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少東
[摘要]目的 分析比索洛爾對于治療高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我院86例COPD合并CHF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就診時間為2014年1月~2015年4月,經(jīng)倫理委員會通過,隨機將其分成兩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治療,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比索洛爾進行治療,觀察兩組高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療半年后的臨床效果。結果 兩組高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療后左心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B型利鈉肽前體、第一秒用力呼氣量占預計值百分比等指標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高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比索洛爾治療的臨床療效顯著,安全性較高。
[關鍵詞]比索洛爾;高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心力衰竭
[中圖分類號]R563.9;R541.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0616(2016)11-94-03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是指以進行性發(fā)展的氣流受限為特征的慢性肺部非特異性感染性疾病,具有致殘率高、發(fā)病率高及致死率高等特征,絕大部分高齡患者均合并多種基礎疾病存在,高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治療難度較大,預后較差,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及身體健康。我院為了分析比索洛爾治療高齡慢性阻塞性肺疾?。–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的臨床療效,針對收治的高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實施比索洛爾進行治療,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86例高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選擇住院及門診就診時間為2014年1月~2015年4月的患者,經(jīng)倫理委員會通過,隨機將其分成兩組,對照組43例高齡慢性阻塞性肺疾?。–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男23例,女20例,年齡75~86歲,平均(80.5±3.6)歲,其中,COPD急性期患者22例,COPD緩解期患者21例;實驗組43例高齡慢性阻塞性肺疾?。–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男24例,女19例,年齡76~88歲,平均(80.6±3.9)歲,其中,COPD急性期患者20例,COPD緩解期患者23例。納入標準:(1)患者均符合第7版《內(nèi)科學》中對慢性心力衰竭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診斷標準;(2)患者B型利鈉肽前體>900pg/mL;(3)同意此次觀察的患者;(4)患者均屬于70歲以上的高齡患者。排除標準:(1)存在嚴重精神障礙患者;(2)惡性腫瘤患者;(3)存在嚴重腎功能及肝功能異常患者;(4)二氧化碳分壓>70mm Hg患者;(5)pH值<7.35的患者;(6)存在藥物慎用、禁用情況的患者,如: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等。對比兩組高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一般資料,統(tǒng)計學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高齡慢性阻塞性肺疾?。–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采用常規(guī)治療,給予患者吸氧、糾正水電解質(zhì)失衡、祛痰、平喘、強心、利尿及ACEI類藥物進行常規(guī)治療,有抗感染指征的給予抗感染治療;實驗組高齡慢性阻塞性肺疾?。–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比索洛爾(北京華素制藥股份有限公司,H20090187)進行治療,指導患者在晨起時空腹狀態(tài)下服藥,1次/d,2.5mg/次,連續(xù)治療半年。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高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治療后左心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B型利鈉肽前體、第一秒用力呼氣量占預計值百分比等指標水平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第一秒用力呼氣量占預計值百分比(FEVI%)采用德國耶格Master Screen肺功能儀進行測定;左心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EV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采用心臟彩超檢測儀PhilipslU22進行測定;B型利鈉肽前體采用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儀羅氏E411進行測定。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軟件對兩組高齡慢性阻塞性肺疾?。–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觀察指標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結果使用%表示;FEVI%、LEVDD、LVEF及B型利鈉肽前體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結果使用(x±s)表示。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FEV1%、LEVDD、LVEF指標水平比較
兩組高齡慢性阻塞性肺疾?。–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之間對比的FEVI%、LEVDD、LVEF等指標水平的差異明顯,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B型利鈉肽前體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兩組高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之間對比的B型利鈉肽前體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兩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不良反應主要為:頭暈2例(4.65%),疲勞及乏力4例(9.30%);實驗組不良反應主要為:頭暈3例(6.98%),疲勞及乏力2例(4.65%),輕微哮鳴2例(4.65%)。見表2。
3討論
高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由于其機體各項功能處于衰退階段,且極易合并多種慢性基礎疾病出現(xiàn),極易導致通氣功能出現(xiàn)障礙。高齡慢性阻塞性肺疾?。–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臨床癥狀以低氧血癥為主,若不及時進行有效治療及控制,將會導致嚴重并發(fā)癥出現(xiàn),嚴重者甚至導致死亡。以往臨床中一般采用非選擇性B受體阻滯劑進行治療,但由于非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可能會誘發(fā)患者出現(xiàn)支氣管痙攣等不良反應出現(xiàn),因此,臨床中使用該藥物治療受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比索洛爾是一種新型長效高選擇性β1受體阻滯劑,不存在膜穩(wěn)定性及擬交感活性,主要是通過阻滯心臟β1受體,降低患者機體對交感腎上腺素能活性的反應,使得心率及心肌收縮力得到有效控制,從而達到降低心肌耗氧量及預防心肌梗死的效果。本次觀察對治療后患者左心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B型利鈉肽前體、第一秒用力呼氣量占預計值百分比等指標進行了觀察,腦鈉肽是在心室的容積擴張及壓力負荷增加時,通過心室分泌的一種心臟神經(jīng)激素,是診斷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指標之一,患者心功能出現(xiàn)缺損或不全時,腦鈉肽的特異性及敏感度最強;左心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EVDD)則是隨著心功能分級的增長而增長,兩者呈現(xiàn)正相關關系;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隨著心功能分級的增加呈現(xiàn)下降趨勢,兩者之間呈現(xiàn)負相關關系。左心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EVDD)與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相結合能有效對心力衰竭進行診斷。比索洛爾能有效改善高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縮及舒張功能,可減輕心臟前后負荷,減少心肌耗氧量及心肌做功量,還能有效抑制神經(jīng)內(nèi)分泌激活等,對心臟起到保護作用。本次觀察的結果數(shù)據(jù)中顯示,采用比索洛爾治療的實驗組高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療后左心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B型利鈉肽前體、第一秒用力呼氣量占預計值百分比等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采用常規(guī)方式治療的對照組患者,說明比索洛爾能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改善各項指標,安全可靠,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較少。
結果可知,針對高齡慢性阻塞性肺疾?。–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采用比索洛爾治療的效果顯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