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戴聰
[摘 要]習作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令教師感到棘手“怕”教、學生感到苦惱“怕”學的內(nèi)容。而運用愉快教學法能夠有效解決這一難題。語文教師要幫助學生打好閱讀基礎,為學生的樂寫“架橋鋪路”;要運用多種電教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要開展多種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寫作;要多褒揚、多鼓勵,使學生變“怕寫”為“喜歡寫”。
[關鍵詞]習作教學;愉快教學法;有效運用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9)12-0014-01
愉快教學法是在教育教學改革浪潮中涌現(xiàn)出來的富有生命力的方法,這一方法旨在研究在整個教與學的活動中怎樣讓少年兒童興趣盎然地學習、思考、獲取知識,鍛煉他們動腦、動手的能力,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
愉快教學法要求我們優(yōu)化作文課堂教學,形成指導方法科學化、訓練過程合理化、作文內(nèi)容具體化的教學模式,力求教得清楚、教得生動、教得有新意。
一、打好基礎,為樂寫“架橋鋪路”
閱讀是我們吸取文化科學知識的基本手段,是作文的基礎。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钡莱隽碎喿x與寫作的密切聯(lián)系。要想讓學生樂寫,首先必須引導他們打好閱讀的基礎。
在講讀課文時,我會按照各單元的教學要求,把訓練重點放在讓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作者是怎樣用語言文字表達的上面,使讀與寫緊密地結(jié)合起來。為了加大學生的閱讀量,開闊他們的視野,我將課外閱讀引進課堂,給予學生讀書指導。我發(fā)動學生踴躍訂閱好書好報,還在班級中開展了“獻一本,讀百本”的讀書活動。我堅持每周開設一節(jié)閱讀指導課,或組織專題讀書討論,或品嘗文章的精彩章節(jié),或摘錄好詞佳句,或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排演有趣的兒童劇,學生十分喜歡這樣的閱讀課。
大量的閱讀開闊了學生的眼界,也培養(yǎng)了學生熱愛生活、善于觀察的習慣。學生受到了語言的熏陶,各種詞匯、語句自然而然地在他們說話的時候,不知不覺地涌上了舌底,寫作的時候也不知不覺地匯到了筆下。
二、運用多種電教手段,激發(fā)寫作興趣
在作文教學中,適當運用電教手段,可以把學生在傳統(tǒng)教學中長時間面對的較單調(diào)的寫作程序轉(zhuǎn)變?yōu)樾问蕉鄻拥膶W習活動,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和學習動機,讓作文訓練化難為易。
如在指導學生具體、生動地寫一件事時,我利用錄像直觀形象、可定格、可重復、指導性強的優(yōu)勢,錄制了一個其中人物具有明顯的神態(tài)、語言、動作的錄像。我先讓學生觀看第一遍,然后說出其中講了一件什么事,體現(xiàn)了什么樣的主題。接著,讓學生觀看第二遍,我抓住人物的神情、動作及當時的環(huán)境予以定格并解說提示,使學生準確地把握了主要人物在這一事件中“走、扶、跪、靠、圍、拿”等動作。寫作訓練時絕大部分學生都出色地完成了這一習作,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電化教學有聲有色、圖像鮮明、動靜結(jié)合、靈活多變,讓人感受真切,既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更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與現(xiàn)代化的電教手段結(jié)合起來指導寫作,深受師生歡迎。
三、開展多種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寫作
活潑好動是小學生的特點。結(jié)合這一特點,我組織學生積極開展各種有益的活動,指導他們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捕捉信息,獲取寫作內(nèi)容。
我讓學生繪聲繪地表演一個小品,指導他們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把人物的對話寫好;讓學生觀察并親口嘗一嘗荔枝的滋味,寫一篇《我愛家鄉(xiāng)的荔枝》;做一做科學小實驗,讓他們詳細有序地把實驗過程記錄下來;組織學生參加環(huán)保活動,寫一寫活動的意義及自己的感受……
各種有趣的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大量寫作的素材。將活動引進課堂,讓學生感到作文課不再是枯燥無味的,而是充滿了樂趣的事情,他們帶著濃厚的興趣和愉快的心境投入寫作中,效果明顯提高了。
四、多褒揚、多鼓勵,讓學生變“怕寫”為“喜歡寫”
小學生年齡畢竟還小,他們知識的積累,生活的經(jīng)驗,接受、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等,還處在較幼稚的階段,而且他們好勝心強,喜歡被表揚。根據(jù)這些特點,我們在評價學生習作時,應多看到他們的進步之處,以鼓勵表揚為主,又要指出存在的問題。這樣,學生在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的同時,也增強了寫好作文的信心。
長期堅持,大部分學生對作文由“怕寫”變成了“喜歡寫”。他們除了樂于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文外,還自覺買了讀書筆記本和日記本,隨時把書本中的知識精華,把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把有趣的事和物寫下來。從他們的所記所寫中可以看到他們思想上的進步和寫作水平的提高。
總之,愉快教學要求教師從學生的心理需要出發(f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部動因,促使其愉快而主動地投入學習。只要我們多下功夫,就能使學生有話可說,有事可寫,有感可發(fā),變“怕寫”為“喜歡寫”,從而使我們的作文教學從單一、僵化的模式中解脫出來,走向多元化。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