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程程
摘 ? ?要: 201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第一次正式提出“互聯(lián)網(wǎng)+”計劃,并將其應用到教育行業(yè),可以總結成一個簡單等式: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智慧教育。目前,大學生學習和生活工具逐漸被網(wǎng)絡代替。教學是各大院校的核心工作,“MOOC”即在線開放課程,是順應大時代下的“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的產(chǎn)物。本文主要探究順應時代潮流,完善混合式教學,使學生獨立自主地獲取知識,為教學改革提供思路。
關鍵詞: MOOC ? ?混合式教學 ? ?“互聯(lián)網(wǎng)+”
一、傳統(tǒng)式教學模式
在高校教學課堂中,主要是教師理論講授為主學生畢業(yè)實習為輔兩者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整個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參與課堂,被動接受知識,整個授課過程顯得乏味枯燥,學生對老師所講內容不感興趣,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再者,目前大學生基礎知識、理解能力、集中力、知識吸收程度都不一樣,如果仍然采用以往的教學模式,教師難以顧及每一個學生,難以實現(xiàn)因材施教。其次,以往的教學模式只是采用一種評價體系,即期末考試的方式,測驗考試的分數(shù)成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簡單模式的筆紙考試,固定不變的單選題與多項選擇題、填空和簡答題,得出的分數(shù)即為對學業(yè)的評價,這種只關注考試成績不注重學習過程的考核方式過于單一化,只是檢驗學生的解題能力,不能從真正意義上測試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對混合式教學的態(tài)度
院校教師分為教學管理人員和專職教師,經(jīng)不完全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在教學管理人員中,22%的人員持一般認可的態(tài)度,45%左右的持比較認可態(tài)度,33%的持非常認可態(tài)度,目前沒有人不認可這種教學模式。在專職教師中,大概90%的人員認為很有必要實施這種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只有10%的教師認為沒有必要,覺得很麻煩。通過對在讀大學生的統(tǒng)計,大概90%的學生覺得將傳統(tǒng)課程融入信息化的要素很有必要,5%左右的學生覺得沒必要,5%的學生持無所謂的態(tài)度。從以上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來,將慕課資源融入混合式教學中的認可態(tài)度由上而下逐漸遞減,所以傳達并實施這種理念很有必要。
三、MOOC國內外研究學術史梳理及研究動態(tài)
1.國外研究現(xiàn)狀。2008年國外開始MOOC的研究,通過ERIC(Educational Resource Information Center)(教育資源信息中心)、 Pro Quest等國外知名學術平臺,對慕課、慕課混合式教學的研究現(xiàn)狀有更深的了解,通過數(shù)據(jù)平臺的檢索顯示,發(fā)現(xiàn)自2013年開始,有關慕課的期刊論文數(shù)量不斷增加,2017年、2018年的數(shù)據(jù)達到制高點,2017年期刊論文收錄356篇,2017年碩博論文收錄12篇。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如下表所示:
2.國內研究現(xiàn)狀(含山東省)。在我國,有關慕課的學術研究開始于2012年,從2014年開始,數(shù)量急劇上升,尤其是2015年、2016年及2017年,數(shù)量達到兩千多篇,從此各大高校開始有關慕課學習的熱潮,學生的學習熱情有所上漲。近兩年關于慕課的論文數(shù)量不是很多,因此,關于此課題的研究成為高校教師研究的焦點。具體分析如下表所示:
四、目前本科院校慕課教學出現(xiàn)的問題
1.輟學率高。由于慕課學習屬于一種高要求的獨立自主化學習,目前在學堂在線平臺上,后臺教師的監(jiān)督機制不完善,學生與教師難以正常地進行語言溝通,課余時間不夠用,視頻播放不流暢等原因,促使大量慕課資源使用者中出現(xiàn)較多輟學者。
2.教學模式固化。慕課的大量資源來源于視頻教學,教師得在屏幕前講授,相當視頻化,學生難以有效地參與,師生互動性弱,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并且針對不同專業(yè)的學生,需求也不同。
