大學生黨員的“四個自信”。通過開展紅色歌曲傳唱、紅色電影賞析、紅色家書誦讀、參觀革命舊址、紀念館等,激發(fā)大學生的家國情懷,培養(yǎng)大學生黨員的使命感,展現(xiàn)高校大學生黨員的朝氣與風采。
(四)完善組織生活,加強日常監(jiān)管,提升大學生黨員的紀律性
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無紀律不成體統(tǒng)。部分大學生黨員雖然在組織上入了黨,但在思想上還沒入黨。這就要求對支部考核要高標準、嚴要求,不打折扣的開展考評,對考評不合格的支部進行談話,了解工作情況、困難和原因,對多次考評不合格的支部應按照《黨章》采取相應處理。各支部也要把組織生活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嚴肅對待,確保每名黨員至少每半年過一次組織生活,對于缺席黨員,應做好記錄。黨支部定期開展黨員家訪,及時了解黨員的心理動態(tài)、家庭情況、存在的困難并給予疏導和幫助;加強紀律教育,對紀律性不強的黨員應及時開展幫扶和誡勉談話;對渙散軟弱的支部,應約談其主要負責同志并要求限期整改;對違反《黨章》及《中國共產(chǎn)黨紀律處分條例》的支部及黨員,視情節(jié)嚴重程度按給予相應處理,絕不姑息縱容。
新時代下,高校黨組織應結合當前大學生黨員的實際情況和特征,不斷改革和創(chuàng)新,切實加強學生黨員純潔性建設,探索研究工作中出現(xiàn)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切實發(fā)揮好高?;鶎狱h組織政治核心和戰(zhàn)斗堡壘作用,為祖國培育優(yōu)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甘桂陽.學習型組織理論視閾下的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J].廣西社會科學,2010(10):121- 124.
[2]江茂森,張光春.從嚴治黨背景下高校師生合編黨支部建設模式的實踐與思考——以重慶城市管理職業(yè)學院為例[J].理論導刊,2017(6):55-58.
[3]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EB/OL].(2018-05-03).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5/03/c_1122774230.htm.
[4]王元彬,李航敏.創(chuàng)新高校大學生黨支部建設的實踐探索[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1):137-139.
[5]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7-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