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摘要】文章通過分析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的必要性,提出班主任要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利用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和開設專門的心理輔導課程的方式,引導學生正確的看待自己面臨的問題和壓力,并且要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質,利用班主任與學生間深刻的信任關系,幫助學生解決各類心理問題,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關鍵詞】心理輔導 小學教育 班主任工作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192-02
隨著我國教育教學的進一步發(fā)展,我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大眾的關注,不少學校都設立了專門的心理咨詢室,配備專業(yè)的心理輔導老師用于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班主任是學生的學習成長伙伴,相較其他各科教學老師,班主任和學生的關系更為密切,對學生的了解也更加深刻全面,學生對其的信任度相比其他各科老師都深。因此,班主任要利用好這一先天優(yōu)勢,在教育工作中滲透心理輔導,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
一、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的必要性
小學階段學生缺乏正確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還未完全確立,在面對心理壓力時難以找到正確有效的排解方法,需要成年人對其進行引導。[1]班主任作為學生能夠接觸到的,并且建立起相對穩(wěn)定交往關系的成年人,要擔負起疏解學生心理問題的責任,通過心理輔導的手段,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是基于新課改提出的新的教育教學要求,對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具有積極作用。在班主任教育工作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能夠和心理健康老師通力協(xié)作,更加有效地疏解學生的心理問題,致使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化發(fā)展,打破傳統(tǒng)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面,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對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全面的監(jiān)控和引導。除此之外,讓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能夠拉近學生和老師間的距離,促使師生間的信任感進一步加強,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和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滲透心理輔導的路徑
(一)提升教師的心理素質,體現(xiàn)潛移默化的教學影響
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發(fā)育尚不成熟,大部分學生的思維模式都處于兒童階段,對事物的認知和了解都處于淺顯的層面上,需要班主任教師在教學工作中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愛護,引導學生逐漸建立起正確的認知觀念。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要確保自身的學識和修養(yǎng)高于一般標準,才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師的影響,養(yǎng)成正確的行為習慣和思維模式。[2]因此,班主任教師在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就是要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在教學過程中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在面對學生的問題時耐心解答,用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嚴謹?shù)慕虒W態(tài)度、端正的言行舉止為學生樹立榜樣,促使學生能夠根據(jù)老師的一言一行為標準,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作風。基于這樣的基礎,學生對老師信任也會逐步增加,學生會更加愿意將內心想法傾訴給班主任,促使班主任對學生的心理輔導能夠高質量地展開。
(二)開設專門的心理輔導課,體現(xiàn)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導作用
受到素質教育理念的引導,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學校開設了心理咨詢室,并且有專業(yè)的心理老師為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學生在心理咨詢室進行心理咨詢,是一種被動的心理疏解方式,是在學生感覺到心理壓力后再去解決心理問題。設立專門的心理輔導課,對學生進行統(tǒng)一、定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進行自我心理檢測的能力,促使學生能夠學會正確的心理疏解方式,是一種前瞻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開設心理輔導課之前,班主任深入到學生內部,全面了解學生的心理偏好,課堂內容要貼合學生的生活日常,切實有效的解決學生可能遇到的心理問題。
(三)在班級管理中和學生一起設定標準
在心理輔導過程中,心理咨詢師和來訪者都會設立一定的邊界和標準,促使心理咨詢順利開展。在以往的班級管理過程中,班級的規(guī)范標準基本由班主任老師一手包辦,對學生進行限制和管理。在班主任教學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師與學生一起設立班級管理制度,讓學生的心理想法得到尊重,促使學生自己思考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有什么樣的行為標準,并且嚴格執(zhí)行。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的教學參與度得到提升,有利于班主任在開展心理輔導時實現(xiàn)師生間的平等互動,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心理輔導課程中來。[3]
三、結語
學生的發(fā)展和成長會面臨各類不同的問題,小學班主任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制定相應的心理輔導方式,通過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心理教育思想和獨立開設心理輔導課程的方式,促使班級整體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得到改善和正確引導;同時,針對不具普遍性的心理問題,班主任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進行一對一溝通,利用學生對自己的信任,深度剖析學生心理,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的學習觀念,從教學發(fā)展的角度和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角度,疏解學生的心理壓力,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參考文獻:
[1]王莉,閆佩.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滲透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7(18):30.
[2]李一鳴.小學班主任實施滲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6(S2):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