3.感情溝通弱化。目前我們制作的慕課平臺缺少大學校園的真實氛圍。盡管在慕課平臺上建立了師生之間的交流討論區(qū)、學生之間互相批改作業(yè)等模塊,但這樣會減少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交流,并且學生互相批閱作業(yè),包含個人感情因素較多,導致的結果必然是降低學生主動學習的動機。
五、解決慕課平臺在教學中存在問題的措施
1.以“學”定“教”,以“學”定“導”。導學式教學模式不同于以往的教學模式,它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以現(xiàn)代教學理念為指導。這種教學模式是教師根據(jù)不同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利用有效的方法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研究能力、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精神,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1)平臺導學策略:當前慕課平臺的大多數(shù)課程中,應為學生設置淺顯易懂的學習指南路線,利用圖文并茂吸引學生的眼球,同時憑借錄制微視頻和繪制思維導圖,引起學生對學習指南路線的注意,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慕課的興趣。為節(jié)省學生的時間,可以在慕課平臺上設置有關學習方法的認定、各種參考書的選擇、疑難雜癥的提出等指引模塊,以幫助學習者盡快有效地學習。(2)教師導學策略:引導學生利用好“MOOC”資源學習;引導學生制訂線上線下學習計劃;引導學生自覺構建知識體系。
2.提高“MOOC”混合式學習動因的策略。對學習者的整個學習過程加強關注。教學策略的設計從兩個方面進行:外因性動機和內因性動機,同時內化外因動機,激發(fā)內因動機。(1)提供多種混合式學習資源,促進個性化學習;選取慕課課程中的章節(jié)內容,不僅要適應本地教學方向,更要滿足學生的在線需求。另外,在慕課平臺上為學習者準備豐富的學習資料,例如:在線數(shù)據(jù)庫、電子刊物、網(wǎng)絡微視頻、其他學習網(wǎng)站等,滿足不同學習者的需求。這類“先行組織者”不僅有利于學生獨立自主地學習新知識,更能有效促進知識內化。在線上課堂中,教師與學生面對面,教師不僅要對基礎知識進行補充講解,更要擴充學習平臺上的資料,讓學生在課堂中接受豐富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完成多個任務,有利于學生內化知識。(2)設計多種學習活動,加強過程性交流合作:在線上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QQ群在線討論,以及通過論壇提問的形式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興趣。在線下面對面課堂學習中,教師不僅要對基礎知識進行補充講解,進行答疑解惑和操作技能的指導,更要組織多種學習活動,如制作微課、利用思維導圖、小組成果匯報、角色扮演、頭腦風暴等。(3)注重多元化反饋:可以通過QQ、社會論壇(BBS)、微信群等形式對學生線上學習效果進行反饋,還可以通過這些平臺使老師與學生、助教與學生及生生之間互動交流;在線下面對面課堂中,教師對慕課平臺上的專家提問、單元測驗等,可隨堂解決疑難雜癥;制定評價量表格,對班級中每一個小組的學習過程進行記錄;另外在階段性考核中,學習組長對自己小組的學習成果報告進行展示,組織學生對本階段的學習進行自我總結,取長補短,同時老師還要多多給予表揚和鼓勵,使學生增強學習自信心,不斷體會成功的樂趣。(4)肯定成就,提供獎勵。
3.認知工具促進深度學習。認知工具大體分為兩種形式,比如技術這種有形的認知工具;以及智力方法這種無形的認知工具。在利用慕課平臺學習的時候,學生在慕課學習中難以完全做到自我的調節(jié)與控制,只能處于淺層次學習中,所以合理地利用這些認知工具,如將思維導圖或概念圖引入慕課混合式學習,便能明確學生們學習的目的,從而增強學習效果。
4.多元評價策略?;凇癕OOC”資源的混合式教學中,效果的評價對象既包括教師,又包括學生,即生生之間的評價、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及學生的自我評價,評價方式采取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結合的方式,生生之間的評價可以通過慕課平臺中的作業(yè)互評,以及課堂中的團隊合作學習等方式進行;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可以通過學期階段性的小測驗,以及學生在課堂中的小組討論等進行;學生的自我評價則可以通過對自己學習的總結反思進行。以上方式從學生的學習深度進行評價,同時還要從學習廣度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比如采用項目化作業(yè)、平臺區(qū)域討論、線上討論發(fā)帖等方式。
