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玲(山東理工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山東淄博255000)
從《世說新語》觀士族女性生存境遇
張玉玲
(山東理工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山東淄博255000)
《世說新語》是著名的文言筆記小說,其“賢媛”“德行”“惑溺”等篇章刻畫了賢妻、良母、才女、妒婦、后母等一批士族女性形象,多有紀實性的特點。通過剖析這些女性形象,可窺見魏晉時期士族女性的生活情景及生存境遇。
《世說新語》;魏晉;婦女;生存境遇
魏晉南北朝是我國歷史上政權更迭頻繁的時期,封建割據(jù)和戰(zhàn)爭連綿不斷,在三十余個大小王朝交替興滅過程中,諸多文化因素互相影響,交相滲透,客觀上造就了我國文學的一個“自覺”時代,“這是繼戰(zhàn)國‘百家爭鳴’以后,我國歷史上又一個思想解放的時代”。[1]290這一時期文化的突出表現(xiàn)為突破儒教束縛,推崇玄學、道教,重視文學,士族行為相對任誕放縱。劉義慶著的《世說新語》就是一部描述魏晉名士言談軼事的故事集,魯迅曾將其譽為“記言則玄遠冷雋,記行則高簡瑰奇”[2]61。書中不僅刻畫了許多上層文人志士,也塑造了眾多個性鮮明的女性形象。她們或出生名門,身為大家閨秀,有淑德賢良之懿范;或嫁與望族成為名士之妻,具神情飄逸之風度;或錦心繡口,憑詠絮之才,流芳百世。由于這些女性的家庭在物質生活方面優(yōu)于下層貧困婦女,有條件接受一定的文化教育,使她們具備了卓犖不凡的見識和特立獨行的品格。在《世說新語》三十六門中,這些氣韻生動的女性形象集中見于“賢媛”,散見于“惑溺”“德行”等篇中。她們大體可以分為賢妻、良母、才女、妒婦、后母等幾種類型,通過這些女性形象的展現(xiàn),我們可窺見當時大家閨秀的生存狀態(tài)。
《世說新語》中的士族女性,在政治上經(jīng)濟上多依賴于其家族或家庭,她們在精神上追求獨立的自我,不甘心處于附庸地位,事實上她們真實地表現(xiàn)出了這樣的氣概與自信?!顿t媛》共有32篇,主要記載的女性有27位。其中第九篇載:
王公淵娶諸葛誕女。入室,言語始交,王謂婦曰:“新婦神色卑下,殊不似公休!”婦曰:“大丈夫不能仿佛彥云,而令婦人比踨英杰!”[3]663
三國時,魏國名士王廣(字公淵)娶了魏國司空諸葛誕的女兒。新婚伊始,夫妻的交談就充滿了針鋒相對的“火藥味兒”:王廣看到妻子小心翼翼,戰(zhàn)戰(zhàn)兢兢,就大為不滿,說:“你神色卑下,一點兒也不像你父親。”出人意料的是,妻子外柔內(nèi)剛,反唇相譏:“大丈夫不能仿佛彥云,而令婦人比踨英杰?!币馑际钦f:你都一點兒不像你父親,卻要求我像我爹。
諸葛氏強烈的個性特征,顯示出當時婦女不屈從丈夫,而是非凡自信、不平則鳴的人格魅力。
《賢媛》第六篇載:
許允婦是阮衛(wèi)尉女,德如妹,奇丑。禮交竟,允無復入理,家人深以為憂。會允有客至,婦令婢視之,還,答曰:“是桓郎?!被咐烧?,桓范也。婦云:“無憂,桓必勸入。”桓果語許云:“阮家既嫁丑女于卿,故當有意,卿宜察之。”許便回入內(nèi),既見婦,即欲出。婦料其此出無復入理,便捉裾停止。許因謂曰:“婦有四德,卿有其幾?”婦曰:“新婦所乏唯容爾。然士有百行,君有幾?”許云:“皆備?!眿D曰:“夫百行以德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謂皆備?”允有慚色,遂相敬重。[3]658
許允的妻子阮氏相貌極丑。新婚之夜,許允不進洞房,家人為此深感憂慮。在朋友桓范的勸說下,他無奈進入洞房,當他一見到妻子的面容后,轉身就跑。這時,阮氏知道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立即抓住了他的衣襟。許允情急之下,責備她:“婦有四德,卿有其幾?”阮氏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曰:“新婦所乏唯容爾。然士有百行,君有幾?”接著新娘毫不客氣地指出:“君好色不好德,何謂皆備?”說得新郎啞口無言,內(nèi)心羞愧,自此對妻子敬重有加。
