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振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作為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應運而生的一項教學內(nèi)容,它以其不拘一格、靈活多樣的表現(xiàn)形式,綜合了語文知識的各個方面,并通過學生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把它一一展示出來,在活動中學生既從中獲得了知識,展示了才藝,提高了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更重要的是學生在活動中逐漸形成了和諧融洽的師生、生生關(guān)系,構(gòu)建了一種開放性、多元化、探究式的大語文課堂,打破了傳統(tǒng)語文教授過程中由于受篇目、時間、應試等諸多因素制約而循規(guī)蹈矩、精雕細琢、刻意追求功利的弊端,使學生在一種寬松愉悅的氛圍中感受到語文帶給他們快樂,因此,語文實踐活動課深受廣大師生的喜歡。我校力求嘗試把語文實踐活動課與當?shù)孛?、鄉(xiāng)土、文史等地域文化結(jié)合起來,充分挖掘當?shù)氐娜宋馁Y源,使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成為傳承名俗鄉(xiāng)土知識的載體。
一、通過搜集當?shù)剞r(nóng)諺、俗語,使學生從中了解本地區(qū)的物候及風俗民情
數(shù)千年來我們的先輩就在河西走廊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他們在同自然做斗爭的過程中,總結(jié)出了許多內(nèi)涵豐富且通俗易懂的農(nóng)諺、俗語等物候及民俗知識,有很好的實用價值和史料價值。筆者在上《大自然的語言》一文和以當?shù)孛袼字R為主題的語文綜合性活動課之前,要求學生搜集有關(guān)當?shù)氐霓r(nóng)諺、諺語、俗語、民間故事、傳說等文史知識,學生們興致很高,很快每人都搜集了許多,我讓他們在課堂上交流展示,效果相當不錯。這里略舉幾例以供大家參閱。農(nóng)諺:1.老君山帶帽帽,地上起泡泡。2.清明不在家,白露不在地。(大蒜)3.燕子低飛青蛙叫,螞蟻搬家蛇過道,不久大雨就來到。4.立秋不出頭,割掉喂老牛。(谷子)俗語:1.沒有金剛鉆,不攬破家什。2.掛面不是上香的,行家不是強裝的。3.苗無害蟲長得壯,人無疾病身體強。4.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由上述摘錄的部分農(nóng)諺、俗語可知當?shù)孛袼孜幕┐筘S厚,在通俗而內(nèi)涵深刻的生花妙語中,學生既獲得了當?shù)匾恍┪锖蛑R,同時也懂得了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
二、挖掘豐厚的歷史文化,探尋故鄉(xiāng)瑰麗多彩的民間奇葩,讓學生從中認識家鄉(xiāng),了解家鄉(xiāng),點燃他們熱愛家鄉(xiāng)的激情
民樂——祁連山下的一方沃土,自古至今頗負盛名,她不僅有豐富的史料知識,而且還有許多源于我們先輩代代口授傳唱的淳樸、率真、充滿馬蘭花芬芳的民間故事、小調(diào)俚曲。它們都有很厚實的歷史文化底蘊,這些東西都是我們學生無法從課本中獲得,但它又與我們的語文、政史、地理等綜合學科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
