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輝
【摘 要】高中生物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除了學習生物學知識外,還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整體素質。實驗作為學生生物學習過程中的重點內容,由于難度較大、操作性強,往往成為眾多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障礙。對于實驗學習來說,方法的運用與掌握會直接影響學生對實驗內容、實驗步驟的掌握。本文從充分發(fā)揮教師指導作用、構建現代化教學模式出發(fā),并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分析了改進生物實驗教學的有效行為策略,希望能為生物教師提供教學參考。
【關鍵詞】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分析思考;具體實踐
實驗教學通過相關操作簡化抽象和枯燥的生物學知識,縮短與學生的距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高中生的好奇心,從而激發(fā)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高中生物教師應優(yōu)化實驗教學,通過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啟發(fā)思維,引導學生學習、觀察、猜測和推理的能力,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生物學知識,這對學生未來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大多數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中一般先向學生講解實驗的基本操作,讓學生自己操作,且在實驗過程中不作過多指導。雖然這種方式能夠反映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是課堂主體依然沒有回歸學生,無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方向,不能正確掌握實驗觀念。因此,改革勢在必行。
1.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
在傳統(tǒng)的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忽略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注重解釋理論知識,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并記住考試知識。這種灌輸式教學觀念嚴重制約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實驗教學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實驗目標、實驗內容,最主要的是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讓學生能夠根據已有的理論知識完成具體的實驗。因此,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讓其主動參與實驗過程,在動手操作過程中掌握實驗內容與實驗原理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因此,若要在實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新時期的高中生物教師必須及時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
例如,在“分子和細胞”相關的知識點教學中,有必要進行探索性實驗“色素提取和分離”。在實驗中,學生可以自主設計實驗環(huán)節(jié)和過程,并對色素帶分離的數量、分布順序和顏色進行綜合觀察。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獨立探索試驗過程,深入參與實驗設計活動,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還能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知識。學生通過自主設計、研究和分析,自身的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均能得到有效提高。此外,在新課程改革深化的背景下,多媒體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實驗課堂上得到了有效應用,通過對學生視覺等多種感官的刺激,促進了高中生物實驗課的內容,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2.確定學生學習的主體狀態(tài)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教師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生物教學模式,給學生自主學習空間。如:教師在教學“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洋蔥鱗片,用刀片將其切出0.5厘米“井”字形,然后撕下洋蔥鱗片葉片表皮,將它放在載玻片上,在表皮上滴入湯溶液濃度為30%的溶液,在顯微鏡下觀察,然后將之浸到水中,再次對洋蔥表皮進行形態(tài)觀察,在與小組成員完成生物實驗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提高合作能力、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還可以更好地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能夠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增長,可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做好鋪墊。因此,教師需要遵循新的理念,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引入教學資源,配置實驗設備,創(chuàng)新生物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通過生物實驗課程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鞏固和提高學生對生物難點知識的記憶和理解,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3.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
單一的實驗教學方法也是影響生物實驗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很多教師直接演示生物實驗的過程,除了教學實驗的直觀感受外,學生沒有其他收獲時,單一的教學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由于高中生物學的學習并不是很復雜,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容易對具體知識的認知不到位,這對學生的進一步生物學習極其不利。教師的教學理念應適應時代的變遷,并重新建立。畢竟,在傳統(tǒng)的生物學教學過程中大多是對試題和理論知識的灌輸,未考慮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這種教學理念很難滿足時代的需要。因此,教師應注重提高學生的生物實驗能力,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例如,基因教學的許多方面相對復雜,不適合高中生操作。如果不能給學生真正的操作空間,學生對知識就會比較陌生。此外,缺乏完整的實驗條件會直接影響實驗教學的整體質量。如果教師不注重教學設備的支持和資金支持,則會影響生物實驗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學會運用多媒體技術和現代教學技術,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的圖書教學和PPT教學,我們應該學會運用模擬實驗軟件來優(yōu)化實驗教學過程。
4.良好的理論知識掌握
對于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活動是在相關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因此,有必要注重學生對相關理論知識的透徹理解和熟練掌握。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做好基本理論知識的講解,引導學生逐步養(yǎng)成發(fā)現現實生活中各種生物問題的習慣。例如,為什么紅色食物會引起食欲,人的性格是否受基因的影響等。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一特點,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指導相關理論,以確保學生掌握各種實驗材料,更順利地完成所有實驗環(huán)節(jié)。此外,在解釋教材相關知識的過程中,教師應認真設計每個實驗過程,引導學生準確掌握整個實驗的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同時進行適當的示范,組織學生定期進行各種實驗。例如,教師在解釋體內各種類型的蛋白質功能時,為了讓學生對體內蛋白質的種類有透徹的理解和掌握,可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提前為學生講好實驗細節(jié),進行各種蛋白質功能的測定,通過科學的方法檢測蛋白質的功能。實驗結束后,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具體表現和最終的探索結果進行綜合評估,以確保學生能夠及時準確地了解自己的優(yōu)缺點,然后讓小組進行交流,根據實驗結果自己做筆記。
總結
在現代素質教育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師必須不斷提升教學質量。而做好實驗教學是提升教學質量的必然選擇,只有做好實驗教學才能夠有效提升教學的質量。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一定要找到做好實驗教學的最有效手段,這樣才能讓學生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虞桂琴,高贏.談高中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的重要性與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11):163-164
[2]鄭梅枝.高中生物實驗課教學探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9,5(04):253
[3]寇夏荷.在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方法[J].中學生物教學,2019(0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