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龍
【摘 要】在體育健康教學中,教師應當遵循學生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設計出更符合當代學生的教學方案,讓學生能夠在體育學習中既鍛煉了自己的身體,又能夠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將實踐和創(chuàng)新都融合在一起,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
【關鍵詞】體育與健康;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1-0139-01
新課程要求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注意到綜合素質的提升。從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來看,學生大多對體育課程不太感興趣,認為是可有可無的,甚至很多的學校將體育課替換成其他課程的學習。但是這種做法是非常不科學的,學生在經(jīng)過長時間的腦力腦力勞動之后,是需要通過一些身體運動進行放松,達到勞逸結合的效果,對教師而言,需要區(qū)別于以往的教學內(nèi)容,在體育健康教學中融入到更多的元素,給學生提供平臺,使他們能夠在學習中進行創(chuàng)新和實踐,通過實際的活動來提升對體育與健康的感知,讓學生都能健康成長,積極向上。以下是本人的一些方法見解:
一、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思維
體育課程是一門集理論與實踐為一體的學科,學生在學習初期階段需要具備一定的基本素質,考慮自己身體綜合素質的實際情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在剛接觸到體育課程時,需要學生通過觀察獲取感性材料,尋求創(chuàng)新方向,發(fā)現(xiàn)實物變化,抓住事物的本質。學生在學習基本動作時,基本是靠自己的感官獲得,因此,在這個階段中,教師應當采取更加豐富的表達形式,讓學生能夠通過對簡單動作的分析掌握動作的要領,感受到體育動作中的技巧性,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將自己所獲取的信息在大腦中進行排列、組合、歸類、分析、整理、總結,得出最佳的學習規(guī)律,既刺激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又能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通過這種模式,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體育知識學習能力,又能給學生創(chuàng)建一種創(chuàng)新的思維模式,讓學生掌握更為適合的學習方式。比如,在進行跨欄動作講解的時候,教師就要遵循學生的實際情況。在講解動作之前,教師可以先對這種體育運動的由來以及背景講解一番,再舉出在此項比賽中表現(xiàn)出色的運動員,通過多媒體的方式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能夠體會到跨欄比賽的歷史,并從實際的激烈的比賽中提升體育學習的興趣,使其對跨欄比賽的形式充分期待。然后,教師可以先從基本的分解動作講起,將其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著重講解,并作親身示范,提醒學生注意關鍵部分,然后對學生進行分組練習,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其能夠在自由的練習中更加熟悉跨欄的技巧,最后,教師可以采取競賽的模式,讓學生在一個競賽的環(huán)境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實力,并在比賽中注意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提升學生的競賽意識,讓學生能夠在體育學習中掌握基本的體育精神。
二、提升教師素質,更新教學觀念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教學中,教師是占據(jù)著主導地位的,教師本身的素質不但影響教學效果,對人才的培養(yǎng)也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應當是知識的源泉,是自己學習的典范。所謂為人師表,就是要從自己的實踐活動來提升自己的形象,讓學生能夠在自己的課堂中加深對于知識的理解。因此,教師首先要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提升自己對專業(yè)知識的理解,將自己理解的內(nèi)容再經(jīng)過精細處理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跟隨教師的腳步,腳踏實地學習。另外,教師需要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不要一直遵從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過去的可以作為自己教學的參考項目,但是現(xiàn)今的教學一定要結合時代特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讓自己的教學能夠與時俱進,一直處于創(chuàng)新的層面,運用到更多合理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體育與健康的教學中能夠鍛煉自己的綜合素質,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
三、開展豐富活動,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為了加深學生對于體育的熱愛程度,培養(yǎng)學生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在體育與健康的教學中還應當采取到更多形式的活動,提升學生對于體育的認知和理解。在實際的教學中,很多學生反應體育活動的形式過于單一,找不到自己喜愛的項目,或是由于場地有限,不能使得每個學生都融入到自己喜歡的體育活動中,因此,教師應當在教學中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加強實踐活動的形式。比如,在進行了基本的技能講解之后,學生掌握了一定的體育技能,可以帶領學生參加一些戶外的拓展訓練,比如在夏天的時候可以帶領學生參加夏令營活動,通過對戶外生存能力的訓練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能夠在其中感受到集體活動的重要性。另外,還可以讓學生集中在一起,對其進行分組,每組以6-8人,讓其中一人站在高處,另外幾人在其背后手握著手,讓站在高處的同學進行后仰,由后面的人接住,再輪流進行。我們發(fā)現(xiàn),剛開始時學生對于身邊的同學還是不信任的,但是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磨合之后,就能夠充分地信任他人,將自己的安全交給身后的同學,學生在這種情境下,能夠充分地體會到信任的感覺,并理解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以及一定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對學生來說,不僅僅是身體上的鍛煉,更是從學生的心理出發(fā),讓學生的心理綜合素質能夠得到提升。對于學生來說,合理的活動方式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體驗更為豐富的活動形式,在科學合理的活動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四、結語
進入新世紀之后,教學也面臨著巨大的變革,在教學中應當更注意到素質教育。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是時代發(fā)展的要求,在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偠灾?,在教學中,教師應當遵從學生發(fā)展的規(guī)律,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設定教學活動和教學任務,讓學生能夠在體育學習中更加獨立自主,將學生組織起來,讓學生能夠通過實踐鍛煉,提升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初世波.淺談體育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21):86-87.
[2]潘建良.體育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J].當代體育科技,2014,4(24):193,195.
[3]馬大宇.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能力[J].科學中國人,2015,0(7Z).
[4]王鳳祥.在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J].新課程(小學版),2012,(7):65.
[5]王鳳樣.在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J].新課程(小學版),2012,(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