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茜
【摘要】對于未來課堂與混合式教學的理解就是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與新興的微課、慕課和翻轉課堂等形式聯(lián)系在一起,共同為教學服務。需要將微課引入到教學中,可以發(fā)給學生進行預習,同時,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分組,以討論的形式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進行實現(xiàn),老師則是處于引導、答疑解惑的角色,然后通過網上平臺對學生進行學習情況如作業(yè)、測驗以及考試等方面的檢查。本文研究了未來課堂教學的形式,利用信息技術對高等數(shù)學的課堂教學進行改進與翻轉,并以導數(shù)的概念為例,對課堂教學進行具體的設計,體現(xiàn)了混合式教學的優(yōu)點。
【關鍵詞】未來課堂 翻轉課堂 混合式教學 導數(shù)的概念
【中圖分類號】O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0-0123-01
一、對未來課堂與混合式教學的理解
近幾年,全社會都在提倡微課、慕課、翻轉課堂,學校也在大力鼓勵和加強老師做這方面的培訓與嘗試。學校組織微課比賽,信息化教學比賽,目的是以賽促教,進行教學改革。
對于未來課堂與混合式教學的理解就是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與新興的微課、慕課和翻轉課堂等形式聯(lián)系在一起,共同為教學服務。需要將微課引入到教學中,可以發(fā)給學生進行預習,同時,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分組,以討論的形式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進行實現(xiàn),老師則是處于引導、答疑解惑的角色,然后通過網上平臺對學生進行學習情況如作業(yè)、測驗以及考試等方面的檢查。
二、利用信息技術改進課堂教學
我們未來的發(fā)展方向肯定是混合式課堂教學,目前《高等數(shù)學》課的教學模式主要還是傳統(tǒng)的課堂授課方式,要想實現(xiàn)教學方式的轉變,這應該是一個逐步推進的過程。
首先,要有一個高等數(shù)學課程的教學平臺,里面對課程名稱、學時、學分有詳細的介紹,同時,要進行課程簡介,在簡介的時候要盡可能的能夠吸引學生注意,讓學生感覺到對這樣的一個傳統(tǒng)的學科有了改變,變得有意思、有趣味。
其次,要對課程的每一個章節(jié)有詳細的教學設計,每一周要學習什么,內容是怎么安排的,視頻、課件、練習、討論、作業(yè)、實踐等要全部呈現(xiàn),并且要保證每一周的內容和形式會有所變化,每一周都給學生一種新鮮感,使學生對這門課程充滿了興趣。
最后,是對教學的安排和學生的學習途徑,要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教學,可以對本次課所講授的知識點錄制成微課發(fā)給學生進行預習,然后課上對所學內容進行分組討論,學生代表進行匯報所學情況,老師給予答疑解惑,學生進行練習,線上線下雙向進行,學生點評,老師更正,同時線上完成作業(yè)。老師在線上及時與學生進行互動,檢查學生作業(yè),督促學生學習。
三、翻轉課堂走進課堂教學
在混合式課堂教學設計中會出現(xiàn)翻轉課堂,而要將一堂課設計為翻轉課堂需要經過如下幾個步驟:
1.提煉具體的教學目標;
2.充分考慮現(xiàn)實情況,包括場地、人員等;
3.組建團隊;
4.尋找課程的翻轉點;
5.綜合現(xiàn)實情況與翻轉點,確定教學步驟與評價方式;
6.遵循教學規(guī)律和認識特性,組織課程團隊、學生實現(xiàn)翻轉。
在具體實施翻轉課堂時,要確定翻轉的內容,其中學生參與的部分一定要具備不確定性、趣味性和耗時性,所以要找好翻轉點。同時,翻轉時要注意,學生的實際情況,要把60%的時間留給教學團隊,40%的時間留給學生。老師要進行合適的引導、公允的評判、現(xiàn)場答疑、爭端的處理以及收尾小結。
四、具體設計——以“導數(shù)的概念”為例
1.明確目標:了解導數(shù)的概念;理解導數(shù)的實質;掌握利用定義求導數(shù)的方法。
2.實施手段:
(1)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將求女子雙人十米臺跳水過程中,起跳后1秒時的速度的分析演示過程錄制成微課視頻,課前讓學生觀看。利用相同思路,讓學生求平面曲線的切線的斜率。(5分鐘)
(2)學生分組討論:解決如下問題:曲線上任一點切線的定義;怎樣求曲線上某一點的切線的斜率;找準突破口。(10分鐘)
(3)小組分享解決方案:每個小組代表講解解決過程。(5分鐘)
(4)教師點評:對各小組解決思路的清晰度,突破口的準確度,以及過程的完整性進行點評。(5分鐘)
(5)教師講解:將兩個例子進行對比總結,提煉導數(shù)的定義,讓學生理解導數(shù)的實質,并總結出用定義求導數(shù)的三步法。(10分鐘)
(6)學生分組練習:線上出題,線下討論后,學生集體線上答題,進而相互評閱,指出問題,給與更正。(10分鐘)
(7)教師總結:對本節(jié)課內容及學生的問題進行總結,幫助學生掌握重點,應對難點。(5分鐘)
混合式教學是我們未來教學的發(fā)展趨勢,這里有很多的優(yōu)點,彌補了很多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所以我們還要在這方面多學習、多實踐,使得《高等數(shù)學》的教學變得趣味性十足,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應用。
參考文獻:
[1]陳衛(wèi)東,葉新東,張際平.未來課堂的互動形式與特性研究.電化教育研究,2011-08.
[2]李逢慶.混合式教學的理論基礎與教學設計.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