文中許允之妻阮氏,沒有因自己的形貌丑陋自慚形穢,而以自尊自強的鮮明個性及聰明才智,征服了丈夫,挽救了婚姻。
日后,許允做了吏部郎,因舉薦同鄉(xiāng)做官被魏明帝拘捕。舉家號哭,都認為大禍臨頭,只有許允的丑妻阮氏胸有成竹、從容自若地說:“勿憂,尋還?!彼皶r提醒丈夫:“明主可以理奪,難以情求?!盵3]660意思是說:君主只能靠道理來使他收回成命,絕不能低聲下氣地哀求他。在朝廷上,當魏明帝審問許允時,他聽從妻子的建議,據(jù)理力爭。結果不但無罪釋放,還得到了魏明帝的賞賜。
這種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的賢妻,在危難之際正是家庭的堅強后盾。后來,在魏晉爭奪皇權的斗爭中,許允被晉景王司馬師殺死,她又憑借自己的非凡見識,保全了兩個兒子。
《賢媛》第十六篇載:
王司徒婦,鐘氏女,太傅曾孫,亦有俊才女德。鐘、郝為娣姒,雅相親重:鐘不以貴陵郝,郝亦不以賤下鐘。東海家內(nèi)則郝夫人之法,京陵家內(nèi)范鐘夫人之禮。[3]671
司徒王渾的妻子鐘氏,是太傅鐘繇的曾孫女、黃門侍郎鐘琰的女兒,有俊才女德;王渾的弟弟王湛的妻子郝氏,出身低賤。而妯娌倆卻“雅相親重”,鐘氏不以出身高貴而鄙視郝氏,而郝氏也不以出身微賤而自慚形穢。
《賢媛》第二十四篇載:
桓車騎不好著新衣,浴后,婦故送新衣與。車騎大怒,催使持去。婦更持還,傳語云:“衣不經(jīng)新,何由而故?”桓公大笑,著之。[3]680
車騎將軍桓沖不喜歡穿新衣。一日浴后,妻子故意派侍女拿來一套新衣給他穿。將軍大怒,催促侍女拿走。妻子又讓侍女送回新衣,并傳話給他:“衣不經(jīng)新,何由而故?”桓沖認為言之有理,不由得轉怒為喜,愉快地穿上了。
《惑溺》第六篇載:
王安豐婦,常卿安豐。安豐曰:“婦人卿婿,于禮為不敬,后勿復爾。”婦曰:“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遂恒聽之。[3]941
司徒王戎的妻子常常稱自己的丈夫“卿”,王戎認為妻子用‘卿’稱呼丈夫是不敬的,妻子卻略帶嬌寵地說:“我親你愛你(親卿愛卿),故以‘卿’稱之,我不卿卿,誰當卿卿!”
因為“卿”是封建禮教中,上對下、貴對賤、尊對卑的親昵稱謂,如皇帝稱呼大臣“愛卿”。盡管王戎抗議老婆這樣的稱呼,但老婆說抗議無效。
以上賢妻,是家庭生活的主角,不是身為槁木心如死灰的軀殼,而是聰慧自信、靈動活潑的賢內(nèi)助。她們多出身高貴,衣食無憂,不像貧窮主婦們那樣,為稻梁憂慮,因此她們則更注重精神世界的富足。從《世說新語》中可以看出,作為魏晉時期名士之妻,她們的精神風采可見一斑。
《德行》第三十六篇載:
謝公夫人教兒,問太傅:“那得初不見君教兒?”答曰:“我常自教兒?!盵3]31
太傅謝安的夫人常常教育孩子們,一次,她責備太傅說:“怎么你從來也不教育孩子呀?”太傅說:“我也常常教育他們呀?!?/p>
寥寥數(shù)字,可見上層社會是非常注重孩子的家庭教育的。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就是一典型事例。也正是緣于那次“內(nèi)集”,謝道韞脫穎而出,留名青史。
《賢媛》第一篇載:
陳嬰者,東陽人,少修德行,著稱鄉(xiāng)黨。秦末大亂,東陽人欲奉嬰為主,母曰:“不可。自我為汝家婦,少見貧賤,一旦富貴,不祥。不如以兵屬人,事成少受其利,不成禍有所歸?!盵3]654
秦末大亂,鄉(xiāng)人造反,欲推舉德高望重的陳嬰做起義領袖,陳母卻堅決反對。首先,她打消了兒子追求榮華富貴的野心,她認為這種一夜暴“貴”,取之不祥。她未雨綢繆,兩害相權取其輕,讓兒子把領袖職位讓出去,如果失敗,由他人承擔責任;一旦成功,兒子又可獲利。《史記·項羽本紀》亦有記載。最后陳嬰聽從母親建議,把兵權讓給了項梁,而做了上柱國。
有這種深謀遠慮的母親做智囊,豈不是子女趨利避害之大幸?