在還沒有史料記載的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已經(jīng)在民樂縣六壩鎮(zhèn)所在的東、西灰山遺址農(nóng)耕放牧,留下了他們歷史的印痕。秦漢時期,威猛剽悍的匈奴人曾經(jīng)把這方水草豐美的土地當成自己的家園,他們膘肥體壯的牛羊那時該是藍天白云下一道最亮麗的風景。只可惜匈奴人的胃口太大了,激怒了漢武大帝,衛(wèi)青、霍去病的一擊長鞭就抽得他們魂飛骨軟,他們唱著“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的悲傷歌謠,淚水漣漣地北入大漠遠走他鄉(xiāng)。永固城(今民樂縣永固鎮(zhèn)所在地)當年曾是匈奴王的夏季避暑王宮,至此永遠被定格在了歷史的版圖上。隋煬帝也想一展帝王之雄風氣派,西巡出大斗拔(今扁都口,民樂縣城南二十六公里處,古絲綢南路必經(jīng)隘口),沒想到六月的風雪讓將士佳麗殞命深澗,把尸骨玉體永遠留在了這片土地上。清代洪水參將王進寶鞭掃大草灘,威震四方。西路軍血戰(zhàn)河西泣地驚天。王震將軍出師扁都口挺進新疆,翻開了民樂歷史新篇章……民樂,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歷史的興衰,戰(zhàn)爭的烽煙,帝王將相、英雄草莽的悲壯故事都在這里一一上演。悠久的歷史,一個個鮮活的故事,沉淀出民樂一部耐人品讀的珍貴史書。在這一歷史背景下,民樂人民依據(jù)歷史,發(fā)揮想象,演繹出了一個個豐富多彩的民間故事,用自己粗獷質(zhì)樸的歌喉代代傳唱著一支支原汁原味悠揚悅耳的民歌小曲,時至今日仍然成為當?shù)剜l(xiāng)民們節(jié)日喜慶之時娛樂抒情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
如此豐富多彩、帶有泥土氣息的鄉(xiāng)土文化,應該成為學生手中的一本無形但厚實的鄉(xiāng)土教科書。筆者在語文實踐活動課中,讓學生通過采訪、調(diào)查、參閱地方史料等方式,借助作文、演講、辦手抄報等形式把它們一一展示出來,這樣既豐富了同學們的語文課堂,從中獲得當?shù)貧v史鄉(xiāng)土知識,同時也使得這筆豐厚的文化遺產(chǎn)得以傳承下去。
三、在文藝表演中滲透鄉(xiāng)土文化,并使其成為廣大師生喜聞樂見雅俗共賞的一頁華章
新課改的實施,要求語文教師力求構(gòu)建一種開放、生成、充滿活力的新型課堂,讓課堂教學充滿生機煥發(fā)出活力?;诖?,教者在語文實踐活動課中,指導學生圍繞主題,采取唱歌、講故事、課本劇表演等多種形式,把當?shù)刎S富多彩的鄉(xiāng)土民俗知識融匯滲透其中,賦予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以嶄新的內(nèi)容。地處祁連山下的民樂,位于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的交匯處,再加上這里是漢、藏、回、蒙、裕固等多民族聚居區(qū),形成了以秦腔、花兒、山歌、小曲等獨具特色的唱腔藝術(shù),學生們耳濡目染,部分同學有能歌善舞的天賦,可在實踐活動課中給他們搭建展示這方面才藝的舞臺。當?shù)厝祟惢顒訒r間比較早,歷史久遠,史料豐富,民間文化異彩紛呈,有取之不竭的精彩故事,這方面既有當?shù)厥分居涊d,也有鄉(xiāng)間翁嫗代代口授傳述,學生們也積累了不少。筆者在“說家鄉(xiāng),贊家鄉(xiāng)”的實踐活動課中,讓同學們講有關(guān)家鄉(xiāng)的歷史、風俗、民間故事,效果很不錯。在課本劇表演中,教者可充分挖掘華夏文化豐富的遺產(chǎn),把當?shù)剜l(xiāng)土文化、國內(nèi)外重大時事結(jié)合起來,自編劇本,力求創(chuàng)新,讓學生從中受到情感與思想的感染和熏陶。在全校課本劇表演中,由筆者編導、學生表演的課本劇《來自太空的對話》,就把民間故事(牛郎織女)、神話故事(孫悟空)和搭乘神舟七號進入太空的宇航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拼湊雜揉到一塊,讓他們在太空進行了一番超越時空的對話,雅俗共賞,主題突出,表演效果很不錯,得到了廣大師生的好評。
總之,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課,只要和當?shù)剜l(xiāng)土、民俗、歷史等結(jié)合起來,就會有多姿多彩的表現(xiàn)形式和取之不竭的知識源泉,希望與各位同仁在這方面共同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并被學生所接納的新課改下的語文教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