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龍
作為一種團隊型體育運動,籃球以其顯著的運動性、技巧性、合作性、趣味性、益智性等諸多優(yōu)勢被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和社會人士所喜愛。目前,籃球運動的發(fā)展已經(jīng)成為一種趨勢,而且一直在不斷發(fā)展壯大。就小學高年級學生而言,籃球運動已經(jīng)成為豐富其課外運動生活的主要項目之一。但是,目前很多小學生在籃球運動方面普遍存在喜好個人進攻、注重個人技能、缺乏傳球意識等問題。因此,加強小學高年級學生籃球傳接球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幫助小學高年級學生合理調節(jié)身心狀態(tài)、提升團隊協(xié)作意識,實現(xiàn)從運動技能到人格塑造等方面的完美升華。
小學高年級學生正處于身心全面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對其進行籃球傳球能力與意識的培養(yǎng),既能幫助其提升身體素質、增強運動技能,又能實現(xiàn)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實與完美人格的塑造。然而,由于年齡的特殊性、運動潛能的可塑性等因素影響,很多小學高年級學生的籃球傳接球意識依然不高,在比賽關鍵時刻合理處理球的能力依然不強。要改變這一現(xiàn)狀,既離不開體育教師的不懈指導,更離不開學生的堅持訓練,還要在師生協(xié)作、互促共進中幫助學生確立對籃球傳接球的良好認知,在對應的實戰(zhàn)訓練或者籃球比賽中加以應用,在更好地開掘運動潛能的基礎上獲得身心方面的良好發(fā)展。
一、現(xiàn)階段小學高年級學生在籃球傳接球訓練及發(fā)展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認識上不夠重視
作為一種國際化運動項目,籃球運動以其獨有的運動魅力吸引著很多青少年。近年來,互聯(lián)網(wǎng)及媒體資源變得更加豐富,諸如NBA、CBA等高端籃球賽事更是被多數(shù)小學高年級學生熱捧,很多學生更是以自己心目中崇拜的球星作為偶像,在動作、技術等方面刻意去模仿,在不斷增強自己籃球進攻技術的過程中獲得自尊心的滿足,殊不知這種盲目性模仿既背離了籃球運動的初衷,也影響了團隊之間的團結。究其原因,這一現(xiàn)狀的出現(xiàn)主要與小學高年級學生缺乏籃球運動的認識有關,由于思想認識的不足,致使傳接球意識與能力的缺失已經(jīng)成為一種常態(tài)。
(二)訓練方法上不盡合理
科學的方法指導,是提升傳接球能力的關鍵。但是,在目前很多農村小學中,由于專業(yè)體育教師比較緊缺,很多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時基本以自由活動替代正常的體育教學,導致很多在籃球運動方面具有濃厚興趣的學生苦于缺乏科學、合理的指導而走向極端。有些學生過分注重個人技術的展示,有些學生比較喜好對球星的模仿,有些學生特別樂于單打獨斗。由于有效訓練的缺失,導致很多學生基本不會傳接球,總是在個人進攻面對嚴密防守的挑戰(zhàn)時才勉強將球傳出,此時,很多漫無目的的傳球只能以失誤告終,既挫傷了球隊的士氣,也影響了團隊的協(xié)作。
二、提升小學高年級學生籃球傳接球能力的具體措施
(一)提高學生對傳接球重要性的思想認識
就項目特性而言,籃球運動具有很強的綜合性,既要求參與者具有較強的運動技能,又強調隊員之間的有效配合與互動協(xié)作。因此,如果參與者過分注重個人層面的技術能力,忽視隊友的存在,不會傳球、不懂傳球,勢必會影響球隊成員之間的團結,并且也背離了籃球運動本身的初衷。對此,教師在開展具體的教學時應該將傳接球的重要性與團隊思想、團隊意識的培養(yǎng)貫通至整個訓練的始末,讓學生明白分享球的重要性,在相互傳球、相互分享中感受籃球運動的愉悅,在傳接球意識與能力的提升中獲得籃球技能與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綜合發(fā)展。
在具體提升思想認識方面,教師應該重點做好如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強調團隊意識的教育。在籃球運動中,傳接球意識是團隊協(xié)作能力最好的體現(xiàn)。在一支籃球隊伍中,如果隊員之間缺乏信任、不會協(xié)作互助、不懂分享球權,即使這支球隊擁有再高的運動天賦,也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團隊的力量,一旦遇到比較嚴峻的賽事考驗,就會以失敗告終。因此,教師在開展籃球傳接球意識與能力訓練之前必須做好對學生思想認識的教育,讓學生明白傳接球的重要性,知道籃球是五個人的團隊型運動,而不是一個人的單打獨斗。
