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月蓮
摘 要:新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蹦敲?,如何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開展作文教學,讓學生有話可說、有情可抒,愉快地進行寫作呢?結合十多年的教學實踐做了粗淺探究。
關鍵詞:三年級作文;教學;探索
作文難,首先難在學生沒有想寫作文的欲望與興趣;其次是總覺得沒什么東西可寫,無米之炊難倒了巧媳婦;最后就是積累少,詞匯貧乏,缺乏個性。以上種種困難,并非沒有辦法解決。我們應該從作文的本質入手,營造寬松的寫作氛圍,教學生學會積累,扶立有度,讓作文成為學生放飛精神生活的殿堂。
一、抓住本質特點,消除學生的畏難心理
作文的本質特點就是通過語言文字再現(xiàn)生活,反映生活,它是作者心靈的流露,是對生活的思考。只需要把二年級的練筆拿來展示,告訴學生這就是基礎作文,有的甚至已經(jīng)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三年級就是在這個基礎之上進一步把平時發(fā)生在身邊的事,想說的話或看到的景物有條理地寫下來,這樣自然過渡,學生當然不會覺得難。
但是現(xiàn)實中,不少教師過分強調華麗的詞句,嚴密的結構,十分強調作文的意境,殊不知這個要求對小學生來說太高了。過高的寫作要求,過多的條框,使學生思想壓力增大了,感覺到作文太難了,談寫作色變。長此以往,學生就產(chǎn)生了畏懼作文的心理障礙。因此,教師要抓住作文本質特點,幫助學生對作文概念作出正確的理解,作文并不是“蜀道難,難于上青天”,而只是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通過一定的方法記錄下來。善于把問題簡單化,這對于學生克服作文的畏難情緒無疑是一支強心劑。
二、營造寬松的寫作氛圍,讓學生言之有物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是新課標的核心理念。我讓每一個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觀察、想象、感受而自由作文,放任思緒,打破不必要的限制。
寫自己所做的。我隨機運用觀看錄像、拼圖剪貼、小實驗、小制作、游戲活動、小品表演、課堂教學等情景,還善于利用少先隊活動開展的“釘紐扣”“踢毽子”“爭做五好小公民”“貼鼻子”等主題活動寫作。這樣既使寫作教學貼近學生實際,又讓學生認真觀察、動腦思考、認識生活,產(chǎn)生喜、怒、哀、樂等情感,再結合自己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心理活動等用口語描述,樂于表達,拿筆記載,筆下生輝。
寫自己所說的。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羅列一些他們愛談論的話題,先說后寫,以說促寫,“以吾手寫吾心”。如讓他們一個一個做自我介紹,說自己的性格、愛好、優(yōu)點、缺點;說自己的家庭情況;說童年趣事和惡作??;說自己親臨的名勝古跡;說家鄉(xiāng)的風土人情、特產(chǎn)、趣聞逸事等。
寫自己所游的。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農(nóng)村的孩子走出去的機會大大增加了。除了本地“天馬山”“大仁山”等景點外,錢排的李花、鎮(zhèn)隆的荷花等都成了學生寫作的對象。有的家長在外地工作的,假期還帶孩子們去度假,不少的名勝古跡都躍然紙上。學生在寫景的同時,還融進了自己的情。我還常常利用春游、秋游的機會,帶領學生去野外田間,觀察秀美的山川、河流、大自然的花草樹木、鳥獸魚蟲、田野的瓜果蔬菜等,同時,綜合運用自己眼、耳、口、鼻、舌、手等多種感官,真切體驗此刻的美景,讓學生有話要說。
寫自己所想的。在布置作文訓練內容時,我特別注意貼近學生生活,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寫出自己真情實感和一吐為快的機會。比如:《媽媽,我想對你說》《二十年后的我》等題目,可以讓學生有話可說,讓學生發(fā)表內心的獨白,變“要我寫”為“我樂寫”,提高寫作的興趣。
三、教學生學會積累,讓學生言之有詞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寫是一種傾吐,而讀正是一種吸收。因此小學作文教學還要重視閱讀,要引導學生積累詞匯,學習表達方法。
首先,注重從閱讀教學中萃取精華。教材中總有新詞精語出現(xiàn),句式也不相同,我會指導學生品讀、體會,認識每一篇課文中語言表達的規(guī)律、感情,引導學生積累。其次,在班里設置了“小小圖書角”,廣泛收集各類健康書籍,為學生提供精神食糧。第三,以學校的“讀書節(jié)”為契機,要求學生平時多看課外書,開闊視野,增加語匯,讓學生熟讀背誦。我每周用固定的一節(jié)課對一周的閱讀情況做小結,師生互相交流讀書的收獲,特別是品讀、分享自己所積累的好詞佳句,學習體會文章的語言特點和表達方式。第四,引導學生記錄生活。讓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中有趣的對話,同學之間討論、爭辯的原話都可以記錄下來。這有利于學生了解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從而有助于寫出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學生博覽群書,養(yǎng)成了積累的好習慣,有豐厚的語言基礎,便“厚積薄發(fā)”,就為寫作插上了翅膀,從而也就不會有話寫不出。
總之,只有讓學生思想放松,并運用自己獨特的思維去觀察、感受、積累、想象,才能真正做到“用我眼看世界”“用我口表我意”“用我手抒我心”,才能輕松愉快地再現(xiàn)自己的真實生活,才能輕松愉快地把作文當作一種樂事,從而寫出有靈性的作文。
參考文獻:
[1]王全志.作文,是心靈的輕吟低唱:淺談新課程改革下的作文教學[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三)[C],2009.
[2]朱水根.新課程小學作文教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李彩萍.守望精神交流的家園:作文教學隨想[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研究成果集(內蒙古卷)[C],2010.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