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真英 謝冰 謝文彬 周小珠 孫立萍 覃趙軍
摘? 要:在“立德樹人”的教育新格局下,實施課程思政已成為大學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許多高校工作者開始積極探索課程思政。大學物理課程作為理工科的基礎必修課,在高校人才培養(yǎng)體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大學物理教師應充分把握此課程在實施課程思政中存在的特色優(yōu)勢,才能充分發(fā)揮特色優(yōu)勢,有效融入課程思政。作者認為大學物理課程具有利于開展課程思政的五個特色優(yōu)勢:其豐富多樣的思政素材適合開展多主題的思政教育;其真實自然的思政素材有助于提升課程思政實效;其實驗課程提供了實踐課程思政和檢驗其成效的雙層平臺;其理工科必修課的課程定位有利于實施量大面廣的課程思政;物理學與哲學的天然淵源還使其具有實施哲學思政的獨特優(yōu)勢。
關鍵詞:立德樹人;大學物理;課程思政;特色優(yōu)勢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9)21-0061-03
Abstract: Under the new educational pattern of moral education, the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tent into professional courses teaching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directions of university teaching reform, and many professional teachers in university began to actively explor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 Professional Courses. As a required basic course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s, College Physics cours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alent-cultivation system of universities. Only by fully grasping the unique advantages of the Physic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 Professional Courses, can Physics teachers give full play to the unique advantages and effectively integrate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College Physics course has five characteristic advantages: its rich and dive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materials are suitable for carrying out multi-subje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ts real and natur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materials are helpful to improve its actual effect; its experimental curriculum provides a double layer platform for practice and tes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hysics teaching; The curriculum orientation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s is conduciv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many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natural origin of Physics and Philosophy also makes it have the unique advantage of conducting Philosophy education in Physics teaching.
Keywords: moral education; College Physic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 Professional Courses; characteristic advantage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曾提出: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1]2017年教育部發(fā)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zhì)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中指出:推動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機統(tǒng)一。