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榮廣
【內容摘要】本文以如何上好數學復習課為主要闡述,結合當下新課程標準對數學復習功課的需求為主要依據,從融入樂趣,激發(fā)學生復習興趣;引領學生繪畫只是樹,綜合整理知識系統(tǒng);有效選擇復習題,做好例題講述這幾方面進行分析和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強復習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作用,旨意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初中數學 復習課 例題講述 知識系統(tǒng)
引言
初中數學是銜接與高中知識相關的重要知識點,對數學知識中一個單元以及一個知識點的復習對學生具有很大的幫助,復習課能夠提升學生數學應用能力和綜合能力等,開展學生的思維和邏輯能力。而且,會還能夠有效彌補傳統(tǒng)教學中的不足,對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和效率具有一定價值。上好復習課需要教師停留在舊課上,不拘泥于學過的知識點上,而是圍繞學生日常學習中的反饋和積累,針對學生的薄弱點展開數學復習教學,突出數學知識的重難點,以此提升學生的數學解決能力。
一、融入樂趣,激發(fā)學生復習興趣
初中復習功課效果的高低與學生自身的興趣和學習主觀能動性具有一定關系,只有學生對數學復習產生一定的興趣,自覺主動的加入到復習中,會得到良好的復習效果。在復習階段很多學生不愿意局限在學過的內容基礎上,認為是枯燥無聊。所以教師要為學生制定有效的復習目標,根據新課程標準為學生制定適當的復習計劃和內容,為學生提供生活化的數學知識,使得學生對數學復習產生一定的興趣和學習熱情,創(chuàng)作一些新穎的復習的資源,有意識的吸引學生的眼球。有學生的興趣為出發(fā)點設計復習內容,使得學生能夠由興趣提升學習主動性,以興趣推動學習動力[1]。自覺主動的學習數學復習知識,鞏固舊知識,使得內心具有系統(tǒng)完善的數學知識結構,在內心不斷深化知識,將其不斷內化為自身的知識點。比如:在復習人教版《軸對稱》時,可以由生活中是軸對稱圖形的知識為基礎引入復習內容,并激發(fā)學生的熱情,根據人體、房子等軸對稱圖形為基礎進行知識點的復習,在適當加入一些新穎的知識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復習教學效率。
二、引領學生繪畫只是樹,綜合整理知識系統(tǒng)
復習課不是簡單的由教師將所有知識點結合起來講解,而是在講解中喚醒學生學習興趣,指引學生能夠將所學過的知識點整理出來,最終形成一張碩大的數學知識網,以此形成整體的數學知識結果。在引領學生根據數學知識繪畫知識樹,是復習功課中比較有效的一個方法,知識樹能夠將具體的數學知識點融合起來,運用圖形和文字將所有數學知識間的關系表達出來,使得數學知識更有層次和結構??梢砸源髥栴}和大知識點為主干,在引入小問題和小知識點為樹葉等,讓學生制作出生動形象的圖形,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比如:在復習人教版《三角形》知識點時,教師通過一番引領和指導后,要求學生制作出知識樹,最終教師在黑板上將學生所學過的關于三角形的知識點都結合在知識樹中,幫助學生掌握不同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和關系,加深對數學知識的認識。
三、有效選擇復習題,做好例題講述
1.復習例題的來源
首先在復習課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一些平時學習和考試中經常出錯的問題,依據學生作業(yè)和考試做出記錄,將其記錄在一個統(tǒng)一的錯題本上,并總結學生出錯的原因,在系統(tǒng)復習中再一次將所有知識羅列出來,供學生學習和參考。還要為學生出示一些錯誤概率比較大的數學題,引領學生針對問題進行練習,讓做錯學生講述自己的思路,進而讓作對題目的學生進行評價,并幫助分析錯題的原因。在互動研究復習中,學生會對數學復習產生一定的興趣,自覺的加入到數學復習中,遠遠超過教師講述的效果[2]。進而教師為學生提供一些綜合性比較強的數學題,不需要繁瑣和復雜,要結合不同知識點,不在展現數學知識點的獨立性,引導學生通過知識點的連接解決問題。積極鼓勵學生自主嘗試和研究運用不同方法解決數學問題,掌握一題多解的方法。以此不斷提升學生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對學生綜合能力提升具有積極作用。
2.例題講述過程
在復習階段例題的講解不是幫助學生尋求知識的正確答案,而是幫助學生理清解題思路和脈絡,教師要通過講述引領學生分析題干和內容,自主解決問題。做過練習題后引導學生學會反思,總結和歸納出解題的思路和方法,將一些簡單好用的方法講述給學生,使得學生能夠在未來做題中靈活運用數學知識點,提升自身綜合應用能力,提升學生數學復習能力[3]。在為學生提供一些有難度的綜合題,使得學生通過自主分析將學過的知識點運用其中,解決綜合類型的數學題,提升學生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未來學習數學奠定基礎和保障。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復習課上教師要做好準備,不是一味的復習學過的知識點,而是將數學知識整合起來,加深學生對不同知識點之間聯(lián)系的認知,不斷將數學知識內化為自身的知識點,能夠靈活將數學知識應用到綜合題中,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分析能力,促進學生發(fā)展和進步。在實際復習階段,教師要以學生興趣為出發(fā)點設計教學目標和內容,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得學生能夠自覺的加入到數學復習中,引領學生學習更多知識,拓寬學生數學知識面,增強學生解決綜合數學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彭穎芝.淺談如何上好初中數學復習課[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9(35):48.
[2]宋廣丹.淺談如何上好數學復習課[J].神州,2012(15):218.
[3]洪發(fā)來.淺談如何上好初三數學復習課[J].學苑教育,2015(10):55.
(作者單位:九江市都昌縣西源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