其次,要加強技術要領的指導??此坪唵蔚幕@球傳接球訓練實則具有很強的技術性,只有科學穩(wěn)定地傳球,才能讓接球者享受快樂,提升隊員之間合作的默契度,將有效傳球轉換為有效得分。因此,教師在進行技術指導時必須將技術要領置于首位,先從方法指導開始,在傳球的力度、準度、速率、方向等方面進行具體指導,要求傳球者傳球要穩(wěn)、準、精,進而確保接球者舒服接球。然后,選擇好對應的合作對象,開展兩人一組或者多人混合式傳接球訓練,提升隊員之間的默契度。最后,將對應的理論講析與訓練指導融為一體,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的完美融合,使學生真正掌握傳接球的技術要領。
最后,要提升教學的實戰(zhàn)性。教師對學生進行籃球傳接球教學時完全可以增大教學難度,讓學生在實戰(zhàn)訓練中感受到嚴密防守,教給學生一些進攻手段,讓學生在傳接球的實踐中達到對這些手段的融會貫通,并將這些進攻手段引用至具體的攻防轉換中。針對不同學生的具體訓練實效,教師可以循序漸進式的策略進行指導,讓不同的學生在掌握基本傳接球技術的同時將其應用至具體的實戰(zhàn)比賽之中,從單人接球、單人傳球開始,在傳球方向、傳球速率、戰(zhàn)術應用等方面逐步滲透,先讓學生傳好球、接好球,隨后不斷加快傳球、接球速率,最終將對應訓練轉換為具體的籃球意識與實戰(zhàn)技能。
(二)加強學生傳接球方面的方法指導
正確的方法指導,是提升傳接球能力的關鍵。對于很多小學高年級學生而言,其對于籃球的熱愛僅僅局限于興趣與愛好的驅使,而對于籃球傳接球方面的理論知識乃至實踐方法都知之甚少。因此,加強傳接球方面的方法指導是提升籃球基本功的關鍵。教師在具體指導過程中應該結合不同學生的實際,分層對待不同籃球基礎的學生,將其劃分為不同類別后進行針對性指導,進而為確保學生傳接球能力得到提升奠定基礎。例如,教師在進行具體方法的指導時可首先對學生進行分組:為傳接球基本功比較扎實的學生確立比較明確的訓練任務,組織其自主開展對傳、互傳乃至三人一組的實戰(zhàn)性訓練;對傳接球基本功比較欠缺的學生進行一對一的專門性指導,要求其傳球時徒手體會原地雙手胸前傳球的出球手法,并且不斷進行強化型方法指導,進而為提升其傳接球技能提供保證。
(三)確保學生傳接球方面的長效訓練
傳接球技能的提升并非在短期之內就能取得效果,需要經(jīng)過長期的堅持訓練,在不斷鞏固與強化中形成能力。因此,在具體訓練時,首先,必須確定具有長效性的訓練計劃,并且堅持落實;其次,必須不斷改進對應的訓練計劃,確保時刻能夠適應學生傳接球能力發(fā)展的實際需要;最后,必須確立必要的考評與監(jiān)控機制,進而為提升傳接球能力提供輔助。
例如,在具體訓練中,首先可確立一個長期性計劃,結合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籃球基礎、籃球意識等方面的特點制定個性化訓練,幫助學生在不同訓練時段明確自身訓練要點。然后,分解對應計劃,以周為單位進行落實,對每天清晨、中午、下午各個時段的訓練效能實施長效監(jiān)控,及時糾正不同時段訓練中呈現(xiàn)的問題,為確保訓練實效奠基。經(jīng)過訓練之后,如果部分學生的傳接球能力與意識有所提升,便開始執(zhí)行下一個目標,通過完成一個個小目標,使學生傳接球的能力與意識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加強與鞏固。
三、結語
總之,小學高年級學生籃球傳接球意識與能力的培養(yǎng)必須以長期訓練、不斷鞏固為保證,進而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認識到傳接球的重要性,然后將具體訓練落實至具體行動之中,用鍥而不舍的努力求得籃球潛能最大限度的開掘。其中,體育教師的指導、學生自身的努力、訓練方法的改進、訓練計劃的落實都起著特別重要的影響。教師在具體訓練時應該盡量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不斷優(yōu)化訓練方案,提升訓練效能;學生應該充分了解自身實際,以針對性、個性化、實用性為方向,將自身籃球傳接球能力的提升作為訓練的根本追求,進而在不斷訓練中實現(xiàn)傳接球能力與個人籃球技術的有機融合,使自己能夠更好地融入這一團隊型運動的對應體系之中,為促進自身籃球技能的提升與身心健康發(fā)展奠基。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