《賢媛》第四篇載,曹操死后,兒子曹丕把父親的宮女收為己用。后來曹丕病重,母親卞太后前去探視,發(fā)現(xiàn)兒子住處的宮女多是曹操昔日所寵幸的,就問宮女是何時過來的,宮女們回答說在為武帝招魂時來的。聽后,卞太后長嘆曰:“連狗鼠都不如,病死活該!”曹丕死后,母親竟真的沒有哭泣,沒有前去吊唁自己的親生兒子。
《魏書》也有記載,卞后“性約儉,不尚華麗,有母儀德行”[4]132。曹丕在父親服喪期間就收納父親的宮女,即使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卞后也不能原諒他這種無德無義的無恥行徑。卞后的凜然正氣與威嚴令我們肅然起敬。
《賢媛》第五篇載:
趙母嫁女,女臨去,敕之曰:“慎勿為好!”女曰:“不為好,可為惡邪?”母曰:“好尚不可為,其況惡乎!”[3]657
孫權的夫人趙姬在嫁女的時候,叮囑女兒:“慎勿為好!”通常,母親對即將出閣的女兒的教育是孝敬公婆、恪守婦道,而趙姬卻不讓女兒做好事!所以女兒不解:不做好事,難道做壞事嗎?
原來趙姬的育兒理念與眾不同!她不讓女兒做好事、立善名,怕引起別人嫉妒,也不讓其做壞事,引起別人憎惡。故景獻羊皇后曰:“此言雖鄙,可以命世人。”[3]658
究其育兒宗旨就是謹遵中庸之道,方可保其長久。趙母善于審時度勢、見微知著,如此老辣!難怪《列女傳》稱她“才敏多覽”[3]657。
《賢媛》第十篇載,王經(jīng)小時貧窮,后來官至兩千石,鑒于當時情況,母親告誡他適可而止??赏踅?jīng)沒有聽從母親的提醒,一心輔佐曹魏,做了尚書,最終致禍。被殺前他泣謝對母:“不從母敕,以至今日!”而此時的王母面無戚容,曰:“為子則孝,為臣則忠。有孝有忠,何負吾邪?”[3]663
《漢晉春秋》寫王母的回答更直接:“人誰無死?往所以止汝者,恐不得其所也。以此并命,何恨之有!”[3]664王母這種遇事不避的凜然氣概,絲毫不輸于須眉男兒,的確是兒女們可敬的母親。
《賢媛》第二十篇載:
陶公少時做魚梁吏,嘗以坩魚差餉母。母封魚差付使,反書責侃曰:“汝為吏,以官物見餉,非唯不益,乃增吾憂也?!盵3]676
陶侃家貧,年輕時做魚梁吏,曾派人送腌魚給母親吃。母親把腌魚封起來交給來人,并回信告誡兒子:你拿公家的魚孝敬我,非但讓我不開心,反而使我更加憂慮。
陶母深明大義,不為貧賤所移,批評兒子這種損公肥私的孝行,陶母的母儀之范與當時上流社會的奢靡之風形成鮮明對照。
世人皆知,晉代多風流名士,他們或狂狷簡傲,灑脫不羈;或任誕假譎,儉嗇汰侈,不一而足。其實,晉代女子亦多卓然不群者。作者所注重的不是女子的妍姿麗質,而是內(nèi)在的神韻氣質,謝道韞便是冠絕一時的才情女子。
謝道韞出身名門望族,其父為安西將軍謝奕,其叔為 “淝水大戰(zhàn)”名將謝安,其夫乃大書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謝道韞才思敏悟,聰慧果敢。
《晉書》本傳記她“風韻高邁” “神情散朗,有林下之風?!盵3]684
《晉書·王凝之妻謝氏》則云:“王凝之妻謝道韞,聰明有才辯,嘗內(nèi)集,雪驟下,叔謝安曰:‘何所擬也?’安兄子朗曰:‘撒鹽空中差可擬?!理y曰:‘未若柳絮因風起?!泊髳偅姵性S之?!?參見126在線閱讀網(wǎng):晉書—卷九十六列傳第六十六列女,網(wǎng)址鏈接為http://www.read126.cn/194c6894-51d5-4df3-a4bc-fa1282139f82!00df8eec-e9af-42f3-8dec-b80076c8b033.html.因此,后世贊其為“詠絮才”。
