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芬
摘 ?要:數學學科是初中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在整個學校教育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當前新課改教學理念中提出,初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數學教學時,不僅要教授相應的數學理論知識,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及能力,促進學生自主性的提高。其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有效應用,則能夠實現(xiàn)這一教育目標。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應用的有效性,是初中教師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引言:
所謂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就是指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相關數學問題進行合作探究,實現(xiàn)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教學目標。這也是新課程標準對初中數學教學提出的要求,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xiàn)代初中生的數學學習需求。因此,初中教師需要提高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重視。
一、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建構的重要意義
(一)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互助性
初中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時,能夠讓班級中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并且學生也可以在小組內容針對相關數學問題進行積極的探討,提出自己對數學問題的看法,通過小組之間的合作討論增加對數學問題的理解。這樣也能夠彌補一個人思考過程中的不足,實現(xiàn)互相幫助,同時也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思想交流。組內成員討論后,也可以將小組內成員不懂的問題在課堂中提出來,由其他學生或者教師對此進行討論,并作出具體詳細的解答。這樣既能夠為不懂的學生答疑解惑,也能夠讓其他沒有關注這一問題的學生加深對相關數學知識的記憶。這一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使得傳統(tǒng)單一的師生互動教學模式有所改變。讓互動變得更加多邊化,增進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讓數學課堂教學氛圍變得更加活躍,減輕了學生在數學教學中的學習壓力,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二)發(fā)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
初中教師在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應用到初中數學教學時,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進行合理的分組,確保每一小組的實力都能夠達到相對平均的狀態(tài),這樣也有利于小組成員之間的互相討論。而且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也加強了重視,并利用相關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探究興趣。這樣也會增加小組之間的討論熱情,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這樣不僅能夠將學生放在整個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位置,也能夠將學生自身的主體性充分的發(fā)揮出來,讓學生都能夠自覺主動地加入小組合作討論的教學活動之中,促使初中生自主性的提高,也讓整個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都有所提升。
二、新課程標準下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建構途徑
(一)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
初中教師若想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有效應用到數學教學過程之中,首先教師自身就要轉變自身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將學生作為數學教學中的主體,并對班級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將不同能力的學生科學的組合在一起,使得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促使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的提高。基于此,初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組時,需要考慮學生自身的數學學習基礎、理解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性格特征,同時還要了解與尊重學生對于分組的看法及建議,以此進行分組。這樣不僅能夠滿足學生的分組意愿,讓小組內的成員能夠和諧融洽的相處合作,還能夠實現(xiàn)組內學生互補,提高學習小組的綜合水平。比如,初中教師可以應用優(yōu)差生互補或者前后桌合作等多種分組方式,優(yōu)差生互補的分組原則能夠實現(xiàn)優(yōu)生與差生的互幫互助,促進差生數學水平的提高。而前后桌合作這一分組方式讓小組內的合作討論更加方便,也能夠增進小組內成員的情感交流,促進小組質量的提升,讓合作變得更加默契。
(二)選擇適合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
初中教師在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時,除了要注意分組的合理性之外,還要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加以重視。教師需要選取適合小組合作學習討論的數學知識內容,同時還要保證這一內容的趣味性以及生動性,由于數學知識本身就比較枯燥,并且還具有較高的抽象性,使得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則會有所降低,而且還有可能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開小差的情況,影響數學教學的效果。因此,初中教師在選擇合作學習的內容時,需要增加數學知識內容的趣味性。比如,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興趣點,結合數學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出有趣的問題情境,以此激發(fā)學生參與討論的熱情,讓小組內的合作討論變得更加活躍,為學生營造出輕松的學習討論氛圍,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應用的高效性。另外,初中教師還要選擇一些難度適宜的學習內容,避免學生因學習內容過于簡單而提不起討論的興致,或者因學習內容難度過高而打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教師可以選取一題多解的數學題目,提高學生的探究興趣。這樣也可以讓小組內學習程度不同的成員,都能根據自己的能力找出難易不同的解題方式,并在合作過程中互相學習自己沒有考慮到學習方法,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
(三)加強對學生合作學習過程的關注
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應用到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之中,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學習過程之中,借此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并促進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但是有些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模式時,并沒有對學生討論的情況加以關注,以至于有些學生小組合作討論的過程中會交流與數學教學內容無關的內容,這樣就會對整個合作學習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初中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時,需要對學生的合作學習過程加強重視,時刻關注學生的討論情況,以免學生討論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避免學生在討論過程中走向死胡同,影響思維的發(fā)展。教師還要走下講臺,深入到學生討論群體中,對學生在合作過程中運到的困難予以幫助,進而促進合作學習模式的有效開展。
三、結束語
通過上述分析,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有效應用,能夠實現(xiàn)新課改教學理念的貫徹落實,同時也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基于此,初中教師需要運用多種方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應用的高效性。
參考文獻:
[1]仲燕. 淺析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A].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區(qū)域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整合研究”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
[2]柯文祥.課改成就精彩——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模式[J].名師在線,2018(27):17-18.
[3]胡建平. 淺談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A].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研究”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