2019年 3月習總書記又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xiàn)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2]隨著這些文件的陸續(xù)發(fā)布,在全社會開創(chuàng)了“立德樹人”的教育新格局。為了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許多高校工作者開始積極探索課程思政建設。大學物理課程是理工科學生的基礎必修課,在高校人才培養(yǎng)體系中具有十分獨特的地位。因此大學物理教師只有充分把握此課程在實施課程思政中存在的特色優(yōu)勢,才能充分發(fā)揮特色優(yōu)勢,有效融入思政教育,將大學物理課堂打造成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有機結(jié)合的良好載體和平臺。筆者認為大學物理課程具有適合開展課程思政的如下五個特色優(yōu)勢。
一、大學物理課程中思政素材豐富多樣,適合開展多種主題的思政教育
物理學研究對象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涉及生活生產(chǎn)中的許多現(xiàn)象。它以實驗作為檢驗理論是否正確的唯一標準,充滿了哲學思辨、科學素養(yǎng)的內(nèi)涵。物理學孕育的新知識和新技術扎根于我們的文化中,改變了人們的觀念和生活。物理學理論是許許多多物理學家們堅持不懈、樂于奉獻、銳意創(chuàng)新的成果,他們的奉獻精神和科學精神等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物理學實驗是實踐和深化學生安全紀律、協(xié)作創(chuàng)新等多種思政觀念的優(yōu)勢平臺。因此大學物理課程中包含豐富多樣的思政素材,便于因勢利導地開展各種主題的思政教育。例如講動量時,布置學生運用動量守恒推導火箭升空后所能到達的最大速度,順勢介紹我國航天技術從無到有、躋身世界先進行列的輝煌成就,激起學生的愛國意識和民族自豪感。運用愛因斯坦質(zhì)能方程解釋為什么原子彈和氫彈有巨大威力時,順勢介紹我國核物理學家錢學森、鄧稼先、余敏等的感人事跡,介紹他們鞠躬盡瘁、艱苦探索、銳意進取的精神境界,讓學生深刻認識真正的大愛、大義和奉獻,增強內(nèi)心深處的責任和擔當。講授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時,穿插法拉第憑借對自然界各種現(xiàn)象普遍聯(lián)系的堅強信念,深信電和磁之間存在某種內(nèi)在聯(lián)系,經(jīng)過十年堅持不懈地實驗,終于發(fā)現(xiàn)了此定律的小故事,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世界是普遍聯(lián)系的哲學觀點的滲透以及堅持不懈的科學精神的感化。講自由落體運動時,讓學生計算一個蘋果從二十五樓落地時的速度和動能,并依據(jù)計算結(jié)果來分析高空拋物的危險,讓學生深刻認識到高空拋物行為的錯誤,增強與此相關的道德法律意識。介紹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時,講授牛頓對大量的實驗事實進行了深入探究后推理出此定律的整個過程,這雖是給學生講授牛頓力學,但何嘗不是在給學生剖析和訓練歸納的科學方法。講到盧瑟福的原子核式模型,所有電子都在各自的軌道繞原子核旋轉(zhuǎn),這和太陽系里行星在各自的軌道上圍繞太陽運行非常類似,顯示了宏觀和微觀之間的和諧統(tǒng)一,讓學生認識到自然界的和諧統(tǒng)一。一次次大學物理實驗,既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又使學生的安全節(jié)約、團結(jié)協(xié)作、求實創(chuàng)新、遵規(guī)守紀等思政觀念得到了實踐和深化??傊诖髮W物理課堂中總能找到各種鍥機,對學生實施包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內(nèi)的各種主題的思政教育。
二、大學物理課程中思政素材真實自然,有助于提升課程思政的實效
物理學理論來自于對自然萬物的研究,其孕育的新知識和技術使人類生活和觀念日新月異,物理學服務于人類社會,并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與人類社會生活息息相關,相互融合。因此講授物理知識時,總會給學生介紹與之相關的應用,總會聯(lián)系到社會生活,而每一種社會生活實際往往包含有若干思政要素。深入挖掘這些生活實際中的思政元素,因勢利導地實施課程思政,使學生的思想能自然而然地受到感化、陶冶和升華,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這種擺事實的課程思政方式影響學生的思想是自然深刻的、潛移默化的、心悅誠服的、刻骨銘心的。它完全避免了說教、喊口號式思政教育,讓學生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將那些美好的思政理念停留在表面,不往心里去,不往實際行動中去。例如講運動學知識運用時,自然可引入GPS定位案例,自然順水推舟地介紹中國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3]講安培力時,自然會引入其應用磁懸浮列車,自然會遷移到中國動車已經(jīng)成為世界的領跑者。講電學時可順勢介紹我國“西電東送”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領先全球的特高壓輸電技術等等,此時此刻相信每一位學生內(nèi)心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一定會油然而生。再如講半導體理論時,自然會講到與之相關的應用芯片,自然會講到中美貿(mào)易戰(zhàn)中我國因缺乏芯片核心技術而受制于人的事例,自然會激起同學們內(nèi)心那種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自然會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會將這種擔當和責任付諸行動。