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盛
摘 要 閱讀是高中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也是較有難度的一部分。在閱讀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深化學生的情感體驗,是增強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筆者針對高中語文閱讀情感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措施進行探討。
關鍵詞 情感教學 高中語文 存在問題 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對高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強調素質教育,而情感教育就是有效落實素質教育的一條重要途徑。語文學科本身就具有豐富的情感教育因素及內涵,這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提升其修養(yǎng),完善其人格。筆者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滲透情感教育進行了以下探討。
1閱讀情感教學在高中語文課堂中實施的問題
(1)教師對情感尺度拿捏不準。在閱讀情感教學中存在著兩種問題,一種是“無心動情、考點至上”;一種是“情感泛濫、喧賓奪主”。這反映出的問題就是教師對情感尺度沒有合理的把握。
(2)教師的情感體驗不真實。教師要確保情感教育有效,就需要自己先和教材編者、文本進行全面的情感交流,進而得出真實的、具體的情感認知。
(3)教師的情感教學手段單一。一些教師認識到了閱讀情感教學的重要性,然而面對高中生卻會有不知道該從哪里入手的現(xiàn)象。這是因為在他們的觀念里,情感教學手段只適用于低年級學生,把這樣的手段運用于高中生身上就顯得有些幼稚。
2閱讀情感教學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的應用策略
2.1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課堂導入會影響到后續(xù)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要在課堂導入階段采取有效措施,如借助直觀形象、設置懸念以及創(chuàng)造情境等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借助直觀形象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進而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到閱讀學習中,促進學習效率和效果的提升。比如,在學習《蘭亭集序》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引導學生欣賞《蘭亭集序》書法作品,讓學生通過感受文字的外在美,來感受王羲之的哲學思考。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原本枯燥的古文教學變得有趣,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情感。
2.2多種手段引導學生認知,豐富學生情感
(1)用教學語言感染學生教師行業(yè)。對從業(yè)者的語言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語言也是教師在教學中傳遞信息的主要方式。教學語言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如果教師可以合理地應用,就可以展現(xiàn)其獨有的魅力。教師在教學中合理地應用直觀語言,可以加深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程度,提升教學效果。比如,在《再別康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聲情并茂地為學生朗讀,結合文章內容營造氣氛。比如在開始時要營造靜謐、柔和的氛圍。讓學生可以初步感受這首離別詩的情緒,接著教師用直觀的語言去引導學生想象。讓學生在腦海中想象這樣的畫面——夕陽下的康橋河畔,微風徐徐,楊柳依依,金色倒影在微波中搖曳生姿……想象是情感的基礎,教師將抒情性語言傳達給學生,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教師還可以用幽默、生動、合理的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讓學生參與再現(xiàn)情感。要想成功地實現(xiàn)情感教育,教師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情感。學生為了獲得教師及同學的認可,在準備階段不僅會揣摩自己角色的情感,還會和對手角色進行對比分析。這就充分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加強了學生之間的合作。如在《荊軻刺秦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荊軻和秦王,表演的過程中,學生會還原人物對話。站在角色的立場上更深入地揣摩其內心情感,且通過語言將人物情感表現(xiàn)出來。
(3)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促進學生情感的生發(fā),多媒體在情境營造方面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能讓單一、枯燥的文本變得生動形象。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科學合理地應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讓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閱讀學習中。比如,在學習《雨巷》時,學生通過多媒體看到感傷的畫面,聽到哀怨的音樂,加上融入情感的誦讀,能夠很快進入到凄美的氛圍中,進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詩中的情感。
2.3挖掘教材情感內涵,引發(fā)學生情感共鳴
文章不是無情物,不管什么題材和內容的文章,其中都包含著一定程度的情感因素。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想有效地滲透情感教育,就要全面地對教材文章中的情感因素和內涵進行挖掘,把其中蘊含的抽象道理轉化為學生可以參與的具體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體驗中產生情感共鳴,從而實現(xiàn)情感教育目標。例如學習《小狗包弟》一文,其時代背景距離學生生活的時代較遠,學生可能無法理解和感受。因此,要提升這篇文章的情感教育效果,教師就要在教學前先給學生講解這段特殊的歷史時期。
2.4注重課外閱讀,豐富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
情感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項系統(tǒng)性、長期性的任務。因此教師僅在閱讀課堂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要將情感教育延伸到課外。讓學生多閱讀一些文章,逐步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yǎng),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會收獲積極的情感體驗。例如,教師教完一篇閱讀文章后,可以將和這一文章情感目標一致的文章和書籍推薦給學生。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進行閱讀,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拓展他們的文化視野,進而實現(xiàn)情感教育的目標。例如,在教完《勸學》后,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師說》、《送東陽馬生序》等文,使學生對學習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在教完從《哈姆雷特》、《雷雨》中節(jié)選的文章后,教師可以推薦學生看看《悲慘世界》、《復活》、《家》、《安娜·卡列尼娜》等名著,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和文學大師展開心靈對話。
總之,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開展情感教育。針對當前閱讀情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措施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和把握文本的情感。提升閱讀教學的效果,從而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參考文獻
[1] 馮文娟.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3.
[2] 侯正玉.對于高中語文情感教學的認識[J].課外語文,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