上述故事在《世說新語》言語第七十一篇亦有記載:
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毙峙唬骸拔慈袅跻蝻L起?!惫笮?。[3]109
謝安對侄女的才情頗為欣賞。一次,在講論《詩經(jīng)》時,叔父問她:“毛詩何句最佳?” 謝道韞答曰:“吉甫作誦,穆如清風?!币κ侵艹汲?,他的詩也正是謝安所喜,故叔父贊其曰“雅人深致”。
《賢媛》第三十篇載,謝道韞和張玄的妹妹張氏皆為才女,謝道韞嫁與王凝之,張氏嫁到了顧家。有個尼姑常在王顧兩家走動。一天,謝道韞的哥哥謝玄和張氏的哥哥張玄問尼姑,她們倆誰更優(yōu)秀。尼姑評價道:“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風氣;顧家婦清心玉映,自是閨房之秀?!盵3]683尼姑的評價很妙,她贊謝道韞有竹林名士的風度、顧家婦張氏則有冰清玉潔的氣質。
謝道韞嫁給王凝之后數(shù)十年,恪守婦道,受到婆家盛贊。《晉書》記載謝道韞丈夫及諸子皆在孫恩之難中被殺,謝道韞鎮(zhèn)定自若,帶領家丁突圍,被俘后,她義正辭嚴,痛斥亂臣,令孫恩為之動容,大為折服,護送她安返會稽。
宋代蒲壽宬在《詠史八首·謝道韞》寫道:“當時詠雪句,誰能出其右。雅人有深致,錦心而繡口。此事難效顰,畫虎恐類狗?!盵5]40109
率性潑辣,敢作敢為的女性形象,也是《世說新語》中的一道風景線。面對丈夫的三妻四妾,朝三暮四,妻子的妒忌,也是一種對命運的抗爭、對自身權益的爭取,表達了她們對男權地位的不滿和抗議。
《賢媛》第二十一篇載:
桓宣武平蜀,以李勢妹為妾,甚有寵,常著齋后。主始不知,既聞,與數(shù)十婢拔白刃襲之。正值李梳頭,發(fā)委藉地,膚色玉曜,不為動容,徐曰:“國破家亡,無心至此,今日若能見殺,乃是本懷?!敝鲬M而退。[3]677
征西大將軍桓溫平定蜀漢后,背著夫人、明帝之女南康長公主偷偷娶了李氏,將她藏與書齋。南康長公主知曉后,醋意大發(fā),帶領幾十個女仆,揮刀襲來。李氏正在梳頭,只見她長發(fā)垂地,膚如白玉,從容自若。公主看到李氏沉靜安詳?shù)臉幼雍?,自愧不如,悄然退下?/p>
這一情節(jié)急轉直下,頗有戲劇性。然斂笑沉思,不禁讓讀者對兩位夫人都產(chǎn)生了敬重之情。
《惑溺》第三篇載:
賈公閭后妻郭氏醋妒。有男兒名黎民,生載周,充自外還,乳母抱兒在中庭,兒見充喜踴,充就乳母手中嗚之。郭遙望見,謂充愛乳母,即殺之。兒悲思啼泣,不飲它乳,遂死。郭后終無子。[3]937
賈充的夫人郭氏妒忌心強。一日,乳母抱著剛滿周歲的兒子在庭院玩耍,賈充從外面歸來,兒子看到父親非常高興,賈充就上前去親吻兒子。不料,郭氏以為丈夫去親吻乳母,就把乳母殺了。兒子思念乳母,拒吃別人的奶,最后竟餓死了。
小說中郭氏的妒意害人害己,最終失去了自己的兒子。
《規(guī)箴》第八篇載,太尉王衍的妻子郭氏,“才拙而性剛”“聚斂無厭”,丈夫王衍干著急管不了,弟弟王澄也不滿于嫂子的蠻橫無禮、貪婪無度,他也曾試圖勸說嫂子,卻被嫂子連打帶罵,落荒而逃。嫂子大罵小叔子:“昔夫人臨終,以小郎囑新婦,不以新婦囑小郎”[3]538,罵完就用棍杖追打小叔子,王澄不得已只能跳窗逃跑。
《世說新語》既是筆記小說,也是紀實小說,其中的女性形象在歷史上都有真實存在。她們的才情氣質與她們的身份處境極為吻合。因此,這些異彩紛呈的女性形象頗能反映魏晉南北朝時期上流社會貴族女性的生活常態(tài)。誠然,由于她們的身份地位比較特殊,因此不能代表當時大多數(shù)婦女的生活際遇,所以使她們具有了鮮明的個性特征和獨特意蘊。
