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蓮英
【內容摘要】初中生物作為一門重要的自然科學,對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但是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實施,要求生物教學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而是強調要在學習生物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對學生的學習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培養(yǎng),積極的心理學在生物課堂教學中能發(fā)揮重要的作用,本文對此進行了應用探索。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 生物課堂 生物教學
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深入實施,要求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為學生講授知識,而且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正確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以促進學生能力素質的全面發(fā)展。生物學科作為一門重要的自然科學,對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在生物教學中應用積極的心理學理論來指導課堂教學,不但能提高課程教學質量,而且還能培養(yǎng)學生全面過硬的心理素質,有利于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
一、初中生物教學需要積極心理學
在初中生物新課標的理念中強調,生物教學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在教學中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注重加強對學生生物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科學評價,不但要讓學生掌握豐富的生物知識,而且還要讓學生在生物課的學習中逐漸形成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因此,要落實生物學科教學新理念,就需要注重對學生的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把積極的心理學理論應用于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能培養(yǎng)學生對生物課積極良好的學習情緒,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效能的發(fā)揮,使生物課堂教學保持積極的學習氣氛和活躍的思維狀態(tài),同時把積極心理學理論用于生物教學也有利于教師角色的轉變,能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從而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物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促進學生能力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二、積極心理學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1.保持一顆童心,激發(fā)生物學習興趣
保持一顆童心,并對任何事物都有強烈的好奇心,是積極心理學的重要品質之一,充分利用積極心理學的這個特點,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對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對于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活躍的思維、喜歡探索等特點,這些心理和思維特點與積極的心理學理論相一致。興趣依然是他們學習的主要動力之一,學生對生物學科有了興趣和強烈的好奇心,才能使學生深入鉆研教學內容,從而提高生物學習的有效性。例如,在學習到“細胞核是決定生物遺傳信息”這個內容時,可為學生介紹“克隆羊”的誕生,可讓學生了解克隆羊是如何誕生的,會不會有克隆人的出現(xiàn)?它的出現(xiàn)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利用這些學生充滿好奇心的生物知識及其相關事例,就能讓學生對生物學科保持強烈的好奇心,從而能激發(fā)學生濃厚的生物知識學習興趣。
2.學會與人合作,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在積極的心理學理論中,學會與人相處、與人合作也是其重要的內容,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心理,就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在生物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作為新課改提倡的有效教學模式,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通過科學合理地劃分學習小組,把不同能力層次的學生分為一組開展合作學習,就能起到相互幫助、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目的,通過合作就能提高學習的效率,使大家相互取長補短,學習他人的優(yōu)點,使每個學生在學習中都能取得進步。為此需要教師積極培養(yǎng)學生與人和諧相處的方法與技巧,為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奠定基礎。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學會聆聽小組其他成員的講話,這既是與人相處的技巧,又是開展合作學習的基礎。要使學生樹立健康積極的心理,還要幫助學生克服緊張和膽怯心理,使每個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都能積極主動交流和表達自己觀點,來使學生主動思考問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從而保證小組合作學習取得理想效果。
3.利用積極心理,培養(yǎng)學習創(chuàng)新能力
積極的心理包含多種優(yōu)秀的品質,其中具有創(chuàng)造力、具有獨特視角、具有較強的變通能力等品質,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和創(chuàng)新能力具有重要幫助。生物學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要通過生物學科的學習來提高學生的科學創(chuàng)新能力,就必須重視對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特別是在生物課的教學中,開展探究性生物實驗,它能讓學生掌握科學實驗的實踐技能,能拓展學生開放靈活的思維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嚴謹的科學實驗態(tài)度,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因此,教師應重視讓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或探究性實驗,以此來實現(xiàn)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目的。例如,在讓學生進行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的“探究影響葉綠素形成的環(huán)境因素”這個活動時,如果按照教材的方法進行探究,學生不方便操作。有的學生就想出了:我們吃的蒜苗是在陽光下生長的綠色植物,而蒜黃不在陽光下生長,因而顏色是黃色的,說明光是影響葉綠素形成的重要因素。通過對探究活動的改進,既能實現(xiàn)教學目的,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總之,利用積極的心理學理論進行生物教學,能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增強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探究熱情,從而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楊化德. 積極心理學理念下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研究[J]. 科技資訊,2015,13(36).
[2] 楊海艷. 積極心理學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 新課程,2017(2).
(作者單位:廣東省清遠連州市北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