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桂萍
摘 要: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原則流傳至今。現(xiàn)階段,滿足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fā)展是主要教學目的。初中英語也不例外,分層教學法對初中英語教學有很大裨益。本文通過分析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分層教學法 初中英語 教學應用
現(xiàn)在分層教學法還是較新穎獨特的,因此還在試驗階段,如果應用到教學中,一定要遵守教育大綱的要求,不能盲目引用,因材施教,將不同學科劃分為不同層次實施,引導不同水平的學生高效地適應開展的層次性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促進教育教學有序開展。
1.分層教學法的相關理論
一種新形式的教學方法正融入分層式教學,帶有獨特性、集中性,詳細地說具有以下幾點:(1)每個學生都具有不同的特點或學習特點,這樣能夠將學生按照不同的特點及具備的能力進行劃分,充分發(fā)揮學生優(yōu)勢,彌補不足,以滿足學習需求。(2)有的學生膽小,不敢在課堂上舉手提問,這就需要老師善于發(fā)現(xiàn)并給予這類學生關心照顧,主動讓他們回答問題,讓他們踴躍參與教學活動。(3)不僅要關注學生的適應能力,而且要關心教育者是否適用層次式教學,這樣才能發(fā)揮教學的作用。
1.1因材施教
根據學生發(fā)展特點進行教學是分層教學法的特點之一。你聽我講、互不干擾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用。在以往的教學課堂中,教師忽視部分學生的能力,造成優(yōu)等生聽之無力,水平較低的學生跟不上的情況。分層教學法的出現(xiàn)解決了這一難題,根據學生能力將教學分層,優(yōu)等生聽難點,水平較低的學生聽基礎,這樣使優(yōu)者更優(yōu),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獲,班級整體水平得到提升。
1.2動機刺激
動機刺激是學生學到知識的關鍵因素。英語學習需要理論和實踐的積累,在課堂上學習基礎知識,在課堂外鍛煉實際能力,是提高英語學習水平的方法。因此,學生是否有動力學習英語是老師首先應該關注的。分層教學法利用動機刺激,分別掌握學生的特點,充分開發(fā)學生的潛力,讓學生對英語有熱愛之心,從而更加主動地投入英語學習。
1.3團結協(xié)作
團結協(xié)作在分層教學法中意義重大。團結協(xié)作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之間進行英語交流,從而提高英語水平。分層教學法的作用體現(xiàn)在能區(qū)分學生水平,以高輔低,互相尊重,互相學習,學習別人的學習方法,借鑒別人的學習思想,從而對自己的英語學習有一定的批判性認知,虛心涵泳。另外,有了分層教學法的助力,老師不再是課堂的支撐者,而是課堂的推動者,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中學習。
1.4多元智力
分層教學法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得到更好更快的發(fā)展。多元智力理論涉及的八大發(fā)展方向,是社會中必然能用到的財富。八種發(fā)展方向代表著八種能力,學生水平大相徑庭是因為能力不同。在此情況下,教師要有更吸引學生的教學方法作為輔助。分層教育法涉及的多元智力理論對初中英語學習有重大意義,不僅可以讓老師根據學生差異進行教學課件設計,還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2.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1根據多元化合理劃分層次
將不同學生根據一些依據劃分為不用層次是此次教育教學的前提和基礎,是教師首先要做的事,準確衡量每一位學生是分層式教學有效的根本保障。有的老師認為分層式教學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因此想當然地將學生按照平時考試中的英語成績劃分小組,無非就是好成績的在一起,成績不好的在一起,這樣結果可想而知,成績不好的學生想學也沒人帶領,難以突破,造成分層式教學的失敗。合理有效科學的劃分雖然要求成績優(yōu)秀,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平時英語考試成績、對英語是否有興趣、自身的性格特點能力等綜合考慮,進行更深一步的分組。這就要求教師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在開展教育教學前充分了解學生,并不單單是用成績了解,也不能對學生成績差的學生愛答不理;第二,在排座位的時候,可以將同學分成成績好的和成績較差的,讓他們取長補短,相互進步,讓成績較差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但是層次劃分的依據不必讓學生知道,以免被有的學生誤解老師的做法不利于他,這樣學習積極性會受到損害。
2.2學生水平分層
教師在授課前必須了解學生的英語能力,可以通過單詞量、語法基礎、思維活躍度等對學生進行水平劃分。將學生的英語水平分為高中低三類,高類的學生英語基礎較好,思維比較活躍,只需要稍加指導:中類學生英語基礎也不差,但是缺乏靈活做題的思想,需要傳授一定的學習技巧,引導學生的英語發(fā)展:低類學生基礎較差,可以引導他們學習基礎知識,在簡單的問題中找回信心,不急功近利,一步一步地進入理想狀態(tài)。
2.3教學要求分層
對學生水平分層,對學生的要求也要分層。比如Unit 10“Can you play the guitar”這一課時的教學,老師可以利用情境導入或者視頻導入等多種導入方式,對高中低三類學生定制不同的目標。高類學生需要將自己的內心情感用英文作文形式抒發(fā):中類學生只要求將自己的所思進行口頭上的闡述即可:低類學生要求可以放寬,只需大膽舉手發(fā)言就可以。通過對不同程度學生要求的分層,可以將各個層次學生的潛在能量挖掘出來,使學生自主性學習動機加強,提高班級英語整體水平。當然老師的要求分層不能一成不變,根據學生的進步適當調整,給予學生學習動力,使學生自信起來。
