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賀童+王宜巧+周攀
摘 要:目前農民融資難仍然是制約著農村經濟發(fā)展的首要問題,本文以此背景為切入點,并根據茶產業(yè)資金流在茶葉生產周期中的流向,總結出茶葉生產過程中面臨的各種風險,進而為征信平臺提出符合實際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CDS合約;資產證券化;供應鏈金融
一、引言
自2004年起,中央一號文件連續(xù)13年發(fā)布農村金融相關政策,并在2016年首次提出引導互聯(lián)網金融、移動金融在農村規(guī)范發(fā)展,標志著政府對發(fā)展農村金融的高度重視以及對農村互聯(lián)網金融模式的認可。
中國社科院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在中國農村,有56.8%的農戶表示資金很緊張,而認為農村貸款不便利的農戶高達69.6%。茶葉種植在前期購買茶苗,肥料,雇傭采茶工人等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但卻只有在最終售賣茶葉時資金才能得到回籠,資金回籠周期長。茶農作為社會中底層的勞動人民,收入低下,自有資金不足,在茶葉種植中資金壓力大,融資需求迫切。而我國薄弱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并不能滿足茶農的融資需求,銀行融資手續(xù)繁瑣,周期漫長;民間借貸利率高昂,安全性差。融資方式單一、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使得急需融資的茶農痛苦不堪,無法擺脫貧窮的現(xiàn)狀。
二、風險描述
1.系統(tǒng)性風險
茶業(yè)的系統(tǒng)性風險主要表現(xiàn)在:自然風險、茶葉生產化經營中的商業(yè)風險(經營風險,如:銷售能力,成本控制)、茶葉生產化經營中的財務風險(如:資不抵債)。而在整個國家經濟形式方面,茶葉供應鏈的系統(tǒng)性風險則是消費者飲茶偏好是否改變(如自從不能“三公”消費后,茶葉消費量明顯下滑)、國家政策導向等。
與金融市場相似,系統(tǒng)性風險是一個行業(yè)所固有的不能夠被完全規(guī)避的風險,平臺采取相應措施減少因系統(tǒng)性風險引起的損失。如:由于天氣等不可抗因素,茶農不能夠生產足量的合格茶葉,這必然會阻斷茶農的資金流,影響其還款能力,這時平臺可以通過和保險公司簽訂的CDS合約為茶農提供資金流的全額補償。
2.非系統(tǒng)性風險
這部分風險則是與行業(yè)無關而僅僅差異性的存在各個茶農之間和平臺規(guī)避風險的能力,因此,該類風險可以被適當?shù)姆只踔敛糠忠?guī)避。如:茶農個人信譽風險、平臺風險管理較弱等。
三、風控方式
1.貸前風控
供應鏈金融本身就有降低風險的特性,它使得機構在對融資者進行風險評估時,不再孤立的對單個融資者進行資質審核,而是以供應鏈金融真實交易為基礎,強調授信還款的自償性。因此平臺進行風險控制時,分別站在平臺端和供應鏈端進行雙端風險控制。
(1)供應鏈端:控制茶農、供應鏈、擔保協(xié)議中的風險
①茶農基本信息審核:茶農身份證明、茶農年收入、茶農當期可自由支配現(xiàn)金流、茶農經營茶葉品種的市場歡迎度、茶葉供給市場競爭情況、茶農生產成本與定價,并通過擔保人評價和線下的走訪考察對其資質進一步審核。②供應鏈審核:茶農的融資資金是否能夠和銷售金額實現(xiàn)收支平衡,茶農是否和下游茶企有穩(wěn)定的合作關系,供應鏈上下端合作是否忠誠。③簽訂擔保協(xié)議:引入當?shù)夭柁r大戶作為擔保人在壞賬后進行催收或賠付。
(2)平臺端:從資金封閉性,準備金設立,銀行監(jiān)管資金流向,CDS合約四個方面控制風險
①平臺控制資金封閉:平臺根據融資的具體理由及要求直接進行農資、農藥的購買或土地的租賃,確保茶農的融資確實用于茶葉的生產。②平臺提取壞賬準備金:壞賬準備金是商業(yè)銀行在貸款余額中按照一定比例提前預留,用以日后貸款者不能按時還款,沖抵這部分壞賬的資金。因此,平臺可以模仿商業(yè)銀行的做法,設置專門的用于彌補壞賬損失的賬戶,以保證平臺正常運營。(平臺向外貸出的不能夠收回的錢稱為壞賬,而平臺并不知曉哪些錢會成為壞賬,因此為了保證自身資金的流動性,需要預提相應準備金以備壞賬損失。)③銀行監(jiān)管資金流向:平臺中的任何資金都托管于銀行,銀行負責監(jiān)管資金的流入流出。④采用CDS合約(信用違約互換):當茶農遭遇自然災害或者其他不可抗拒因素導致其缺失還款能力時,平臺可以購買CDS合同。