講熱力學概念熵時,可以自然引入環(huán)境保護的意義。講萬有引力定律時,可自然引入“被筆尖發(fā)現(xiàn)的海王星”小故事。介紹海王星是運用萬有引力定律通過理論計算預言的一顆行星,后來在觀測中證實了它的存在。這既是在講授物理定律,也是在展示理論演繹思維的巨大魅力,讓學生明白了科學理論能夠預見到實踐中尚未發(fā)現(xiàn)的新事物。這難道不是用鮮活生動的物理案例對學生實施科學方法觀的思政教育嗎?再如講授德布羅意波時,自然可以引入德布羅意在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啟發(fā)下,認為研究光時人們過分注重波動性忽略粒子性,那么在研究實物粒子時,會不會將粒子圖像想得太多而忽略其波動性呢?于是根據(jù)對稱性原理大膽提出了實物粒子也具有波動性的創(chuàng)新假設,即德布羅意波,后來被電子衍射所證實,并由此奠定了量子力學的基礎。這樣講物理知識的同時,悄無聲息地融進了逆向思維、對稱思維、科學假設等科學方法觀的思政滲透??傊锢斫虒W中引入的思政素材都源于物理運用,因而大部分與真實貼切的社會生活息息相關,這種以事實為依據(jù),以理服人,順水推舟,潤物無聲的課程思政實施模式,有效避免了專業(yè)教育和思政教育“兩張皮”的尷尬,有助于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思政水準,真正達到傳播知識的同時,實現(xiàn)了價值引領,實實在在提高了課程思政的實效。
三、大學物理中的實驗課程,提供了實踐課程思政和檢驗其成效的雙層平臺
物理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大學物理實驗課是理工科學生首先接觸到的實踐課,是他們首次參與的科學探究活動,從而物理實驗對培養(yǎng)學生科學實踐觀和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等方面具有“先入為主”的重要效果。物理實驗課是理論與實踐結(jié)合、動腦與動手結(jié)合、發(fā)現(xiàn)問題與解決問題結(jié)合、觀察與實驗結(jié)合、思考與判斷結(jié)合、個性與共性結(jié)合的課程,這給課程思政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和機會,可以抓住許多鍥機實施多主題的思政教育。且學生在自主操作實驗的過程中,也是在不可避免地實踐他們的思政觀念,借此還可窺探思政教育的成效。教師課前交代學生必須要進行實驗預習準備,沒完成預習作業(yè)的不允許進實驗室,同時老師也以身作則,把實驗室打掃干凈、把桌椅拖鞋擺放整齊、仔細核實確保每一組實驗器材能正常使用,這種對自身和學生的嚴格要求既能保障實驗高效進行,同時也是監(jiān)督學生養(yǎng)成做事有計劃和準備的好習慣。又如實驗開始前交代好安全紀律、規(guī)范操作、團結(jié)協(xié)作的有關事項,實驗過程中對于不安全不規(guī)范的操作告知其危害并立即給予指正,增強學生的安全和紀律意識。又如記錄數(shù)據(jù)時,對于實驗中出現(xiàn)的與預期或者現(xiàn)有理論沖突的“壞數(shù)據(jù)”,觀察學生的處理方法,是故意隱瞞忽略、編造篡改數(shù)據(jù)還是記下數(shù)據(jù)重復實驗并分析探究原因,教師要及時發(fā)現(xiàn)這些現(xiàn)象并加以評判。借機讓學生端正實驗態(tài)度,培養(yǎng)實事求是、嚴謹治學的精神。告誡學生出現(xiàn)壞數(shù)據(jù)并不可怕,隱瞞篡改數(shù)據(jù)才可怕,正視錯誤,認真分析是做人做事所必須的基本素養(yǎng)。物理學的許多進展就是基于這種實事求是和嚴謹治學的科學精神得以實現(xiàn)的。物理學家邁克耳遜和莫雷兩人曾為了探究“以太”是否存在進行實驗,可測量結(jié)果與當時的物理原理不符,他們并沒有隱瞞,而是把實驗方法和結(jié)論公諸于世讓世人共同分析討論。正是這些與預期不符的測量數(shù)據(jù)促成了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的提出。通過這個小故事加深學生實事求是、嚴謹治學的觀念。又如大學物理實驗授課模式采用分小組進行實驗,這種小組實驗模式可以讓學生實踐如何分工協(xié)作,團結(jié)互助提高效率,教師要及時對那些濫竽充數(shù)、袖手旁觀的小組成員提出整改,責令組長加強管理、重新明確分工。這其實也是在實施團結(jié)協(xié)作主題相關的課程思政。教師還可以將實驗結(jié)束后器材是否恢復原樣、桌椅拖鞋是否擺放整齊、桌上電源開關是否切斷、是否安靜離場等納入實驗考核體系中,讓學生養(yǎng)成一絲不茍、顧全大局、注意細節(jié)的良好素養(yǎng)。如實驗期間學生吵吵鬧鬧、隨意走動;試驗結(jié)束后,桌椅拖鞋隨意擺放,甚至桌上還出現(xiàn)了垃圾等現(xiàn)象,說明學生紀律觀念等不強,課程思政成效不佳,還有待加強思政教育的深度和廣度。因此物理實驗教學既可以讓教師實施課程思政,也提供了學生實踐思政觀念和教師檢驗課程思政成效的雙層平臺。
四、大學物理在育人體系中的課程定位,有利于實施量大面廣的課程思政
