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教師要按照新課程標準,摒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斷培養(yǎng)并強化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實現(xiàn)學生學習能力與綜合素養(yǎng)共同提升的教學目標。對此,文章作者將針對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展開分析,旨在為基層執(zhí)教人員提供教學意見,更好地促進小學生的語文學習。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以生為本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05-0034-01
一、小學語文教師要結合多媒體展開課堂教學
多媒體設備的使用不僅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還具有提升語文教學效率、完善語文教學結構的作用。多媒體設備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結合的教學手段已成為當代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受到各科目教學的廣泛應用。實踐證明,現(xiàn)階段的小學生接觸互聯(lián)網的時間較早,可以感受到網絡帶來的樂趣。所以此時語文教師使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不但可以減輕自己的教學壓力,還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小學語文教師要為學生營造實際情境
小學語文教師要想在課堂教學期間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途徑之一就是為學生營造實際學習情境,將教學活動與教學情境結合,從而使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在教學期間,語文教師可以多加入音頻與視頻等先進教育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合理有效的學習 情境。
三、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課堂教學,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
在小學語文實際開展課堂教學期間,語文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形成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的意識,全方位強化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與此同時,語文教師還要尊重學生的學習差異,重視全體學生。在傳統(tǒng)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只重視對學生的語言能力的培訓,而忽略了對學生人格的培養(yǎng)。對此,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小學語文教師要摒棄傳統(tǒng)教學思想,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思想,通過與學生之間多溝通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與小學生之間可以相互信任、相互尊重。
四、小學語文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教育觀
語文素質教育和傳統(tǒng)應試教育在本質上有著較大的差異,其中的教學觀念也有不同之處。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對學生語文素質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成為一個語文知識與文化底蘊兼具的人才。小學語文教學期間的素質教育是指通過語文知識將學生培養(yǎng)成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才。在新課標深入實施的今天,語文教師在教學期間要樹立正確的教學思想、樹立明確的教學目標,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首先,要利用語文課堂的教學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印象與記憶,豐富學生的語文文化知識積累,提升聽、說、讀、寫四項基本語文學習能力,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其次,小學語文教師要正視自己與學生之間的相處關系,具有“學生是課堂教學主體、教師是學生展開語文學習的引導者”的教學意識;最后,語文教師的教學活動要與新課標對語文教育提出的平等性教學要求相符,在教學期間提升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頻率,營造出互動學習氛圍。
五、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調動多種貼合實際的教學模式
教學方式有很多種,例如,觀察式教學法、游戲式教學法、情境式教學法和練習式教學法等。教師應按照教學任務和學習進度以及學生具體學習能力的不同,展開有針對性的教學,使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利用不同教學方式的優(yōu)勢進行互相補充,增強學習的整體效應。例如,在學習《晏子使楚》這一篇課文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課前查閱相關資料,先預習內容,將不懂的地方記錄下來。在課堂之上,讓學生分組對問題進行討論,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然后順勢與學生共同進行總結。這種方式不但可以為學生營造出積極的學習氛圍,還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六、結語
本文按照新課標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要求,建議小學語文教師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策略,例如,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結合多媒體等形式有效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樹立創(chuàng)新性學習思維,進而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鄧美香.試論基于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24).
[2]金培國.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反思[J].學周刊,2017(25):90-91.
作者簡介:蔣曉琴(1978—),女,廣西賀州人,小學高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低年級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