六、本科院校建立慕課混合式教學的措施
1.教師在慕課混合式教學中的導學模式。建立有關慕課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體系:3432模式。其中,3是指將整個授課環(huán)節(jié)分為三個大部分:課前預習;教學環(huán)節(jié),即教學實施環(huán)節(jié)步驟;考核評價。4是指課前預習的四項內容:教學對象、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環(huán)境。3是指教學環(huán)節(jié)的三個步驟:課前在線學習階段、課中面對面學習階段、課后考核階段。2是指考核評價的兩種方式相結合:線上學習以形成性評價為主,即過程性評價,期末的總結性評價(成果展示)。此模式的設計如下圖:
采用慕課教學的課程數(shù)據(jù)庫要豐富,所謂豐富指數(shù)據(jù)庫資料的數(shù)量要多,來源方式要廣,習題數(shù)量要多;且每一項資料的質量要高,視頻的清晰度、講師的講課質量高。只有達到這樣的要求,才能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獨立性,從而提高學習平臺的點擊率、關注率,才能由知識體系向價值體系主動轉變。
2.建立以“PDCA循環(huán)”為導向的本科專業(yè)實踐性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根據(jù)本科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制訂好專業(yè)實踐教學計劃,加強校內與校外實踐基地建設,采用多種實踐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開展實踐教學,做好實踐教學質量考核和效果評價,最終提高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基于“PDCA循環(huán)”的實踐性教學質量保障系統(tǒng)如下圖所示:
基于“PDCA循環(huán)”的實踐性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3.打造慕課教師團隊。慕課平臺上的高質量視頻需要高水平的講師隊伍,整個慕課教師團隊需要老、中、青合理搭配,既需要高水平的教授作指引,又需要具備多年講課經(jīng)驗的講師人員,更需要后臺服務的助教團隊,做到合理分工與分配,從而打造一支集規(guī)劃能力、指導能力、管理能力、課堂教學能力于一體的精英慕課團隊。
4.開展過程性全方位考核。慕課課程考核方式為考試,考核分為兩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平時成績占期末總成績的50%。平時成績包括考勤、學生書面作業(yè)、課堂表現(xiàn)及線上學習四模塊,平時成績按百分制,四模塊分別各占比10%、20%、10%、60%。其中線上學習成績比重最大,包括新課前的視頻聽課、課后的章節(jié)練習、每周的討論區(qū)活動及學期末的線上考試,因此,對學生的考核要落實到學生的每一項參與活動中。第二部分期末成績占總成績的50%。期末考核形式為結課論文,結合本專業(yè)知識完成書面論文并上傳平臺,也可以以閉卷考試形式,試題全部從學習平臺題庫隨機抽取,真正實現(xiàn)線上學習與線下教學全方位考核制度的應用。
七、結語
隨著“金課”“翻轉課堂”“慕課”“微課”這些新興教育理念的誕生,為更好地制作高質量MOOC,必須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理念,采取措施提高教學設計質量,通過高質量的教學設計增強教學效果,為教師打造“金課”提供方法與路徑。
參考文獻:
[1]何克抗.從“翻轉課堂”的本質,看“翻轉課堂”在我國的未來發(fā)展[J].電化教育研究,2014,255(7):5-16.
[2]李曉明.“人群與網(wǎng)絡”慕課(MOOC)實踐雜感[J].工業(yè)和信息化教育,2014(9):46-55.
[3]俞金香.開放教育資源(OER)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以國家開放大學為平臺[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6(9):29-34,37.
[4]張慶.我國高校慕課教學現(xiàn)狀及問題分析[J].學理論,2016(7):197-198.
基金項目:此論文為2018年山東省教育教學研究課題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名:“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MOOC”資源在混合式教學中的研究和實踐。課題編號:2018JXY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