首先,《世說新語》中女性形象的家庭地位與社會下層婦女不同,她們有著比較自由寬松的生活空間與生活話語權。日常生活中,她們敢于理直氣壯地“頂撞”丈夫,抒發(fā)自己合理的情感要求。如諸葛誕的女兒對新婚丈夫的指責無所畏懼,反唇相譏:你都不能像你父親那樣,憑什么要求我像父親?再如,當許允嫌棄新娘相貌丑陋逃離洞房的時候,新娘毫不客氣地批評新郎好色不好德的行徑,不僅挽救了婚姻,還贏得丈夫敬重。
其次,《世說新語》中的女性形象沖破了封建禮教的禁錮,顛覆了“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倫理。她們才德兼具,不讓須眉。陶母教子,母儀天下。謝道韞才智超凡,卻恪守婦道,她才氣并不在王凝之之下,與其共同生活數(shù)十年,贏得了全家上下的一致稱贊?!顿t媛》第十一篇載,山濤的妻子韓氏經(jīng)他同意,效仿僖負羈之妻觀察狐偃和趙衰的做法,去觀察山濤的好友嵇康和阮籍, 回來后她回答丈夫說,他的才智情趣不及嵇康和阮籍,只能在見識氣度上與之結交。其慧眼識鑒人品的能力令山濤甚為折服。
再次,《世說新語》中的女性形象個性張揚,毫不掩飾。《容止》第七篇載: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縈之。左太沖絕丑,亦復效岳游遨,于是群嫗齊共亂唾之,委頓而返。[3]589
潘岳這個美男子走在路上,婦女們遇見了都拉起手來對他進行圍觀。而當遇見模仿潘岳出行的丑男左思時,又一起啐他,使他狼狽而逃。
最后,對不公命運的頑強抗爭。《世說新語·賢媛》第三篇載:
漢成帝幸趙飛燕,飛燕讒班婕妤祝詛,于是考問,辭曰:“妾聞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修善尚不蒙福,為邪欲以何望?若鬼神有知,不受邪佞之訴;若其無知,訴之何益?故不為也?!盵3]656
趙飛燕依仗漢成帝的寵幸誣陷班婕妤,班婕妤義正辭嚴地指出: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若鬼神有知,就不會接受邪佞之人的詛咒;若鬼神無知,詛咒又有何用?
漢末至魏晉,隨著人們自我意識的覺醒,對女性的評價不再局限于外在之美,而更傾向于內(nèi)在的綽約風姿?!妒勒f新語》里眾多鮮明生動的女性形象,讓后人得以欣賞到她們的蘭心蕙質,領略到她們生活的境遇與故事。
[1]章培恒,駱玉明.中國文學史:上[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
[2]魯迅.魯迅全集:第九卷——中國小說史略·嵇康集 [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3]劉義慶.世說新語譯注 [M].張萬起,劉尚慈注譯.北京:中華書局,1998.
[4]陳壽.三國志·魏書[M].裴松之注.北京:中華書局,2011.`
[5]蒲壽宬.詠史八首·謝道韞[M]∥傅璇琮.全宋詩:卷3256 [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責任編輯 石學軍)
2016-12-22
張玉玲,女,山東淄博人,山東理工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文學碩士。
G04
A
1672-0040(2017)03-004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