假設茶農甲向平臺乙申請貸款,并且通過了審核。乙在放貸的同時一定會擔心該筆貸款是否會成為壞賬,因此,乙可以和保險提供者丙簽訂CDS合同,根據合同乙定期向丙支付一定的費用,一旦貸款出現(xiàn)壞賬,丙無條件支付乙所有的貸款損失額。(根據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xié)會2016年11月1日公告,該協(xié)會金融衍生品專業(yè)委員會10月31日審議通過14家機構備案成為信用風險緩釋工具(CRM)核心交易商。同時10家機構開展了15筆信用違約互換交易,名義本金總計3億元,CDS合同模式正在中國快速發(fā)展。)具體流程如下:
2.貸后風控
經過平臺審核的信用優(yōu)質的茶農跑路的可能性極小,出現(xiàn)壞賬有兩類可能原因,一是因為自然等不可抗因素當季茶葉產量減少,影響茶農收益(上文中我們采用CDS合約進行合理控制);二是茶葉不能得到有效地售賣,使得茶農沒有足夠的現(xiàn)金流還款,從而出現(xiàn)壞賬。針對此類風險,平臺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方法進行分散化:
(1)幫助茶農售賣茶葉
平臺通過“茶直通”板塊直接對接下游茶企,幫助茶農擴大茶葉銷售渠道的同時增加茶農的售賣收益,大大提高茶農的還款能力。我們可以通過經營杠桿系數(shù)來分析平臺此類做法的必要性,分析如下:
公式中Q為某一時點茶農的銷售量,TVC代表茶農總變動成本,F(xiàn)C代表茶農固定成本,S代表茶農總的銷售額。DOL存在盈虧臨界點,在盈虧平衡點右側,DOL隨銷售額的增加呈現(xiàn)反向變動,因此,在固定成本FC不變的情況下,茶農的銷售額越大,經營杠桿系數(shù)(DOL)越小,茶農經營風險越低,從而在某種程度上降低平臺貸款風險。所以,平臺應當充分利用平臺電商特性,幫助茶農拓展銷售渠道,增加茶農銷售額,從而使得茶農利潤以經營杠桿系數(shù)增加。
(2)貸款資產證券化:
平臺擁有了一定的茶農信用數(shù)據并且能夠合理的幫助茶農拓寬銷售渠道之后,可以將貸款進行證券化處理,從而保證平臺資金的流動性,并進行風險的轉移。具體操作如下:
平臺可以對其持有的貸款進行梳理,按照相同方法對貸款進行評估,將可證券化的貸款篩選出來匯集成資產池。然后將貸款資產進行基礎組合賣給SPV,從而進行風險的隔離。對平臺而言,平臺可以提前拿到貸款,保證運營的流動性,并且可以和金融機構簽訂CDS合約,鎖定風險。對SPV而言,該機構可以將資產進行證券化處理,出售給投資者。SPV享受未來貸款的利息現(xiàn)金流,并且有對投資者還本付息的義務。
如圖所示,通過該資金流模式,即使平臺沒有任何資金也可以保證供應鏈資金的流動性,并且通過理財產品融資、資產證券化處理和簽訂CDS合同,平臺還可以通過資金的流轉獲取收益。因此該風險控制模式有以下幾個優(yōu)點:①給上游供應鏈充分資金進行生產擴大化。②平臺幫助茶農售賣產品拓寬銷售途徑。③平臺通過理財產品和售賣貸款所有權進行雙重融資,并只需定期支付CDS合約費用即可零資產、零風險獲益。
參考文獻:
[1]邵騰偉,呂秀梅.服務現(xiàn)代農業(yè)的金融工具選擇及組合[J/OL].財會月刊,2017,(17):86-94(2017-06-03).
[2]李惠青,汪濤.互聯(lián)網金融下小微企業(yè)供應鏈融資影響因子研究[J].現(xiàn)代商業(yè),2017,(04):72-74.
[3]婁飛鵬.互聯(lián)網金融環(huán)境下的供應鏈金融發(fā)展--基于信息不對稱的視角[J].西南金融,2017,(01):10-13+20.
[4]王建文,劉偉.論我國互聯(lián)網金融供應鏈的違法性風險及其規(guī)制[J].海南金融,2016,(02):67-72.
[5]崔馨月,周子元.互聯(lián)網金融時代下的B2B供應鏈金融模式探析[J].商場現(xiàn)代化,2016,(01):160-161.
[6]顏浩龍,王琳.互聯(lián)網金融視域下供應鏈金融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J].財務與金融,2015,(03):78-82+95.
[7]趙燕.互聯(lián)網金融沖擊下我國商業(yè)銀行供應鏈金融業(yè)務發(fā)展現(xiàn)狀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4,(11):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