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音是外語學習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學習者的語音水平,語音自我概念對其英語學習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中職學校實際英語教學中語音卻是常常被忽視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本文試從中職生英語語音的現狀入手,分析中職生英語語音存在的問題,探索有效提高英語語音教學的措施。
【關鍵詞】中職英語 英語語音 存在問題 應對策略
一、引言
語音是外語學習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學習者的語音水平,語音自我概念對其英語學習起著重要的作用。國內外有關外語語音學習假設的研究發(fā)現,良好的語音發(fā)音基礎有助于學習者形成積極的語音自我概念,提升英語學習整體自我概念水平,促進英語學習;而發(fā)音差則可能導致消極的語音自我概念,造成英語學習整體自我概念水平的下降,影響其外語學習的效果。北京師范大學的胡春洞教授在《英語教學法》一書中也強調“語音是語言存在的物質基礎。英語語音教學是整個英語教學的起點,語音關是教學的第一關?!庇纱丝梢钥闯稣Z音學習的重要性。Gimson(1989)也強調 “一個人想要掌握一門語言,必須要掌握100% 的語音,50%—90%的語法知識,1%的詞匯量”。由此可見,英語語音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中職學校實際英語教學中語音卻是常常被忽視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二、當前中職英語語音存在的主要問題
1.學生英語語音基礎較差。中職生英語基礎普遍薄弱,口語水平更是參差不齊,筆者自2013 年起連續(xù)四年對所在學校入學新生進行入學英語語音測試和語音學習策略的調查。結果發(fā)現,每一屆新生中,能夠正確讀出英語音標的學生不足10%。根據問卷調查,95%的學生認為他們語音基礎差的主要原因是中學階段沒有系統(tǒng)地學習語音知識,對語音的學習往往只停留在對語音符號的辨認上。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筆者發(fā)現有些同學48個音標都讀不正確,而且有的音標發(fā)音會用漢語拼音的方式來標注;很大一部分學生都沒有掌握音標的拼讀規(guī)則,所以他們在背單詞時,不是按照發(fā)音規(guī)則來記憶,而是按照一個字母一個字母的順序來記憶。
2.學生語音學習觀念有偏差。學生的興趣與動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語音學習的最終結果。大部分中職生對語音的認識不夠,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只要會做題,能考高分,語音好壞并不重要,因此并不重視語音學習,基礎很薄弱,有些甚至不能認讀音標。
3.語言遷移的影響。語言遷移是指母語第二語言的習得的影響,包括語言上的影響,如語音、語匯、語法、語義等方面的影響;還包括語言之外因素的影響,如思維模式、文化傳統(tǒng)、社會歷史等方面的影響。國內有關研究表明,第二語言語音準確性降低的原因并非是學生語音學習能力的喪失,而是第一語言發(fā)音的干擾所致。Ellis也曾經指出(1999:19)“人們普遍認為,第二語言的習得受學習者母語的強烈影響?!?其中音韻變遷(phonological transfer)是第二語言習得中的主導因素。學習者的母語音韻結構將會影響外語的語音感知和其外語口語。筆者在日常教學中發(fā)現,母語對語音的影響很大。比如在/f/ /v/的發(fā)音,很多同學總是發(fā)成/f/音。又比如,在普通話里沒有/?/和/θ/兩個音,學生就會用/z/和/s/代替。
4.缺乏相應的語音學習策略的指導。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了促進學習提高效率而采取的措施。英語語音學習策略則是學習者為了更好地完成英語語音學習任務、提高學習效率而采取的微觀策略,同時也包括學習者對自己的英語語音學習 目標、過程、結果進行計劃、調控、評估等而采取的宏觀策略。但是在筆者對學生進行語音學習策略的調查問卷顯示,只有不到5%的學生會在學習時用到相應的學習策略。而調查問卷表明,記憶策略使用的相對較高。而元認知策略,問題解決策略等幾乎沒有體現。
5.測試制度不完善,評價體系單一。首先,一般中職學校為學生開設語音課的時間只有一兩個學期,每周兩節(jié)課,共 36 學時左右。教學任務重,時間緊。另外,目前大部分學校對語音的測試還只限于學期末的考試,只要求學生及格(60 分)就行,測試制度不完善,評價體系單一,沒有起到引導和激勵作用。
三、解決英語語音問題的對策分析
基于上述關于中職生英語語音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筆者進一步研究了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提高英語語音學習的效率。
1.提高對英語語音學習的認識,樹立信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真正認識到語音學習的重要性,自覺參與整個教學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氣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英語成績好的學生,教師要給予肯定,鼓勵他們發(fā)揮帶頭作用;而對于那些基礎差的學生,教師在糾正其錯誤時要顧及其自尊心,以鼓勵為主。總之,學生學習的熱情與興趣、教師的鼓勵與肯定是語音教學中必不可少的。
