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杰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提出了全新的教學理念,教授學生學會認知、做事、共同生活、學會生存成為了廣大人民教師的首要任務。因此,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去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表達能力。文章論述了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旨在為教師提供綿薄的幫助。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 實踐研究 實驗教學
一、物理教學中實驗的重要性
實驗作為物理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物理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第一,實驗能夠有效的激發(fā)學習的興致,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實驗將枯燥乏味的知識通過直觀、生動、形象的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理解記憶知識點的同時激發(fā)了學習物理的樂趣,例如,廣口瓶吞蛋實驗看似簡單,卻蘊含了豐富的物理知識和奧秘,需要學生花費時間探究發(fā)現(xiàn);第二,實驗創(chuàng)造了合理的學習環(huán)境,提升了學生的感知認識。物理規(guī)律、概念都是從生活中提取、發(fā)現(xiàn)、概括和總結出來的,物理實驗能夠給學生提供客觀的事實依據(jù),讓學生深刻的了解物理知識點,為學生的物理學習創(chuàng)設出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習環(huán)境;第三,實驗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啟發(fā)式思維。實驗作為科學探究的重要方法,不僅能訓練學生專業(yè)技能,還能提升學生的實驗能力,讓學生通過實驗過程認識客觀實驗數(shù)據(jù)的重要性,尊重實驗數(shù)據(jù)的真實性,漸漸養(yǎng)成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1]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物理實驗教學中開展的必要性
探究式教學在自然學科的教育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科學探究的教學方式也受到了越來越多國家的推廣,并且,科學探究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學生的交流能力以及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因此,教學活動中需加強探究性教學的教學地位,將發(fā)展學生的探究性思維作為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方向。另外,探究性學習主要包括了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與制定步驟、收集資料與進行試驗、分析并論證、評估及交流與合作七個方面的內容。學生主動參與到實驗進程中,逐漸熟悉和掌握實驗的過程,不僅鍛煉學生的實驗思維,更能培養(yǎng)學生開展實驗的能力。通過學生之間的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獲取相關知識,了解科學探究的本質與精神,提升科學的探究能力。最后,開展小組合作式學習存在著需要改善的問題,例如,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小組合作式學習難以有效的實施;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性,彼此協(xié)同合作會出現(xiàn)爭端;實驗設備、器材的不充足,無法讓學生感受到實驗的魅力,這一系列的問題需要引起物理教師的關注,并在不斷開展合作式學習的進程中得到完善。
三、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具體實施策略
1.科學分組,合理分工
合作學習首先需要解決分組問題,順利的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條件是科學分組。最常用的分組規(guī)模是4人為一個小組,這不僅便于每一個小組成員有自我展示的機會,更有效的保證了小組成員之間的協(xié)同合作、研討完成學習任務,還能避免小組成員過多造成怠工的現(xiàn)象。并且,物理教師應時刻關注小組變更的靈活性,根據(jù)實驗的難易程度調整小組的人數(shù)。例如,在編制小組時,教師需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成績、能力特長、性別和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因素,確保各小組的平衡組合,教師需在四人小組適當安排高、中、低三個層次的學生,一個優(yōu)等生、兩個中等生、一個學困生,同時安排小組成員在性別、性格、家庭等方面形成互補的學生,不僅有利于小組成員之間的優(yōu)勢互補,彼此促進,互相提高,又為小組成員之間的公平競爭提供了便利條件。
2.增強合作意識,鍛煉合作能力
合作意識是產生合作行為的前提條件,因此,教師應在開展實驗教學活動前轉變教育理念,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合作學習理念與意識。目前初中階段的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擁有較強的自我意識,不擅長與人溝通和交流,缺乏合作學習的意識與合作精神。教師需引導學生彼此之間構建互相信任、團結合作的和諧關系,爭取為學生創(chuàng)設競爭與合作并存的良性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始終保持團結與協(xié)作的學習主動性,促進合作學習的高效性。例如,開展合作學習之前,教師需完整的傳授小組成員合作學習的技能,其一,讓學生學會去傾聽,虛心的去聽取其他小組成員的建議和觀點,并在他人的啟示下完善自身。其二,讓學生學會去思考,學生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獨立思考,對商討的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相互學習,共同解決問題,讓學習存在困難和不擅長思考的學生體驗到學習的趣味,提升學習能力。最后,教師應注重加強學習小組組長的組織能力,訓練組長的合作技能,挑選組織協(xié)調能力超強的學生去擔任小組組長,集中進行培訓,然后分配到小組中進行實踐學習,讓小組的成員對組長的表現(xiàn)進行客觀地評價,有利于教師及時掌握小組的學習狀況,并能通過成員的反饋對組長出現(xiàn)的問題加以指導和更正,讓小組組長逐漸掌握管理小組的技能,為合作學習的長期進行提供有效的保障。[2]
3.提升小組合作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實驗作為探究性的教學內容,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輔以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交流,在討論的過程中成長。比如在探究流體的壓強與流速之間的關系時,教師播放實驗教學視頻后,提供實驗器材,小組成員利用吸管吸起紙屑去模擬關于龍卷風的實驗,或者用吸管吹點燃的蠟燭利用氣流點燃另一支蠟燭,再比如,通過一張紙覆蓋住裝滿水的水杯,并迅速翻轉,進行覆杯實驗, 讓學生在既具魔術色彩又充滿趣味的實驗課堂中體會到實驗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另外,教師應篩選具有探究價值的實驗進行合作學習,有利于學生主動構建物理知識體系,更有利于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點。并且,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滿足感,在探究的內容中強化學生之間的團結協(xié)作關系,并在合作過程中,鍛煉了學生與人交流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式學習在初中物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合作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幫助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另外,合作學習增強了學生的合作精神,選用新穎的教學模式促進了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專業(yè)成績,更提升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團結合作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郭天云.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2]吳帆.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合作學習的策略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