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春燕
【摘要】隨著我國數學教育目標從應試型向素質型方向的轉變,提高小學生數學素養(yǎng)是提高小學生綜合素質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實施這 一目標,數學教師起著主導性作用。如何在實際教學中完成這一歷史 使命,是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就此問題做了一 些探討。
【關鍵詞】數學素養(yǎng);實踐;小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5-0079-01
數學素養(yǎng)是指人們通過數學教育及自身的實踐和認識活動,所獲得的數學知識、技能、能力、觀念和品質的素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應該包括:數學基礎知識、數學基本技能、用數學的思想和方法思考 和解決問題的習慣、數學策略的應用,以及對數字的感覺。換句話說,就是數字在與現實生活相聯(lián)系所獲得的實際意義。筆者就當前數學教 育中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提高提出了一些想法,旨在小學生數學學 習的實效和數學素養(yǎng)的提高,更關注孩子完善的人生,敏銳的觀察,多元的思考方式,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一、深挖教材中的數學思想
數學思想是對數學和它的對象、數學概念、命題和數學方法的本質的認識。數學方法是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和策略。小學數學教材體系包括兩條主線,一是數學知識,這是寫在教材上的明線,二是數學思想,是一條暗線。只有掌握好數學思想方法,才能從整體上、本質上理解教材;只有深入挖掘教材的數學思想方法,才能科學地、靈活地設計教學方法。
1.重視教材改革
教材內容的調整是提高數學素養(yǎng)應優(yōu)先解決的問題,新教材中 滲透一些與市場經濟、日常生活、科技發(fā)展密切相關的數學應用內容。新教材內容體現:更貼近生活,提高學生的興趣,同時有利于使學生 了解一般社會知識與科學知識;具有典型性,使學生能夠形成科學解 題的思想方法,達到舉一反三、橫向滲透的目的;更具科學性、通俗 性、趣味性。
2.突出基本教學思想和方法
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數學思想方法和數學知識是兩個有機組成 部分,掌握了思想方法可產生和獲得知識,而知識中又蘊藏著思想方 法,兩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正是由于這種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決定 了我們在教學中,在強調知識的同時還要突出思想方法的教學。在教 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如概念講解、定理證明、例題解答,都蘊含著大量的 數學思想方法。教師要善于挖掘,在知識教學的同時,始終滲透必要 的思想方法傳授。數學思想方法不僅是小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所必須 的,而且是進一步學習數學的基礎?!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知識的記憶是暫時的,思想方法的掌握是長遠的。知識使學生受益一 時,思想和方法使學生受益一世。
3.加強數學運用能力教學
數學運用能力是目前數學教學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因此提高學生數學 運用能力是提高數學素養(yǎng)的關鍵。第一,重視數學概念的演變過程教 學。數學概念來源于實踐,是對實際問題高度抽象的結果,能更準確 地反映科學本質,具有普遍意義。但正是這種概括和抽象的結果,使 數學學習和數學應用之間形成了一定的難度,導致學生雖學了很多知 識卻不知如何運用。因此,這就要求在數學概念教學中能體現從實踐 中來到實踐中去的原則,使學生弄清數學概念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弄 清概念在現實中原型是什么?演變后的一般意義又是什么?這樣才 能追本求源,以不變應萬變。第二,開展模型教學及數學建模能力訓 練。在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時,首先要構筑實際問題的數學 模型,然后用數學理論和方法尋出其結果,再返回到實際問題中實現 問題解決,最后反過來又促進數學新思想、新理論的建立和發(fā)展。
二、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思想
數學素養(yǎng)的形成與語言是緊密聯(lián)系的,正確的數學語言能更準 確、清晰地反映一個人的思維過程,展示了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水平。因 此,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學會用數學語言表達數學思想、觀 點。如學習33-5 退位減法時,讓學生在桌子上擺33 根小棒,然后 讓學生擺動小棒,設法得出計算結果,由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 調動起來,他們用了不同的方法,均得出結果28。但其思考過程卻不同,有的講:先借2 捆,13-5=8,再將2個十相加,有的講:個位3不夠減5,取一捆與3 根合起來是13 根,13-5=8。此情景在學生親身感受下,能有條理地講述計算方法與過程,發(fā)展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學時,讓學生邊動手操作邊出聲思考是一條十分有效的訓練學生學會表達自己思想觀點的途徑。在操作中,學生必然會思考;如何擺放、移動,為什么要這樣擺放,如何移動最好…… 學生的思維得到了鍛煉,從而幫助學生使抽象的語言具體化、形象化。學生只要按照操作的過程講出自己的想法,從中既獲得了知識的內 涵,又較容易地用語言表達了自己的想法。這樣自然結合,學生學得 有趣,講得有勁,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三、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數學
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也離不開生活,當數學和兒童的生活現實密切結合時,數學才是活的、富有生命的,才是激發(fā)兒童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興趣,激發(fā)兒童的思考和創(chuàng)造的源泉。教育者應積極地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使他們學會在生活中運用數學,通過活動去理解有關知識,而不是與實際脫節(jié),被動地接受知識,只有源于生活的數學問題,才 能使學生倍感親切、自然。在無形之中誘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的心理傾向,使人人能夠學習數學,在生活中學習數學知識。
總之,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涵蓋方方面面,在一段時間內關注 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不夠的,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 之事,每位教師必須有清醒的認識。只有每位教師都把自己看作是與 專家、學生及其家長、社會人士等一起構建新課程的合作者;看成擁有現代教育觀念、懂得反思技術、善于合作的探究者,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杜文平,小學生數學素養(yǎng)評價的研究述評〔M〕,北京:首都師范 大學出版社,2007.
[2]張順燕.數學的美與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