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教育理念的情況下,它要求初中生不僅具備堅實基礎的知識水平,還要求學生做到德、智、體、美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在初中時學生更應該打好美術基礎,為將來想從事藝術方面學生的藝術之路扎穩(wěn)腳步。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老師開始漸漸重視培養(yǎng)初中生的美術藝術素質,希望通過高效的教學策略與方法提高初中美術教學的有效性,從而提升初中美術藝術生的藝術素質。本文就來深入探討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應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希望本文的介紹能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幫助。
關鍵詞:初中美術;藝術素質;高效策略
一、 引言
學生從小學過渡到初中,內容難以理解,導致了學生學習壓力的倍增,再加上有部分學生選擇成為藝術生,走美術之路,學習任務就顯得更加繁重。學生既要重視主科科目,同時還得兼顧美術,著實是一件困難的事。長此以往,會造成學生手忙腳亂??紤]到這種情況,初中美術老師不僅需要做到深化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構建高效的藝術課堂,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素質,將學生培養(yǎng)成合格,優(yōu)秀的學生,使他們的藝術素質足夠過硬。下面,筆者將淺談如何高效地培養(yǎng)初中生的藝術素質。
二、 改善教學理念,做到高效率
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老師心中應該做到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從而科學的指導學生走向正確的藝術道路。而在過去的教學過程中,老師一般采取的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學理念,常常將理論知識一鼓作氣地灌輸給學生,但是老師卻并不知道其實這種學習模式有著很大的弊端:學生無法全部接受吸納,長久如此,導致學生的自信心受挫,愈發(fā)不愛主動學習,甚至產生厭學等叛逆反應。因此,老師們應該將教學重心轉移為去啟迪學生,感受學生的心理變化,讓學生逐漸得到思考與感悟,讓學生親自去觀察、思考、體會美術作品,老師在旁做引導,讓學生理解美術作品的內涵。這樣,才能將學生的負擔減輕,而不至于因為枯燥乏味的課堂而失去聽課樂趣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們不妨用一個美術作品的例子來講述當時社會的特點以及情況,做到學以致用。這樣既能增加學生的學習樂趣,也能讓學生感受作品的獨特的魅力和超越時代的價值。同時老師在一旁應該以一種專業(yè)的眼光告訴學生作品的閃光點,帶領學生去學習、探究、感悟作品中的精髓,讓學生逐漸自我欣賞作品,進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素質,但是需要老師對每位同學的了解,因人而異的去制定對應的有效方案。這種教學方式改變了讓學生學習枯燥的煩惱,為初中美術教學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平臺。
三、 融會貫通,將美術這門藝術課程與其他學科有機結合
要學會理解學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初中生畢業(yè)考試不僅僅是要考試美術,還要考試綜合科目,學生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但是如果老師可以出奇招,將美術與其他科目有機地結合起來,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奇效,這樣順其自然的教學效率就會有顯著的提高。不僅學生要主動積極地去探索,老師就更應該做好表率,融會貫通,將美好的事物聯(lián)系起來,豐富學生的人生閱歷,增加學生的人生見識,為以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也有著深遠影響。這對于學生來說,對人生以后的影響是積極的、巨大的。
舉個例子:初中會學習到詩、詞、賦,它里面包含了中華精髓,內容博大精深。而美術老師們如果去把那些詩詞賦的資料給學生們備好課,參考有關古代的文獻,讓真實的圖片放映腦海之中,學生們的學習樂趣將得到極大的提升。唐代講究文章的筆韻,以五言、七律居多,到后來還發(fā)展了詩詞的形體美,而這種筆鋒或者說這種形體美,就是老師給學生們授課最好的教材。其他科目也可融會貫通,師生齊心協(xié)力,達到目標。
四、 激發(fā)學生們對藝術的無限熱情
教育家曾說:興趣是最大的愛好。老師們可以嘗試去激發(fā)學生們對美術的熱愛,對其熱愛,所以投入,而投入越多回報隨之越多。而靈感出自熱愛,這樣會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擁有了創(chuàng)造力的學生,總是會思考,進而領悟美的真諦,而不知不覺就提高了藝術素質。這對提高初中生的藝術素質有著莫大的好處。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收集優(yōu)秀的學生作品并在課堂上展出,每個學生都對美術有著不同的理解,老師們可以求同存異,讓學生們說出他們感覺有著藝術氣息的美術作品,再在課堂上讓學生們互評對方作品,以促進學生們的藝術素質。
美術老師可以在同學們輕松的時候,帶領他們走向大自然,在生活中,藝術美無處不在,在與學生們感受大自然美的同時,當場畫出學生們認為美的畫面,將美定格,當然并不是讓學生進行簡單的機械臨摹,而是讓學生用心靈感受出來再進行的表現(xiàn)美。這樣不僅在放松中快樂的學習了相關知識,同時還拉進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利于日后課堂的學習氣氛。在享受了大自然的風光,對于美的定義,在初中生的腦海將慢慢生根發(fā)芽,潛移默化地提高了藝術素質。
五、 結束語
初中美術教育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它猶如將學生帶入一個更加生動的世界,初次開啟他們對藝術美的想象,而這種對美的追求,不僅僅在于美術或者其他科目,更加在于其感悟人生的美。而責任重大的教師一定要堅決注重美術實踐課的開展。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深化研究教學方案,為初中生開闊眼界,打造內容豐富多彩的美。正確引導學生積極樂觀地投入到美術學習中去,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整體的藝術素質和綜合能力,加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本文中,筆者根據(jù)自身情況簡述了培養(yǎng)學生藝術素養(yǎng)的方法,希望本文的建議能為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有所幫助,本人也會不斷學習,提升自身素質。
參考文獻:
[1]方昕.論核心素養(yǎng)在初中美術課堂中的運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8(14):90-91.
[2]郭淑惠.文化情境視角下初中美術欣賞課人文價值的實現(xiàn)[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7,33(12):68-70.
[3]馬蘭.核心素養(yǎng)在初中美術課堂中的體現(xiàn)[J].美與時代:中,2017(10):111-112.
[4]劉建斌.初中美術課堂如何滲透人文素養(yǎng)[J].亞太教育,2016(25):34.
作者簡介:
趙德陽,四川省遂寧市,蓬溪縣天福鎮(zhèn)初級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