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軍
【摘 要】隨著全面培養(yǎng)學生要求的提出,體育教學逐漸受到了關注,成為了主要的教學科目。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fā)展的關鍵階段,這一階段的體育教學無論是從學生的體能發(fā)展,還是為他們體育學習打下基礎的方面來說,都是具有重要意義的,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時期,教師必須通過改革教學觀念,變換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等方面入手,來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對此,本文提出了幾點小學體育教學的建議,供廣大一線教師參考。
【關鍵詞】小學 體育教學 效率 提高
如今,課程改革對小學體育教學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師生都面臨著新一輪的挑戰(zhàn)。各種新型教學手段的出現(xiàn)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有了更多的選擇,但具體選用哪一種教學模式還需要根據(jù)具體的教學情況和學生們的特點而定,只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滿足他們的所需,才能獲得他們的積極配合,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筆者認為,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效率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采用有趣、有效的活動熱身
良好的課程開端是高效教學的基礎。過去,體育課程的開始是讓學生做一些熱身活動。但傳統(tǒng)的熱身活動基本為慢跑、做熱身操,學生早已厭倦,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往往應付了事,沒有達到熱身的效果。如今,教師不妨創(chuàng)新熱身的方式,給學生更多的選擇空間。我采取學生們喜歡的跳繩或者籃球的運球傳球活動進行熱身。跳繩時采取60秒—50秒—40秒—30秒—20秒—10秒的計時辦法,根據(jù)學生的主觀感覺以及心率來調(diào)整間隔休息時間。跳繩活動既起到了熱身作用,又發(fā)展了學生的協(xié)調(diào)性等素質(zhì)。在跳繩熱身時,學生的運動熱情明顯地比慢跑熱身要高漲,起到了良好的熱身效果。根據(jù)對學生的觀察、心率的檢測和學生的主觀感覺,籃球的運球傳接球活動也起到了很好的身體預熱作用。
二、合理選擇教學內(nèi)容
教學內(nèi)容是課堂教學的核心,體育老師一般都是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新課程的體育教材沒有給體育老師規(guī)定每一個課時的具體教學內(nèi)容。合理有效地選擇和搭配教學內(nèi)容,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保證。那么,怎樣選擇教學內(nèi)容,才能實現(xiàn)教學效率的提高呢?選擇教學內(nèi)容要具有合理性和實效性。例如:在教學前滾翻時,某位體育教師在開始教學時先讓學生做“胯下看天”和“看誰坐得快”等輔助性游戲,學生不知不覺在游戲中就學會了前滾翻技術的低頭和團身動作,為隨后前滾翻的教學打下了扎實的基礎,教學效果非常明顯。大部分的體育教師都喜歡在課程的開始部分選擇游戲作為準備活動,但在選擇游戲內(nèi)容時千萬不要單純?yōu)榱擞螒蚨螒?,游戲的?nèi)容應是后面主教材內(nèi)容的前奏,是為主教材的教學起輔助作用的,這樣就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不做無用功。又如某教師在健美操開合步的教學中安排了竹竿舞,兩個內(nèi)容完全沒有聯(lián)系,甚至后一內(nèi)容對前一動作有破壞作用,最后教學效果極不理想。如果將竹竿舞換成一個包含開合步動作的綜合性舞蹈練習,教學效果就可能會明顯提高。所以,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上,教師應該做到:(1)確定難易適中的教學內(nèi)容;(2 教師充分掌控主教材的教學步驟。
三、關注學生個體差異
過去,體育教學的形式基本為教師演示、指導,學生集體操練,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很少考慮到一些體育基礎較差或體質(zhì)較差的學生。要知道,每一名學生的體能極限都有一定的差異,他們能夠接受的訓練強度也各不相同,教師對他們提出同樣的要求只會讓一些體質(zhì)較差的學生難以跟上教學進度,甚至還會由于體能透支而受傷,因此,實施分層教學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跨欄跑教學中,將學生分組,實施分層次教學:用橡皮筋代替欄板、用小墊子代替欄架、欄高不同、欄間距不同,一一讓學生自己選擇練習方法。老師也可以不給學生分組,讓學生自己選擇練習組別,先從要求低的、難度小的、簡單的練習級別開始,根據(jù)自己的學習情況再確定下一個練習,促使每個學生盡心盡力地去完成各項學習任務,從而使不同水平的學生擁有同等參與的學習機會,使每個學生在自己選擇參與的練習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四、融入游戲教學法
游戲是體育教學活動的催化劑,由于體育場地有限,器材缺乏,體育教師在課堂中只能進行一些單一枯燥的教學內(nèi)容,往往使得師生無事可做,這樣的教學讓師生害怕,造成許多人對體育的錯誤認識。因而在教學中,教師要看到自己的職責,履行好自己的本職,做好教師應遵循的準則,打破場地器材的限制,開動自己的大腦,將教學和體育游戲有機結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完成教學的目標。如在快速跑的教學中,我穿插各種預備姿勢,突發(fā)信號的反應起練習,以及一對一,二對一,有指定或無指定對象等追逐跑的游戲,如在做高抬腿跑練習時,讓學生做上坡騎自行車的腿部動作。在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特點,教學要求,開展“開火車”、“劃龍船”、“安全轉移”、“拔河比賽”、“跳山羊”等活動,通過這些游戲,使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有機地結合,提高了體育教學的效果,充分激發(fā)了學生學體育的興趣。
五、注重理論教學
當然,想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僅憑一味的體能訓練是遠遠不夠的,學生正確的訓練是需要以良好的理論知識為基礎的。教師必須將課堂時間合理分配,留出一定的理論教學時間,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這樣能夠使隨后的體育訓練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講解足球這項運動的規(guī)則時,教師就可以使用視頻進行教學。首先,教師先講解一些簡單的理論規(guī)則,讓學生有一個大概的認識。其次,對于一些較難理解的規(guī)則,教師可以借助圖片、視頻的方式,讓學生一邊觀看一邊講解,這樣會更加生動形象,讓學生更容易理解,也為實踐課打下基礎,提高實踐課的效率。
六、結語
總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為了提高課堂效率,達到鍛煉學生身心的最終目的,體育教師就要進行有效教學策略的深入研究,從促進學生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關注學生的學習方法,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關注學生的身心全面發(fā)展,將他們培養(yǎng)成為擁有健康體魄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家駒.淺談如何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5(23).
[2]于秀杰.關于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策略的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