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昕陽
【摘 要】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共同構成的,基礎教學是我們成長中重要的一部分。但幼兒琵琶的基礎教學,大都選擇沿用老一輩“口傳心授”的教學方式,沒有針對幼兒的特點來教學。所以本文針對幼兒的學習特點,從教學方法、教材的選用、教學形式等方面,對幼兒琵琶基礎教學進行分析。
【關鍵詞】教材選用;學習特點;教學形式
中圖分類號:G613?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25-0196-01
一、幼兒學習的特點
琵琶作為我國民族樂器的瑰寶,在國內(nèi)外都有著眾多的愛好者和學習者。幼兒琵琶學習者更是“主力軍”,可以為琵琶的傳承奠定更好的基礎。同時,在幼兒時期,音樂能有效幫助幼兒的智力增長與動手能力及音樂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一)幼兒年齡段特點與幼兒基礎教學的重要性
心理學上我們把幼兒年齡段劃分為3—6歲之間,但對琵琶學習來說,由于身體、骨骼發(fā)育的因素,本文所講的幼兒時期為5—7歲之間。
幼兒時期是一個人學習和發(fā)展的奠基時期,這個階段兒童的身心發(fā)展從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
(二)幼兒學習的特點
首先,這個時期的幼兒,對于各類事物都富有好奇心。一般情況下,對學習的注意力能保持在15分鐘左右,較長時間的學習會引起幼兒的厭惡心理。這個時期內(nèi)幼兒對于語言的理解能力有限,不能直接通過書面知識或口頭表達理解;再次,以直接興趣為動力學習,內(nèi)容的趣味性能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幼兒琵琶基礎教學
(一)教材選用與教學內(nèi)容
從古至今,民族樂器教學在民間進行,教師大多沿用“口傳心授”的教學方式。對于幼兒的琵琶基礎教學來說,教材的選用與教學內(nèi)容的規(guī)范、系統(tǒng)、科學性尤為重要。就教學模式來說,現(xiàn)有琵琶教學體系中,教學內(nèi)容不夠系統(tǒng)、科學化,教材內(nèi)容循序漸進性不好,教材多為考級類教材。如上音協(xié)會琵琶專業(yè)委員會編《中國琵琶考級曲集》、劉德海和楊靖編《社會藝術水平考級全國通用教材》等。與西洋樂器對比,如鋼琴、小提琴學琴階段,教師可選教材與教學內(nèi)容已成為一個固定的體系。規(guī)范、循序漸進、符合幼兒的學習特點,
在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上,既要有基本琵琶技法演奏的訓練,又要有趣味性、游戲性較強的教學內(nèi)容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如樂曲《拔蘿卜》。
(二)具體教學方法
1.模仿為主,理論為輔的教學方式
由于幼兒學習方式以模仿為主,學習能力有限,因此在基礎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示范為主,理論為輔的教學方式幫助幼兒進行學習,切不可完全使用“口傳心授”的方法。
在這里以琵琶初學階段主要的演奏姿勢、手指彈挑類與輪指類學習為例。
學習抱琴姿勢時,教師先做示范,再結合理論知識“坐端正,琵琶放在雙腿之間,背面與身體成30度到45度左右” ①,過程中可以做一個小游戲:在左手不扶琴的狀態(tài)下琴也不會倒下。
在彈挑手型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先做示范,結合口訣帶領學生邊彈邊說:“衣上粘著泥灰塵,手彈灰塵做屈伸。彈彈挑挑兩邊去,大、食協(xié)調指力生。” ②或參考彈額頭的手指運動狀態(tài),運用到這個學習過程中。
輪指的學習是琵琶學習中較難的一部分,也是演奏過程中重要的彈奏指法。初學階段會出現(xiàn)發(fā)力不均勻、五指不能并攏、彈奏不連貫等現(xiàn)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先示范,同時參考歌訣講解:“輪指五個音,快慢要均勻。四指中節(jié)靠,指跟要折好。大指往里彎,觸弦梢節(jié)翻。四指莫要散,大指不能轉。虎口成圓形,輪指學的行?!雹?/p>
2.音樂節(jié)奏的教學
學琴初期,基礎節(jié)奏型與音符時值的學習有助于增長我們的識譜能力。在課程中安排一些簡單的兒歌,如《數(shù)鴨子》等,變成各種節(jié)奏來朗誦,幫助我們的節(jié)奏學習。同時,加入創(chuàng)作的部分,如在已學習的節(jié)奏基礎上,編創(chuàng)一段節(jié)奏或小段旋律并表達出來。
3.趣味性、游戲性教學
幼兒時代是游戲的時代,趣味成為他們參加一切活動的準則,音樂的娛樂性是吸引幼兒學習音樂的原因之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選擇音樂游戲,激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形式
教學形式上,在一對一的基礎上可選擇一對多(最多不可超過5人以上)進行小組式學習。
1. 一對一
一對一的課堂上,教師可以更好地關注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有針對性地改正幼兒錯誤的部分,查漏補缺。
2.一對多
一對多的課堂中加入多聲部訓練。選擇齊奏、重奏,或兒歌改編的小樂曲一人唱一人伴奏,使幼兒有參與感和成就感,增加幼兒的協(xié)作能力。
(四)激勵機制
獎勵都能激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在初期學習階段中,由于基本功練習內(nèi)容枯燥,所以教師盡可能安排一些小的音樂會,也可適當參加比賽,使幼兒獲得榮譽感,增加學習的動力,保持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動機。
琵琶作為中華民族樂器的瑰寶,是需要我們?nèi)鞒泻捅Wo的。我們應該重視幼兒琵琶學習,完善基礎教學內(nèi)容的系統(tǒng)性和科學性,合理選擇教學方法,使幼兒喜愛學習,更好地發(fā)揚我們的民族樂器。
注釋:
①參考與閔季騫《少年兒童琵琶教程》中坐姿與抱琴部分.
②參考顧鳳賓《琵琶教學與演奏》中彈挑學習歌訣.
③參考顧鳳賓《琵琶教學與演奏》輪指學習口訣.
參考文獻:
[1]顧鳳賓.琵琶教學與演奏,上海音樂出版社,1998.10;7-80553-667-8/CNY27.80.
[2]閔季騫.少年兒童琵琶教程,上海音樂出版社,1995;9787805535074.
[3]莊永平.琵琶彈奏法,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CNYO.
[4]王德清.教學藝術論,四川大學出版社,2010;978-7-5614-5012-3/CNY39.00.
[5]陳淑琴.幼兒游戲化教育,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1;978-7-80745-887-6/CNY48.00.
[6]林泳海.幼兒教育心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978-7-303-10185-6/CNY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