2.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調整語音教學策略。文秋芳(1995)認為,當其他條件相同時,英語學習策略的差異對成績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她(1997)還曾經指出,任何運用得當的學習策略都更有可能使學習者獲得學習上的成功。文秋芳(2003)認為,學習策略不但是可以培訓的,而且要長期堅持下去,使它成為外語教學課程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學習策略的教學策略指導。教師要加大對學生使用策略意識和興趣的培養(yǎng)。
“教學策略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達到一定教學目標而采取的一系列相對系統(tǒng)的行為”。英語語音教學策略是教師為了幫助學生達到英語語音課程教學目標而采取的宏觀和微觀策略,包括課程目標的設定、教學計劃的制訂、課程內容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和實施以及對教學效果的檢測、反省和修正等。教師要想保證策略教學的質量和效果,首先自己要加強理論學習,才能靈活有效的運用。教師應該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的探索,不斷的完善自己的教學模式。
3.改進教學策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首先,為了解決母語語音負遷移的干擾,一方面,學校應該對英語語音教學重視起來,有必要開設比較有特色的相關課程,或者編排專門的語音學習校本教材,增加語音課時量。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音學習交流機會,提高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為了營造良好的英語語音學習環(huán)境,可以開設英語角,或者各種英語比賽。在日常教學中也可以多播放一些BBC或者CNN慢速英語,英語電影等豐富多樣的教學試聽資料,讓學生們多讀、多說、多聽,去感受地道的英語語音。同時,還要加強英漢語音體系的對比教學,有效減少漢語的負遷移,將方言、普通話與英語加以比較、辨析,搞清楚各自的發(fā)音特點,找出共性與個性,正確把握好遷移規(guī)律,促進語言的“正遷移”。
4.完善語音測試制度,實現評價標準多元化。語音測試是為了全面檢查學生語音的掌握情況,從而對教學起到反饋和指導作用。單憑一次期末考試很難判斷學生的掌握情況。因此,語音測試制度的改革就顯得非常必要。測試形式要做到多元化,從音標,單詞,句子,交際對話層層遞進的測試方式,來檢驗學生的掌握情況,實現評價方式的和評價標準的多元化。
四、結語
語音是英語學習的基礎,掌握好語音,有助于學生學習語法和詞匯,提高聽說讀寫各項技能;否則將會直接影響和制約學生其他各項技能的提高。作為職業(yè)學校教師,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中職英語語音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學生的學習特點,積極學習相關理論,在日常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高效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語音學習給予相應的策略指導,如:正確引導和規(guī)范學生在語音學習過程中使用的記憶策略等,減少母語的負遷移作用,培養(yǎng)語音意識,改善學生的發(fā)音,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為未來職業(yè)的發(fā)展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Gimson,A.C.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of English.London:Edward Arnold,1989.
[2]程曉棠,鄭敏.英語學習策略:理論到實踐[M].上海: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3]胡春洞.英語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胡霄坤,加依娜,鄭麗麗.中職英語語音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3(17).
[5]李莉.中學英語語音教學中存在問題及對策[J].教學與管理, 2009(6).
[6]李曉文,王瑩.教學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
[7]文秋芳.英語成功者與不成功者在學習方法上的差異[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3).
[8]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9]王初明.自我概念與外語語音學習假設[J].外語教學與研究, 2004(1).
[10]劉振前.第二語言習得關鍵期假說研究評述[J].當代語言學, 2003(2).
作者簡介:朱述輝(1981-),女,碩士,山東臨沂人,主要從事英語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