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晉宇
摘 要:國家規(guī)范行政審批制度形式多樣,行政審批權力清單是其中一項重要的制度。現(xiàn)階段,我國在行政審批權力清單的構成和建設中存在著許多問題,例如,行政審批的設定依據(jù)不明確、清單形式模糊、法律標準不一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直接影響了行政主體和民生發(fā)展權益。只有推進行政審批權力清單法律標準,以積極務實的法律態(tài)度實施行政審批,加強標準化管理,并嚴格遵守《行政許可法》,及時對行政等概念作出判定,完善權力清單的法律標準,才能實現(xiàn)權力實踐與法律理論的分離,促進行政審批權力清單的規(guī)范化。
關鍵詞:行政審批;權力清單;法律標準
自從國務院成立以來,行政審批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并進一步實施改革,行政審批改革工作距今已走過了十年多的艱苦歷程。新政府主張政事之后,行政審批改革工作的力度進一步加大,權力清單制度的改革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環(huán)。2014 年,權力清單小到地方大到中央進行了全面發(fā)展,到了2015 年,行政部門已經大部分完成了行政審批權力清單的工作部署。另一方面,由于權力清單的制定約束了各部門工作的自主進行,經過嚴格審核的法律標準也未完善,導致權力清單在實質上達不到質量改革的要求。因此,只有從法律因素上解決審批權力清單,才能真正實現(xiàn)審批權力清單制度的改革。
審批權力清單的法律標準,就是在法律的基礎上,憑借一種標準進而判斷行政權力清單的主要事項和行政權力。只有通過這一法律標準,才能對現(xiàn)有的主要事項和行政權力進行更好的清理,符合法律標準的事項才可以進入權力清單,不符合法律標準的取消工作實施。因此,應該更好地建立和完善行政權力清單制度,明確地將政府權力邊界進行更清晰地劃分,將政府行為規(guī)范化,這是突破和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的關鍵,也是推動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方法。作為行政權力清單制度的核心內容--行政審批權力清單可以更好的實現(xiàn)政府治理,是完善現(xiàn)代化進程的重要舉措。
一、行政審批權力清單制度的現(xiàn)狀發(fā)展
(1)從2014 年開始,國務院就決定向社會公開行政部門行政審批事項的目錄,并由各部門在各自的門戶網站上公布其目前所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而且中國機構編制網專門設置了“國務院各部門權力清單”特殊板塊,將各個部門的權力清單匯總并公布出來。
(2)到了2015 年 3 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推行地方各級政府工作部門權力清單制度的指導意見》,要求省級政府在2015 年年底前完成權力清單的公布工作,市、縣兩級政府在 2016 年年底前要完成權力清單的公布工作,并依法將行政審批制度做到全面改革?!吨笇б庖姟废掳l(fā)后,各地政府紛紛展開工作,從2015 年 6 月底開始,已有20多個省市陸續(xù)公布了權力清單: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河北、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廣東、陜西、甘肅、青海、內蒙古、新疆、天津、重慶等。
(3)行政審批權力清單的建設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努力取得了不錯的成果。首先權力清單上的審批項目不再是由政府單方面進行決定,而是采取投票機制給予社會公眾一定的決定權,實現(xiàn)民主監(jiān)督與權力清單建設相統(tǒng)一。其次,行政審批權力清單的建設流程有了一定的改革創(chuàng)新,通過按照統(tǒng)一編碼規(guī)范了各部門的審批權,完善了權力清單的編排流程。最后,通過開設各部門的審批事項變更欄,使得社會群眾能夠更加直觀的監(jiān)督政府的權力清單調整過程,提高行政審批權力清單的服務質量。
二、現(xiàn)階段行政審批權力清單存在的問題
(1)行政審批權力清單的制定標準不明確
在實踐中,許多地方機構嘗試從法律準則上對行政審批的階段屬性進行敘述和規(guī)劃,并將這種規(guī)劃類別實施到審批工作的改革上,但由于缺乏明確的法律標準,導致了各地工作方面存在差異。另外,政府在權力清單的制定過程中,僅僅是簡單的羅列所需行使的審批權,未能夠將行政權力的使用進行詳細說明,而各行政部門的基本職能與審批權力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即使在相對較小的空間構建中,也存在著一定程度的交叉和混合,因為缺乏了明確的法律依據(jù)和共識,導致出現(xiàn)審批權力矛盾且混亂的現(xiàn)象。
(2)行政審批權力清單的執(zhí)行效率滯后
在歷史審批改革中,行政許可項目的主要標準不存在較大變動,屬于穩(wěn)定狀態(tài),沒有爭議。而對非行政許可項目的調整,卻顯得十分復雜。在地方政府的層面上, 大部分的清單致使行政審批權力的邊界出現(xiàn)缺口,行政審批權力的處境仍然模糊不清,權力清單的形式也欠缺規(guī)范,這導致地方政府未能及時落實國務院頒布的最新行政審批改革要求,為政府的工作效率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三、完善行政審批權力清單法律標準的有效途徑
(1)依照《行政許可法》,以法律的標準規(guī)范行政審批權力清單
我國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一直以來存在著誤區(qū),政府在制定權力清單時未能真正認識到法律的標準作用,但是如果缺乏法律的有效規(guī)范,行政改革工作不可能取得階段性的勝利。有效規(guī)范權力清單的行政建設,需要大力運用《行政許可法》,將行政審批中涉及到的內容統(tǒng)一歸類,并作出準確的區(qū)分,進一步完善行政審批法律制定的標準。
(2)接受社會監(jiān)督,務實管理行政審批工作
就非許可類的行政審批來說,國務院已經在權力清單中刪除了,但是在地方政府的權力清單中卻仍存在非許可類行政審批項目。為了防止被清除的審批項目披上“年檢”、“服務”等外衣出現(xiàn)變相審批現(xiàn)象,地方政府應該積極接受來自社會的監(jiān)督,以此督促各行政部門提高工作效率,加強權力清單審批的后續(xù)監(jiān)管,務實完成行政審批工作管理。
四、結語
綜上所述,行政審批權力清單的法律標準,在實踐上可以進一步完善行政審批工作的推進,也可以從根本上影響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進一步鞏固行政工作成果。因此,需要在當前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中,深入推進法律標準,為實現(xiàn)權力清單的規(guī)范建構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尹建國.行政法中的不確定法律概念研究[J].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2] 溫婉靈.論行政審批權力清單制度的法治化及科學化[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6
[3] 袁雪石.論行政許可名稱法定--以“放管服”改革為背景[J].財經法學,2017
[4] 王克穩(wěn).行政審批(許可)權力清單建構中的法律問題[J].中國法學,2017
[5] 沈開舉,邢昕.論負面清單制度深化的前提問題--兼論對河南等自貿區(qū)行政審批改革的啟示[J].河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