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芳
【摘要】閱讀是初中語文至關重要的一部分。閱讀,可以使學生理解作者表達在文章內的感情和感悟?,F(xiàn)在,閱讀方面教學的落后影響了語文教學的效果,教師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以此改善教學效果。
【關鍵詞】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閱讀是語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既是對學生掌握語文的字、詞、句的理解和應用,也是培養(yǎng)學生藝術情懷和文學素養(yǎng)的重要過程,所以說“閱讀是開啟心靈之門的鑰匙”。閱讀還是寫作的基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但是目前我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還有待提升,需要教師改進教學方法,積極解決問題。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現(xiàn)狀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之一,但是我國應試教育的傳統(tǒng)使得學生只是為了考試才閱讀,一方面使得我國中學生閱讀面狹窄,局限于課本,另一方面使得學生的閱讀缺乏深度,僅僅關注考試提問的內容。如此一來,閱讀失去了其原有的趣味性,學生也失去了進一步閱讀的興趣,閱讀成了學生的負擔而不受歡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也就可想而知。
二、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方法
(一)利用互聯(lián)網進行閱讀教學
互聯(lián)網是信息時代的優(yōu)勢,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快速找到需要的資源,對于閱讀教學幫助極大。比如課本中的《出師表》和《隆中對》,學生僅僅依賴課本很難對文章做出深刻的理解。此時就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找到相關的各種資源擴展學生閱讀,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含義并擴展知識面。具體比如當時的歷史背景、各個勢力的分布地圖以及電視劇《三國演義》對于同一題材的影視表達,都可以加深學生的理解并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再比如《岳陽樓記》,必須通過各方面知識了解到范仲淹一生的所作所為和當時的時代背景,再結合作者當時的具體遭遇,以及岳陽樓在圖片視頻中的大好風光。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明了作者是什么樣的人,因為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而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感,這對于學生真正理解作品是至關重要的。也只有讓學生真正理解作品,才能讓學生喜歡上閱讀,才能提高閱讀教學質量。
(二)利用多媒體進行閱讀教學
視覺是人類學習的主要途徑,在人類學習方法中所占的比重超過了80%,但聽覺系統(tǒng)也可以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學生普遍學習困難的文言文舉例,比如記錄孔子言行的《論語》。古人講究春秋筆法,一字定褒貶,所以即便是成年人需要理解孔子言行背后的深意也不容易,作為初中生就更難了,往往只能死記硬背,在老師的講解外寄托于先賢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但是同時文言文中又存在大量的通假字和通用字以及倒裝句,如“悅”和“樂”、“智”和“知”、“鮮矣仁”和“鮮仁矣”、“未之有”和“未有之”,等等,讓學生的理解更加混亂。此時如果利用文言文的朗誦音頻,就可以較好地處理文言文的句讀和通假字等的讀音,方便學生理解,甚至可以直接用比如百家講壇于丹老師的《論語心得》輔助教學,一定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
(三)利用寫作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
閱讀的目的之一是寫作,寫作也可以幫助學生閱讀。初中語文課文一般篇幅短小而且內容淺顯易懂,老師可以要求學生寫作短文來強制學生閱讀。以《愛蓮說》為例,老師就可以要求學生以蓮花為主題寫一篇短文,尤其要表達對蓮花的喜愛,然后通過課文作者的寫作和學生的作品對比參考,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和作品,同時主動地閱讀了大量相關資料,養(yǎng)成對閱讀的興趣并為后面的學習打好基礎,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再比如說《范進中舉》,老師同樣可以要求學生寫自己或者同學某一次考試成績優(yōu)異的種種表現(xiàn)來和范進進行對比,使學生能夠部分更好地理解范進的心情,再結合當時科舉制的背景和范進所處的環(huán)境,如此范進便不僅僅是一個可笑的人,而是時代背景下的必然產物,以此寫一篇讀后感,一定能較好地理解這篇文章的用意。長此以往,不斷地通過寫作和閱讀交互刺激開發(fā)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的閱讀能力一定會有較大的提升。
(四)利用新的教學模式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
一般的教學模式是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老師進行填鴨式教育,難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影響學生思維能力的拓展提升,因而教學質量也就不盡如人意。因此,教師在進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時一定要把學生當作課堂的主體,積極鼓勵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之中,鼓勵并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深化理解,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進一步積累更多的閱讀量和閱讀技巧,日積月累,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有效提升教學質量。比如,進行豐富多彩的小組討論,把絕大多數(shù)問題統(tǒng)統(tǒng)拋給學生,讓他們交流討論甚至爭辯,老師不著急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免固化學生的思維,對學生的觀點也不著急進行批判,讓學生最大限度地自我解決問題,老師僅僅只是當一個領路人和看門人。討論也可以和其他的成績評定結合起來,比如要求討論不利的一方必須閱讀一定量的書籍或者對表現(xiàn)良好的學生進行獎勵,尤其可以是特別優(yōu)秀的各類讀物。在課堂作業(yè)的布置上也可以突出閱讀的比重,讓作業(yè)中閱讀思考的比重增加,從方方面面持續(xù)不斷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把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從課堂內擴展到課堂外,再從課堂外回歸到課堂內,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持續(xù)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模式,激勵學生喜歡閱讀,主動去閱讀,一定能大大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
三、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閱讀是初中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的教育現(xiàn)狀中又存在不足。要解決這個問題,教師一定要靈活利用各種手段突破應試教育的桎梏,革新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展學生的閱讀面,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承上啟下,為學生的后續(xù)學習和長遠發(fā)展打好基礎。語文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沒有捷徑可以走,只有持續(xù)不斷的堅持閱讀和涉獵廣泛的拓展閱讀,再加上學生不斷刻苦努力地學習,才是語文閱讀學習的正確方式。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關注學生學習狀態(tài)和教學實際效果的同時,一定要不斷反思總結經驗,不斷改善自己的教學方式的同時自己也要持續(xù)提高閱讀能力,和學生一起學習,一同進步,如此一定會顯著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占儒.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實踐探索[J].學周刊,2011(23).
[2]王初薇,王琳琳.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8(12).
[3]張磊,劉芳.探求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1(12).
[4]張曉軍.任務型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學周刊,2019(3).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