2.4教學設計分層
教師授課前要對教學內容有深入的了解,抓住教學大綱主線,在考慮學生水平和教學要求的分層前提下,完成教學設計。在一節(jié)英語課上,老師可以讓學生分小組學習。比如Unit 2“I think that moon cakes are delicious”這一課時的教學,老師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任務,比如高類學生,要全面掌握這一課文中的賓語從句、感嘆句的語法知識點,還要具有創(chuàng)造性思維,將語法知識和之前所學聯(lián)系起來;對于中類學生,就要對這節(jié)課中的語法知識、短語有一定的掌握,可以分辨各種賓語從句;低類學生的任務要求放寬,能夠熟記本節(jié)課的單詞短語,記住課文中的重點句子。在這三類學生的相互學習中,學生不再提起英語就發(fā)愁,利用維果斯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一方面增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自信,另一方面使學生跳出舒適圈,迎來更大的英語發(fā)展空間。最重要的是通過合作學習,促進班風強化,對于學生未來發(fā)展具有重大影響。
2.5教學考評分層
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重要部分之一是考核點評,讓老師看到問題,解決問題。在分層教學中老師要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期末考試不是唯一點評學生的標準。在日常課堂上,老師要看到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比如Unit 10“Can you play the guitar”這一課時,教師要注重英語的口語練習,英語不是會做卷子就可以,更重要的是用于實處。借助吉他這一話題,在班里進行討論,你喜歡吉他嗎?你喜歡哪些樂器?有的學生喜歡吉他,有的學生喜歡小提琴,有的學生喜歡鋼琴。在這樣的情境氛圍中,老師可以通過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看到學生的英語發(fā)展水平,同時加深學生對這一課時的理解,更容易授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分層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初中分層次教學的開展要合理高效,更要注重課內模式和課外模式相互聯(lián)系、統(tǒng)一建設。以往的教學模式并沒有考慮全部學生,沒有考慮每個人對待知識的接受能力不同,英語詞匯量、閱讀量不同,對待英語的興趣也不盡相同等因素,老師的授課方式不盡相同,學生的接受能力不同,這樣沒有層次、不能突出重點的教育教學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甚至影響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所以,教學方式急需調整,不僅要在課堂上根據學生的領會能力進行劃分,還要規(guī)劃有目標、能實現(xiàn)、高效率、突出層次中的教學計劃和方針政策。課堂上,教師要對大大小小的問題進行提問,或者以書上的例題進行某類專題的分析,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獨自預習課本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梢宰屢恍┯⒄Z成績好的學生帶領大家讀單詞,學習發(fā)音,懂得語法,朗誦課文等,以便增強同學的語感。課外教學是必不可少的,同樣需要分層次教學,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課外興趣給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的課外作業(yè),并且與學生融洽相處,將他們的優(yōu)勢成分發(fā)揮出來。
4.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現(xiàn)實意義
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最初等教育畢業(yè)邁入初中大門,英語能力的不同會逐漸顯露出來,導致當時在小學成績相當?shù)膶W生由于英語水平不同漸漸拉開差距。小學英語基礎好的學生到了初中之后接受英語會更加容易,能夠較快地掌握老師所說的重點:英語基礎薄弱、學起來吃力的學生并不能較快地接受英語這門課,也不能高效學習英語。無論是否有良好的英語基礎,老師都應該一視同仁,尤其英語薄弱的學生更應該給予耐心的輔導,激發(fā)他們對英語的熱情和動力。因此,分層式英語教學法對于英語學習有很大的益處,甚至影響深遠。
5.結語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利用分層教學法可以促進班級整體英語水平提高,老師通過對學生水平、教學要求、教學設計和最終考評的分層,將學生的能力發(fā)揮到極致。
參考文獻:
[1]李碧嬋,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J].英語教師,2018 (13).
[2]閆志潔.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校園英語,2018(52):189.
[3]董紅霞,談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9(04):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