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鈺
【摘 要】在新時期背景下,對語文教學實施創(chuàng)新是當前每一個教學工作者的重要任務,探究教學創(chuàng)新就意味著語文教學要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以新課程改革為先導,落實教育改革方針,針對學生的實際需要和新時期語文教學的實際需求開展必要的、合理的教學方式,從而增強教學效果。語文教學作為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成長和思維的構建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傳統(tǒng)的教學沒有充分體現(xiàn)出語文教學的優(yōu)越性和教學的本質(zhì),導致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存在很多問題。那么,在新時期,如何開展語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成為當前語文教學工作者需要探究的問題。以期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不斷增強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語文教學 教學創(chuàng)新 新課程
在新時期背景下,相關教育工作者就要認真探究當前初中語文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尋求創(chuàng)新的途徑。充分以新課程改革理念為教學基礎,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究和和創(chuàng)新,力求實現(xiàn)初中語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
一、當前初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初中教學模式與方法都很單一
通過觀察當前的教學形勢,大多數(shù)教師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的主體地位十分明顯,這違背了新課改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一切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將學生放在主體位置,否則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上,教學通常采用的的是理論知識的強化訓練,沒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開展教學方式。
2.教學資源匱乏,師資素質(zhì)較低
在比較偏僻的地區(qū),由于教學資源匱乏,在教學課堂上,教師只能采用板書的方式進行教學,進而浪費了很多課堂時間,最終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上,教師僅僅將語文當成一門學科來教學,而沒有教會學生如何運用語文知識解決日常問題,學生缺乏實踐活動。與此同時,教師的教學觀念相對傳統(tǒng),這嚴重阻礙了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3.忽視了學生性情和情感的流露
在傳統(tǒng)模式教學的背景下,學生在傳統(tǒng)模式化教學枷鎖的桎梏下,只能是按照教師所教學的方式進行學習,不懂得自身情感的抒發(fā)和性情的流露,不能真實地展現(xiàn)出學生的內(nèi)心想法,使語文教學變得沒有意義,讓學生真正感覺到“為賦新詞強說愁”。比如,在教學中,教師往往會讓學生單調(diào)背誦課文,很多學生也很害怕看到文章后面的“熟讀并背誦全文”。著中死板的方式嚴重限制了學生在學習中主體性的發(fā)揮。學生主觀需求得不到滿足和表達,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都會降低,嚴重制約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和語文水平的提高。
二、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方法探究
1.構建教學情景,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
在新時期,語文教學工作者要不斷轉變自己的思想,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教學情景的構建,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性。
教學情景是教師根據(jù)相應的教學內(nèi)容,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教學的最終目標,通過多方面的結合,構建相適應的情景。在情景教學,能夠?qū)⑺虒W的內(nèi)容更加生動和形象地展現(xiàn)出來,讓學生置身于一個特定的情境中,能夠最大限度地感受到情境中所富含的語文知識,增強學生的感官體驗,讓學生能夠全身心地參與到學習中,提高教學效果。比如在教學《圓明園的毀滅》這一內(nèi)容時,由于學生對圓明園沒有太多的了解,如果一開始就講“圓明園的毀滅”這一主題,學生的感悟不深,教學效果不好。這時教師就可以構建教學情景,用多媒體向?qū)W生展示圓明園毀滅之前的照片,學生都會為圓明園的美麗、莊嚴以及壯闊的景象所傾倒,對這些建筑物產(chǎn)生向往。在這之后,教師展現(xiàn)出毀滅厚的圓明園景象,斷壁殘垣、瓦礫滿地、狼藉不堪的景象就會讓學生感到震驚。此時教師就會強調(diào)教學主題“圓明園的毀滅”,在了解到圓明園是怎樣毀滅的,學生都會為這樣一座美麗的園林毀滅而感到惋惜,激發(fā)了學生的情感,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2.認真研究教材,保障語文教材運用的合理性
首先,研究教材要從語文知識的生活性入手。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加強的學習,很多知識點在學生的生活中都能夠進行運用,因此,教師就要從教材的生活性出發(fā),將語文知識融入學生的知識,從而增強語文知識的實用性;其次,研究語文教材的趣味性。語文是一門很有趣的學科,只要教師認真研讀教材就會發(fā)現(xiàn)其中的有趣之處,進而開展有趣的教學,改變傳統(tǒng)的生硬死板的語文教學現(xiàn)狀,讓學生更加積極有效地進行語文學習,構建高效課堂。
3.初中語文教師考核制度完善
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教學課堂上應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對此,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喜好,采用一定的教學手段來調(diào)動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對初中語文課的興趣。學校在對教師進行考核評價時,可以從教師是否在課堂上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營造的課堂氛圍是否有利于學生積極性的調(diào)動、以及教學水平是否達到要求等方面入手,對教師進行考核評價。將考核結果與教師的評優(yōu)評先、績效薪資相掛鉤,使教師將相關規(guī)定和要求真正落到實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實現(xiàn)教學效果。
4. 回歸教材、回歸生活
其實在初中的語文教學中,初中語文教材的編寫就已經(jīng)考慮到了中學生的學習要求。同時,語文又是一門工具性學科,在生活中隨處都能夠找到語文的影子,因此,學生的生活中有很多關于語文的知識。所以,在實際教學中,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回歸教材,回歸生活。文中有“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的至理名言。這些都能夠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想象力,從而熟練地掌握語文知識。除此之外,在學生的生活中也有可以通過收集的素材,比如廣告語、店名、以及一些家電的宣傳口號等等,進行相關語文知識的學習。
總的來說,實施初中語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是新時期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相關教學工作者應該從多個方面入手,認真研讀教材,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以及設置有效的教學情景等等,讓學生有興趣參與到語文學習中,激發(fā)學生的語文探究欲望,轉變傳統(tǒng)的生硬死板的教學方式,從而增強教學質(zhì)量,實現(xiàn)初中語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楊晶.關于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語言存在問題的研究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02:107.
[2]張書容.新課改背景下關于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果的探索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4,16:211-212.
[3]楊晶.關于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語言存在問題的研究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