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寶國
摘要:班級管理是班主任的一項既非常重要又極其復雜的工作,作者認為做好這項工作首先要處理好師生關系,孔子言:“親其師,信其道。”融洽的師生關系是管理好班級的關鍵所在,師生間一旦能建立起融洽的師生關系,班級管理就會變得得心應手。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需要遵循著“接觸理解——價值認同——共生共育”三個相互銜接、不斷深化和發(fā)展的階段。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融洽;師生關系
一、接觸進而理解學生是融洽師生關系的第一步
做好管理工作,了解是第一步,有了解才能處理關系,教師了解學生,學生也要了解教師。接觸、了解學生,并不是從基本情況、性別相貌上認識學生這么簡單,而是要了解每個學生的家庭背景、成長經(jīng)歷、性格特點等。所以,這是一項非常復雜和煩瑣的任務。要想了解學生,首先要做到腿勤、眼勤,多走進班里,多觀察問題,多在學生課桌前停留等,每次走進教室,我都爭取至少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然后再與某個或幾個學生交流;其次是要了解學生,班主任要走進學生心里,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才能真正了解那個奇妙的心理世界;然后是通過各種班級活動進一步了解學生。再就是通過家長、任課教師、班委等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同時,也應讓學生了解教師,我通常是先給他們講我小時候、上學時候、工作時候的故事,學生們很好奇,也非常愛聽,讓學生了解我的性格脾氣、做人行事,以及喜歡什么、討厭什么等,這樣也進一步拉近了師生關系。
二、相互認可,建立共同價值觀是建立融洽師生關系的融合劑
搞好班級管理,首先要認可每一個學生,不歧視、不拋棄任何一個學生,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我們要善于抓住這個點,并及時鼓勵,讓學生感覺到他在班級中也有一席之地,這樣他才有歸屬感,才能去主動維護這個班級。要想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教師得到學生的認可,這是關鍵的一步。
我覺得首先從尊重學生開始,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尊重學生才能滿足和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只有給學生以尊重,才能產(chǎn)生親和力,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和認可,這也是構建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
其次是以誠信為本,朋友之間最重要的是誠信,班主任與學生之間,誠信更不可丟失,在班級工作中要以事實為據(jù),以信義為本,做不到的事情,千萬別夸下???,把想做的事情考慮周到,在學生面前要說到做到,保證工作的切實可行性和實效性,這一點做好了,學生才會由害怕教師轉變?yōu)樾湃谓處?,進而尊重教師。班主任的思想、行為、作風、品質(zhì)等無不感染、影響著學生?!捌渖碚涣疃?,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實踐證明,在平時的工作中,班主任若能做到始終把自己當作班集體普通的一員,以身示范,將對學生有著極強的說服力、感染力,學生對教師的心理防線也會慢慢地消失。
學生才是班級的主體,班主任是學生生活上的引導者、學習上的輔助者,而不是制裁者,教師為學生著想,一心一意為學生負責,學生會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學生只要有事找到我們,一定要耐心地疏導和幫助,不可心急,千萬不要找出各種理由推諉解脫,我和學生們討論過什么樣的教師才是好教師,最后學生總結,管得嚴的教師不一定是好教師,徹底不管的教師肯定不是好教師,真正為學生著想的教師才是好教師,因此,一個真正為學生著想的教師,學生才會和他交流,才會和他說心里話,這樣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就樹立起威信,就能得到學生的認可,也就建立了融洽的師生關系。
三、師生共生共育是建立班級良好生態(tài)的最好機制
雖要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但又不能與學生關系太近,沒有一點距離,千萬不要造成“給點陽光就燦爛,給個籮筐就下蛋”這一現(xiàn)象,這樣就達不到班級管理的教育效果,所以,師生之間應該有適度的距離。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班級管理中要有一定的制度約束,管理是靠制度管理人,約束是為了飛得更高,我和我的學生講到,風箏是靠線來控制,如若沒有線的牽制,風箏根本飛不起來,所以我們要認可并遵守校紀班規(guī)。當然我們班也有犯錯誤的同學,我對學生的批評也少不了,但沒有一個學生有抵觸情緒,這就是前面我講到的師生關系起到了作用。批評要講究技巧,要讓學生真正感覺到教師對他嚴中有愛。有時簡單的批評是不夠的,還要有后續(xù)關注,這就是我們班的“跟蹤教育”,也就是進行自我反思,并且是我和學生都要反思,告訴學生學習生活各個方面都要反思,這樣才有進步。所以,學生犯了錯誤,我都是讓學生反思好了再來找我,并且不止一次反思。當然,我也會反思,如若發(fā)現(xiàn)誤解了學生,我會及時找學生道歉,這個時候的教師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和學生一樣有血有肉的人,我們真誠以待,學生會理解、甚至會感動。
我班一學生自上學期就有談戀愛現(xiàn)象,我曾找他多次談話,也讓他多次反思,一直到這學期我仍時不時找他聊上兩句,問他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并找班委同學和他一起看看入學初軍訓時的照片,那么陽光、那么精神,大家都說現(xiàn)在找不到那種燦爛的影子,現(xiàn)在是滿臉惆悵,表情木然,似乎每天很累,連他自己都覺得像是變了個人一樣,通過大家這一分析,再想想自己的父母,他才恍然大悟,現(xiàn)在這個學生走出了早戀,那種陽光、自信又回到了他身上。對這個學生進行了將近兩個學期的跟蹤教育,也終于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這種“跟蹤教育”不受時間場所的限制,可以在教室、在食堂、在操場、在路上、在宿舍等,學生會感受到教師對他的關心,這樣一來,教師就會和學生慢慢拉近距離,學生也會認可你、尊重你,班級管理也有了成效。久而久之,學生從認可到服從、遵守,再到自覺自律,班級管理就順水推舟、得心應手了。
總之,班級關系的根本是育心,心靈的交流離不開真誠、離不開良好的師生關系。融洽的師生關系才能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使命感,學生才有歸屬感,有集體榮譽意識。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要從長遠著想,細處落實,在管理方法上要實事求是,要抓住學生的心,既要科學性,又要富有成效,而不是管理上的形式主義。以尊重為基礎,以制度為準繩,以事實為依據(jù),以成長為重點,這樣班級管理水平才會隨之上升。
(責編? 侯 芳)
參考文獻:
[1] 簡儀艷.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做幸福班主任[J].中國教師,2017(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