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佳雯
摘要:閱讀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占據重要的作用,在中高考中比分也較重。然而學生平時的閱讀量大多達不到所要求的量,對所讀文章的理解也不夠深入。本文從整本書英語閱讀角度出發(fā),分析了一堂讀后精講課,探討了整書閱讀對英語閱讀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整本書閱讀;《秘密花園》;主旨理解;技能提升;情節(jié)預測
一、引言
閱讀是人們獲取信息的最常用手段,也是外語學習者獲得語言輸入的主要途徑。因此,閱讀教學在中學英語的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在中高考的考查中也占重要比分?!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教育部,2012)對學生語言技能分級標準五級能力目標的描述中明確指出:“能根據上下文和構詞法推斷、理解生詞的含義;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題,理解故事的情節(jié),預測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可能的結局;能讀懂相應水平的常見體裁的讀物;能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運用簡單的閱讀策略獲取信息;能利用詞典等工具書進行閱讀;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15萬詞以上”。
根據這一要求,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在閱讀課時中增加自主閱讀的時間,讓學生能充分地累計閱讀的量。但是,事實上,由于課時原因,大多數教師在英語課堂上還是將重點放在語言知識的講解,課堂總體偏應試,學生自主閱讀時間被壓縮,閱讀課還是以教師為中心等。在閱讀完成之后,教師能用一兩節(jié)課的時間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拓寬思路,那么效果就能更好。下面,筆者將聽到的一堂整本書課外閱讀課為例來談談如何通過對整本書的閱讀來幫助學生提升理解,提高閱讀。
二、課例分析
本堂課的閱讀材料取自黑布林英語閱讀系列叢書初二年級的其中一本《秘密花園》(The Secret Garden),這堂課主要從四個方面來看學生對本書的理解,即背景(Background),人物(Characters),情節(jié)(Plots),理解(Understanding)。
1、寫作背景
寫作背景從本書的作者出發(fā),其實學生對本書作者的了解并不多,但教師在設計時巧妙地加入了一個環(huán)節(jié),即將作者的經歷和本文女主人公Mary進行了對比,并讓學生思考兩者的相似之處。
2、人物分析
教師主要對本書中的兩個主要的人物進行了分析,在分析時從外貌、性格方面入手,讓學生在原文中找出支持觀點的例句,這一設計很好的與課程標準中“能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運用簡單的閱讀策略獲取信息”這一要求相結合,既讓學生在閱讀原文時有深度思考,也在提出性格方面的關鍵詞時回到原文去獲取具體的信息。
比如說,在分析女主人公Mary剛開始的性格時已經總結出幾個關鍵詞:cross, selfish, lonely, sad, spoilt等,除了回到原文尋找支持信息外,還繼續(xù)深挖這背后的原因,如繼續(xù)向學生提問Are these problems from herself? What are the possible reasons for her problems? (Father…/ Mother…) What do you think of her mother? 在這一系列問題讓學生思考后,又問到學生自己的母親,讓學生在運用英語的同時也加深對父母的愛,讓學生在鍛煉英語口語的同時加強了情感教育。
3、情節(jié)探討
從故事的開始(beginning)到高潮(climax)再到結尾(ending),教師重點處理了對本書的最關鍵部分,即讓所有人物發(fā)生性格轉變的轉折點(turning point),找到了進入秘密花園的鑰匙。這把鑰匙不僅僅是打開一座花園大門的鑰匙,更是打開人心扉的關鍵,在花園勞作以及人與人相處之后,幾個書中的主角都獲得了新生,性格方面發(fā)生了巨大的轉變。在對該部分設計時,取了一個點讓學生思考,即What’s the magic in the garden? Do you believe in magic? 在學生回答后點出主旨,相信自然的力量,友誼的力量以及希望的力量。
4、深度理解
在該部分,是對本書主旨理解的升華,是檢測學生在讀完這本書之后的所思所感。教師在這本書設計的環(huán)節(jié)都是圍繞本書主題來的,例如,用書中所出現的the fox cub,the new-born lamb以及green buds讓學生想出其中的象征意義(symbolic meaning),用這些來暗示新生命。 通過這些活動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讓學生一次次地對本書的主旨進行深度的理解。在本課最后,讓學生充分運用想象力,來思考情節(jié)What will happen to these characters twenty years later? 學生在理解了本文的主旨之后再以自身為其中主角,組建一個情景并進行對話,不僅訓練了口語的能力,也很好地預測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可能的結局,符合課程標準中對學生的要求。
三、整本書課外閱讀的幾點教學反思
1. 整本書課外閱讀不僅要注重學生讀的過程,更要注重讀完之后對本書主旨的理解。
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最重要的課型之一,閱讀理解也是學生平時錯誤率較高的題型。但是教師在上閱讀課時更加注重閱讀課文中的知識點講解以及對原文的背誦,在閱讀課上,學生自主閱讀的時間很少,所以學生的閱讀量始終不能達到課程標準中規(guī)定的15萬字。針對這種情況,整本書閱讀就顯得非常有必要。格列佛游記中作者用了諷刺的手法和虛構的幻想寫出來的離奇而荒誕的情節(jié),深刻地反映出了當時英國議會中的黨派斗爭,統(tǒng)治階級的昏聵腐敗,對殖民戰(zhàn)爭進行了揭露和批判,同時歌頌殖民地人民反抗統(tǒng)治者的英勇精神,這些主旨都是需要讀完整本書之后才能思考得出。
2. 整本書課外閱讀對聽說讀寫各項語言技能的提升都有幫助。
在閱讀平時的教材或者閱讀理解文章時,大都以做后面相應的選擇題為目的,這樣的話要提升課程標準中要求的其他能力,就非常困難了。教師在課上要補充背景知識和故事的其他情節(jié),就有可能課時上不充?!,F在市面上的課外閱讀類書籍都有相應配套的聽力網站或者光盤,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可以提高聽力能力。
3. 整本書課外閱讀對培養(yǎng)學生預測故事情節(jié)和可能結局的能力有幫助。
目前中高考英語閱讀理解中,容易出現這類題型:What would be the end of the story?或者What may happen after the last paragraph? 這類題型就要求教師在平時閱讀訓練時注重學生預測故事情節(jié)的能力。比如在秘密花園這本書中,在學生閱讀完前面幾個章節(jié),主要人物都出場后,教師幫助設置幾個問題讓學生思考,人物性格是否會發(fā)生變化?會發(fā)生怎么樣的變化?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變化?最后故事會以什么樣的情景來結尾?秘密花園在本書中有什么作用?
四、結束語
閱讀整本英文書籍對中學生來說并不困難,學生可以借助書后列出的詞匯表或者詞典進行閱讀,讀完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可進行思維的深度加工和綜合能力的提升。不過,要做好指導,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師生要共同閱讀共同成長。
參考文獻:
[1]Frances H. Burnett: 《黑布林英語閱讀·秘密花園》,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8;
[2]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17頁;
[3]譯林出版社:《義務教育教科書·英語八年級下冊》,譯林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