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楠
【摘要】 文章分析了“學困生”管理中的幾個因素,介紹了轉化“學困生”的設想與實踐體會。一是要多關心和愛護“學困生”;二是在接觸和了解“學困生”的過程中要平等相待,不歧視和打擊他們的積極性;三是對“學困生”要有信任和耐心。
【關鍵詞】 班主任工作;“學困生”管理;轉化;實踐
作為一名班主任,我們給予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更主要的是讓他們學會生活、學會做人。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我們班主任就必須抓好學生的管理,尤其對一些“學困生”的管理至關重要。但是,要做好“學困生”的教育工作,培養(yǎng)其良好的素質(zhì),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那么,班主任應當如何管理“學困生”呢?本文就結合近幾年的班主任工作的經(jīng)歷談幾點體會。
一、“學困生”管理的幾個因素分析
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是千差萬別的;“學困生”的差異也很大。但是,共同點還是可以找出來的。班主任管理“學困生”也要從共性上下工夫。
首先,要觀察“學困生”的品質(zhì)表現(xiàn)和性格。絕大多數(shù)學生的本質(zhì)并不壞。一個很珍惜集體榮譽的學生,或者在周圍同學中很有影響力的學生,決非差勁的人。其實,“學困生”更喜歡交際,更重視別人對自己看法,更希望得到老師的關心。有些學生是重“義氣”,拉幫結派,忙于個人恩怨,把學習置于腦后,一旦老師批評,很可能和老師矛盾激化。這就需要班主任綜合各方面的情況與現(xiàn)象來分析。
其次,要觀察“學困生”的學習態(tài)度、方法、成績?!皩W困生”也不是什么都差。有的學生只是對某一門課感興趣,或喜歡某個老師,單科成績突出。有的學生是方法過死,不能針對不同學科找到適當?shù)姆椒?。這就要班主任多觀察,多和其他教師交流。
最后,要觀察“學困生”的愛好和理解其在家里的表現(xiàn)。一般看來,“學困生”的學習以外的愛好較多,例如唱歌、畫畫、看小說,尤其是武俠小說和言情小說很容易吸引自制力不強而又愛幻想的學生;另外,在家里,學生和家人相處的怎樣,聽誰的話,受誰的影響最大,這些信息都有助于班主任了解“學困生”。
當然,上面的因素也不全面,還有一些原因,例如家庭是否和睦,家庭經(jīng)濟條件的好壞,是否遭遇校園暴力,這些都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學生的學習和紀律表現(xiàn)。要尋求“學困生”之所以表現(xiàn)不佳的原因,認真分析,對癥下藥。如果原因已經(jīng)找出來了,如何使“學困生”逐漸轉化,端正態(tài)度,提高學習成績呢?
二、轉化“學困生”的設想與實踐
“后進生”轉化是個大的工程,非一朝一夕能見成效的。
首先,作為班主任要多關心和愛護“學困生”,經(jīng)常與他們談心,結合自己日常的觀察,了解其學習沒興趣的原因。適當?shù)臅r候也可以聯(lián)系家長,和家長一起尋找轉化“學困生”的最佳條件和方式。最好是和“學困生”多溝通,多“換位思考”,從他們的角度為他們著想;不要讓他們感到老師是向家長告狀而產(chǎn)生反面效應。然后,幫助學生分析出現(xiàn)的問題是由于哪些因素所致;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解決就有了思路。
其次,要想轉化好“學困生”,就要求班主任在接觸和了解他們的過程中,要平等相待,不要先入為主,不歧視和打擊他們的積極性。以愛心為基礎,多鼓勵,少批評,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尋找自身的長處;然后,從優(yōu)勢方面先著手,再在較弱的學科上幫助學生突破,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上去了,學習成績也會逐漸提高;學生有了學習的信心,上課聽講、自習紀律等各方面的表現(xiàn)也會改善。
第三,對“學困生”的管理比起好學生更費心,除了足夠的愛心以外,還要有信任,耐心?!皩W困生”的出現(xiàn)是多種原因造成的,也是長時間缺乏重視形成的。因而要轉化“學困生”,不是一天或兩天的工夫就能完成的,也不是批評幾次、教育幾次就能短時間內(nèi)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而是不斷的努力,不停的督促和幫助。能在一個學期或一個學年里有提高,都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因為性格原因導致的“學困生”;其性格形成的最佳時機已經(jīng)錯過了,要想改變,很不容易。因此,一不能急;二不能半途而廢,必須持之以恒,細致地進行不厭其煩的工作,才能有改觀,也可能收效甚微。
三、結語
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的工程。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yǎng)人才不是短時間內(nèi)就能見成效的,學生只有走上社會,才能判斷教育的成敗。素質(zhì)教育要求我們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身體心理素質(zhì)得到全面和諧地發(fā)展,個性特長得到充分的培育。因而,在校期間,“學困生”的管理與轉化也應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這些學生如果教育不當,他們走上社會就可能危害社會。雖然“學困生”的轉化不容易,但是,只要我們教師能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并根據(jù)他們的心理,細心觀察,耐心引導,找準原因,持之以恒,不厭其煩的教育,使他們學到一些有用的知識,基本的做人規(guī)范;尊重和理解他們的人格,用愛心喚起他們心靈的震動,動之以情,曉知以理;讓他們接受嚴格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用更多的關愛和科學的教育方法,培養(yǎng)這些學生的自尊、自愛、自信和自強,讓他們在各個方面得到全面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