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琴
摘 要:人們常說:“十年育人,百年育樹?!庇纱丝梢姡曜笥业臅r間就可以將一個人的品德思想塑造定型。因此,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的重點之一。小學階段,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還未形成[1],是塑造正確的道德觀念,培養(yǎng)誠實守信、樂于助人等良好品質(zhì)的關(guān)鍵時期。教師作為德育工作的執(zhí)行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教師所采取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措施,可以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身心健康,德育以及三觀的形成。因此,作為與學生接觸最多的班主任,更要充分認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為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zhì)而努力。
關(guān)鍵詞:小學 班主任 德育教育 策略
引言
小學是人生的啟蒙階段,不僅是知識的啟蒙,也是學會做人的啟蒙。在學校里,小學生與班主任接觸的時間最長,接觸的頻率最高,開展的教育活動亦是最多[3],因此,小學班主任不僅要在承擔教學義務(wù)的同時,更要做好育人的工作。德育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升小學生思想品德素質(zhì)最直接,最高效的途徑。所以,在學校教學中一定要把德育放在教學的首位,讓德育工作無時無刻、始終貫穿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成長過程中。
一、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總存在的問題
1.德育培養(yǎng)理論化
許多學校對于德育教育的認知度不夠,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一味地給學生灌輸各種理論知識,而小學生對于這些沒有足夠的理解能力和抗壓能力,同時面對枯燥無味的、強壓式、填充式的理論知識的覆蓋,不僅會使產(chǎn)生負面情緒,也會使學生提早地進入叛逆期,導致學生對學校產(chǎn)生厭煩心理,最終只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班主任作為直接教育的執(zhí)行者,如果只是強制性的,理論化的進行德育教育,不僅會阻礙了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發(fā)展,也會減緩國家教育事業(yè)前進的步伐。
2.小學生德育意識薄弱[4]
小學生由于年齡小,心智和思想都處于不成熟的狀態(tài),并且缺乏一定的毅力和辨別能力。
因此,在面對社會上許多的不健康行為時,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以及行動,由此產(chǎn)生的一系列的不良影響,不僅會影響學生的思想品德的健康發(fā)展,也會加劇社會不良風氣的盛行。
3.德育培養(yǎng)形式化
當今社會學校愈來愈重視升學率、學校排名等等一些相關(guān)指標,家長也只注重學生的成
績好壞,反而忽略了德育教育,使德育教育見效緩慢。雖然學校在表面上也會有許多豐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動,例如:升旗儀式,班報,德育講座等等,但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活動大多只是流于形式,根本沒有實際效果,這些形式不僅沒有效果,反而會使學生出現(xiàn)追逐名利,自私的思想和行為,嚴重阻礙了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也為今后的德育教育的開展埋下了隱患形成了阻礙。
二、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
1.挖掘教材,讓德育教育走進課堂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日益加強,也更加注重人的全面發(fā)展,所以,學生的德育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學生三分之二的時間都是在學校中度過的,因此,只有讓德育教育深入課堂教學,才能更好地開展德育教育。傳統(tǒng)的德育教育都是枯燥無味的,只有漫天的理論,根本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只引起反效果。所以,教學效果也可想而知。因此,教師只有結(ji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創(chuàng)設(shè)一些有趣的活動或者情境,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主動加入,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的接受到德育教育,實現(xiàn)既教書又育人的目的。
2.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感染學生
法國文豪雨果曾說“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靈魂”。教師作為育人的執(zhí)行官,作為編織學生靈魂的工程師,他們的行為思想無時無刻地影響著學生,而小學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年齡段,他們的思想心智不成熟,但同時具備著高度的模仿能力,因此,只要教師具備高尚的品德,以身作則,用嚴謹?shù)?、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去,在行為習慣上用自身的人格魅麗,感染、熏陶、教化學生,才能讓學生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3.更新德育觀念,堅持以人為本
要做好小學教育,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德育觀念,只有觀念上正確理解了德育工作,才知道如何正確開展工作。在如今的小學生德育課程中,有許多過于空洞的內(nèi)容,使學生不知道如何去具體實施,德育教育從小事做起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才能循序漸進地拓展開來,讓德育工作落到實處,達成德育教育的目標。
4.整合資源,構(gòu)建德育教育新格局[2]
德育的教育工作不是以防可以獨立完成的,而是全社會共同的工作,所以不應(yīng)該把德育工作以及責任全部推導學校身上,只有學校、社會、家庭共同發(fā)展配合,才能促進學生德育的進步。
首先,家庭是德育教育的基礎(chǔ),父母的言談舉止對塑造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班主任應(yīng)該與家長配合完成對孩子德育方面的教育。
其次,學校是德育教育的關(guān)鍵,學校是學生接受知識,運化知識,理解知識,樹立正確道德觀念的重要場所,也更需要班主任做到言傳身教,在無形中提高學生的德育行為,并始終貫徹落實德育教育。
最后社會是德育教育的基本保證,社會這個大環(huán)境對小學生會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德育都是從生活的一點一滴的小事中,慢慢體現(xiàn)出來的,尤其當代屬于信息大爆炸時代,學生獲取的信息足以影響學生的思想。
5.建立完善的德育評語體系,強調(diào)德育的內(nèi)化
目前,應(yīng)試教育是教育體制的主流,在錄取學生時也只看成績,不考慮其他方面,尤其在高考的重壓下,德育已經(jīng)被邊緣化,很難引起各方人士的重視,所以,將德育納入評價學生的評價標準之中,是勢在必行的了。首先,教育機構(gòu)為學生建立德育考評檔案,進行詳細記錄,作為升學的重點指標之一。其次,用科學的管理手段嚴格執(zhí)行。最后,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準則,不斷以高德育教育的實用性,為建立完善的教育體制而努力。
結(jié)語
德育工作是塑造學生心靈,建立學生健全人格的重點科目。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是從無到有,從外部調(diào)節(jié)到內(nèi)心自覺,從低級到高級逐步發(fā)展起來的,班主任如何利用科學的手段,有效地對學生開展德育工作,在小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的發(fā)展上具有重要意義,也是學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參考文獻
[1]周明鳳.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科教導刊(下旬),2017(04):151-152.
[2]張亞莉.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6(14):187-188.
[3]譚雙.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亞太教育,2016(03):7.
[4]丁建光.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6(14):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