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明
摘? ?要:在應用型高校數學課程教育教學中應用模塊化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學生積極性,提高學生對教師高等數學教學的配合度及學習效率。本文主要分析了當前應用型高校數學課程教學中存的幾種問題:一是重視力度不夠;二是缺乏專業(yè)的教師隊伍;三是學生自我探索力度不夠。同時基于這三點問題之上探究了如何在高校數學教學中落實模塊化教學改革。
關鍵詞:高校數學? 模塊化教學? 改革與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5(b)-0205-02
目前,高校對于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已經發(fā)生變化,高校致力于培養(yǎng)具備較高技術水平,較高知識素養(yǎng)以及知識運用能力的人才,這種人也被稱為“應用型人才”。高校為了實現這一培養(yǎng)目標,面向學生設置多種公共基礎課,高等數學就屬于一門公共基礎課,高等數學能夠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以及計算能力,還有助于學生專業(yè)課的學習。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意識到高數對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性,開始嘗試改變傳統(tǒng)僵化的教學模式,所以他們在教育教學中開始嘗試運用模塊化教學。
1? 應用型高校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學校對數學課程不夠重視
應用型高校在培養(yǎng)人才的時候更為注重對學生專業(yè)課的講授,高等數學課程屬于公共基礎課,很多學校不夠重視該門課程,一些學校將大量的課時時間安排給了專業(yè)課及其實踐活動,公共基礎課的課時比較少,課時設置和課程內容不相匹配。有些高校甚至認為沒有開設公共基礎課的必要,這種理念導致高等數學課程在高校的處境比較艱難,學生在較短的課時內很難有效學習掌握高等數學有關知識內容,教師的教學目標難以實現。另外,高校更為注重學生專業(yè)與技能的提升,對于高數這種涉及理論的課程不夠重視,所以該門課程的師資力量等都比較缺乏。
1.2 缺乏專業(yè)的教師隊伍
應用型院校的數學教師大多都是師范院校畢業(yè),這些教師的數學理論知識是比較扎實的,可是這些教師的數學技能通常都比較缺乏,缺乏“雙師”資格,這些教師可以較為熟練地為學生講授理論知識,可是在連接數學和其他專業(yè)方面,這些教師卻明顯不在行。由于這些教師對于專業(yè)知識缺乏了解,所以不能將數學和其他專業(yè)知識緊密聯系,不能讓數學知識為其他專業(yè)知識服務,數學課程和其他專業(yè)的脫軌不利于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1.3 學生缺乏自主探索精神
學生自我約束力不強,缺乏自主探索精神,很多學生感覺在大學學習高數沒有用處,而且高數知識點比較難,所以直接放棄高數的學習[1]。傳統(tǒng)課堂中教師更為注重向學生傳授數學知識,學生的學習也僅僅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另外,很多數學教材編排不合理,沒有考慮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以及認知范疇,和學生所學專業(yè)缺乏緊密聯系,學生對于高數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同時缺乏學習熱情,因此學習效率比較低下。
2? 高校數學模塊化教學的概述
模塊化教學提倡現場教學,其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技能,由于其教學方式的新穎性,所以在剛一問世就受到了諸多師生的青睞和關注,目前已經在多個國家被推廣應用[2]。在數學課程中應用模塊化教學指的是結合每個專業(yè)學生對數學的需求,對教學內容進行篩選以及重組,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數學模塊化教學通常設計縱向與橫向兩部分,縱向是指每個單元模塊的知識能夠劃分成導入、講授以及運用三個模塊[3]。橫向是指將數學教材知識分解成獨立的單元模塊,每個單元模塊都有自己的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和教學目標,每個單元模塊互相獨立,但是不同單元模塊之間又有自己的內在邏輯聯系。
3? 高校數學課程運用模塊化教學的方式
3.1 優(yōu)化教材內容
為了讓數學課程和專業(yè)課程更好地接軌,教師要對教材內容進行優(yōu)化編排,在優(yōu)化教材的過程中要考慮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要根據學生的專業(yè)調整教材內容,保證優(yōu)化后的教材內容通俗易懂。在優(yōu)化教材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所選教材內容要和專業(yè)聯系緊密。高等數學涉及內容非常廣泛,教師優(yōu)化選擇教材內容時候要考慮到專業(yè)的實際需求,不同模塊單元,可以在導入以及運用兩個模塊中選擇符合專業(yè)發(fā)展的實例,所以教師應該具備相應的專業(yè)知識。二是妥善處理一些內容,能夠讓教材內容變得層次感更強,能夠增加內容的趣味性[4]。三是選擇設置的習題要符合專業(yè)需求,難度要適宜,習題主要在于鞏固學生所學內容,所以不能過難,會打擊學生學習信心,也不能過于簡單,會讓學生感覺沒有難度。
3.2 建立健全考核評價體系
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主要以卷面成績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這種評級體系以偏概全,不能綜合評價學生,所以高校應該建立健全考核評價體系。首先,考核評價體系應該公平公正,應該對學生肯定和鼓勵。教師要通過正向的評價激勵學生持續(xù)學習,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5]。其次,要注重形成性評價,不僅要評價學生的卷面成績和作業(yè)完成情況,而且要評價學生的日常課堂表現,保證評價的全面性。
3.3 開設數學實驗課
很多數學問題僅憑演算以及想象是不能解決的,需要借助實驗課的操作讓學生去解決這些問題。所以教師要在數學課程中適當增加實驗課,可以在實驗課中運用Matlab等數學軟件,讓學生能夠形成運用數學軟件的意識。比如定積分數學問題,運用數學軟件將算式輸入就能夠得到結論,能夠簡單化問題。學生能夠通過實驗課模擬、仿真數學問題,能夠尋找適合自己的解題方法。
3.4 改革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的教學通常會借助黑板和粉筆展開,可是很多抽象數學問題,教師僅憑黑板演示和講說是很難讓學生理解的,所以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現代教學工具,能夠利用動圖形式將一些數學知識呈現出來,讓抽象知識簡單化,降低學生學習難度。教師還可以建立微信群、QQ群等,和學生一起討論數學問題。高校當前在不斷擴招,生源類型更為豐富多樣,很多學生的知識掌握水平并不一樣,所以教師應該考慮學生的差異性,為了盡可能地照顧到每一個學生,教師可以運用“分層教學方法”,可以在課程開始前對學生進行摸底,結合學生的摸底情況選擇教材內容,制定課程方案,期末考試時候利用不一樣的試題對學生進行考核,分層教學符合學生的個體差異,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4? 結語
相較于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模塊化教學具有顯著的優(yōu)勢,教師在數學課程中運用模塊化教學模式符合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需求,能夠為學生后期的專業(yè)學習提供數學理論支撐。數學理論知識和學生的發(fā)展以及專業(yè)學習是息息相關的,學校應該給予數學課程以足夠重視,應該為數學課程提供課時以及師資力量的支持,學生應該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在數學課程的學習上。
參考文獻
[1] 張野.消防部隊院校數學模塊化教學改革探索[J].遼寧經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7(2):107-109.
[2] 張云艷,賴志柱,左建軍.對應用型地方本科院?!陡叩葦祵W》模塊化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8(5):113-114.
[3] 董慧.基于專業(yè)需求的應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數學模塊化教學改革研究[J].知識經濟,2017(20):153-154.
[4] 邱崇洋.基于工學結合機電類模塊化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幾點認識[J].黑龍江科學,2018,9(15):27-28.
[5] 隋欣.分類培養(yǎng)、分層教學模式下的高職數學課程模塊化教學探索[J].現代交際,2018(15):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