大學物理課程是所有理工科的基礎必修課,甚至有些高校某些文科專業(yè)也開設大學物理。這使得大學物理課程在高校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中具有十分獨特和重要的地位。有些綜合性院校近一半的學生需要學習大學物理課程,而且這些學生的專業(yè)涉及所有理工科專業(yè),他們畢業(yè)后將成為各行各業(yè)的專業(yè)人才,支撐面十分廣泛。因此在大學物理課程中實施課程思政具有量大面廣、意義深遠、事倍功半的優(yōu)勢。而且該課程也是學生進入大學后系統(tǒng)接觸科學、認識世界和自然規(guī)律的第一首選的專業(yè)基礎課程,兼有一定的人文屬性和知識底蘊,如果能挖掘本課程中的思政元素,積極實施課程思政,讓那些健康美好的思政理念搶先進入學生的頭腦和心田,生根發(fā)芽,可以取到先入為主的良好實效,在“課程思政”全面推行的過程中能起到壓艙石的作用。而且大學物理課程實施課程思政的踐行模式和途徑對后續(xù)的其他專業(yè)課程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因此大學物理教師要充分利用這門課程量大面廣的授課對象,積極實施課程思政,在講授物理知識和培養(yǎng)學生各種能力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將各種健康美好的思政理念根植于學生心田,外化于學生的實際行動之中,讓學生成長為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合格人才。
五、物理學與哲學的天然淵源,使大學物理教學中實施哲學思政有獨特優(yōu)勢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基礎之一是自然界的辯證發(fā)展,自然科學的基礎和核心是物理學,在物理學的發(fā)展史中,充滿著豐富的辯證法內(nèi)容,尤其是近代物理學的革命,即量子論和相對論的誕生,就與哲學大論戰(zhàn)交織在一起。許多的物理學家往往是哲學家,比如牛頓和愛因斯坦。因此在大學物理教材中,始終貫穿和體現(xiàn)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思想和觀點。所以物理課堂教學中可自然而然地融入哲學主題的課程思政,可以讓學生真正徹底地理解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受到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方法的教育、熏陶、影響,發(fā)展對學生終身有用的辯證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例如講伽利略的行星運動定律時,可以自然地介紹歷史上“地心說”與“日心說”進行過長期激烈的斗爭,“地心說”曾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條,而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依據(jù)觀測實驗提出的“日心說”被稱為異端邪說,因此他們遭到了教會的種種迫害,布魯諾甚至被活活燒死[4]。但后來大量科學實驗證明了“日心說”的正確性,最終通過實踐證明的“日心說”贏得了最后勝利,300年后羅馬教皇在全世界公開宣布為伽利略平反。[4]這個短小的故事中伽利略、布魯諾、哥白尼那種敢于挑戰(zhàn)權威、勇于堅持真理的精神會深深地打動學生,而且同學們也深刻認識到任何一個正確的物理理論都來源于實踐,不管經(jīng)歷多少曲折艱難的歷程,不管它掌握在誰的手中,它的正確性最后都必須以實踐檢驗為標準。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在實踐中發(fā)展真理,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認的基本觀點。物理老師在講授許多物理定律時,基本是從實驗事實導入,然后或推導或猜想其物理理論,最后將此理論應用到生產(chǎn)生活實際中接受檢驗。這種以實驗-理論-應用的次序開展物理教學,本身就是在潛移默化地實踐馬克思哲學的實踐觀點。物理學中諸如此類的哲學案例舉不勝舉。
但長期以來的大學物理教學中,往往只注重知識的傳授,習題的講解,并沒有把物理學和哲學聯(lián)系起來,沒有充分發(fā)揮大學物理課程的這一天然優(yōu)勢。教師若能在實際教學中把物理知識與哲學觀點有機結(jié)合起來,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和方法分析研究教學內(nèi)容,講解物理理論知識,思考解答物理問題等,讓學生收獲知識的同時,內(nèi)在的思想精神得到凈化和升華,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夠站在哲學的高度正確理解分析處理應對各種問題。
筆者認為大學物理課程具有實施課程思政的以上幾點優(yōu)勢,希望我們大學物理教師能加強思政教育意識,始終站在立德樹人、為國為民的高度來培養(yǎng)學生,充分發(fā)揮大學物理實施課程思政的優(yōu)勢,不斷挖掘積累物理課程中思政素材,不斷提高實施課程思政的能力,不失時機、不著痕跡地融入課程思政,真正實現(xiàn)傳授物理知識的同時,實現(xiàn)能力提升和價值引領。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diào):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01).
[2]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diào):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3-19(01).
[3]陳真英,謝冰,楊昌億,等.應用性本科視角下大學物理案例教學的實效價值研究[J].高教學刊,2018(20):84-86.
[4]陳蓉霞.從泰勒斯到達爾文:科學與宗教漫談[M].上海: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2009.
*基金項目: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導向下的獨立學院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編號:2016JGB474)
作者簡介:陳真英(1974-),女,漢族,湖南益陽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光電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