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肇平
【摘 要】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小學數學單元復習是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不能松弛,要找到相應的策略,確實有效地把小學數學單元復習課的教學質量提高上去,有以必要將有關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具體的歸類,讓學生通過訓練把數學素養(yǎng)提高上去。本文對此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單元復習;數學;重點難點
引言
在新課改的環(huán)境下,小學數學單元復習這一環(huán)節(jié)在教學中顯得有些薄弱。數學單元復習課的教學,就是把學生組織起來,對整個單元的知識系統地進行總結與歸納,整理、對比、反思,然后經過一定的訓練,讓學生對一個單元的知識掌握得更好,同時使學生的數學能力及數學素養(yǎng)得到提升。當前,一些教師在對待單元復習課的教學上不夠重視,多數單元復習課被簡略,還有些單元復習就是題海戰(zhàn)術,使學生厭倦、教師疲憊,其結果也事倍功半。針對這個問題,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議,以此達到想要的目標。有效地提高小學數學單元教學的效果。
1.把握教材整體觀,建立知識網絡
對于數學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并是一兩節(jié)課程就能把它學好的,需要通過不斷的積累才能取得好的結果。所以,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就不容易形成一個整體的教學結構。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前更要精心的準備,細心地體會教材的內容,以知識點為基礎,讓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尋找到數學的脈絡,通過這一過程,讓學生建立起自己的知識構架。教師要認真查看學生的作業(yè),通過作業(yè),教師就能掌握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情況,如果是大多數學生沒有完成的作業(yè),或者這類題很少有學生完整地完成,這就說明,學生對這類知識掌握的不夠,這些就成了學生復習的重點、難點。或者有些題,學生根本就不會,這說明,這類題成了學生的盲點,通過批改作業(yè),給學生糾正錯誤,幫助學生找到自己復習的重點,建立知識網絡。
要達成這一目標,教師就要把握教材的整體觀,只有如此,才能不僅從橫向發(fā)展研讀教材,也能從縱向發(fā)展上去考慮,從而找到知識點相互之間的聯絡點,讓學生對知識在整體脈落上有深刻的認識,并能夠組建自己的知識網絡。例如,在進行《比例》單元復習教學時,教師就要考慮這里有些知識點是比較容易混淆的,所以,讓學生先回憶或從學過的知識中把這一單元的知識點都羅列出來,之后在組織學生分組進行討論,相互交流彼此整理出的結果,再分別羅列出來。最后,把每個小組的結果羅列出來,進行全班交流,從中找到最佳的一個整理方案。通過梳理,學生對比例的知識便有了深入的了解,而且也使學生體味到比例這個知識并不是獨立存在的,相互間都是有聯系的。通過梳理知識的過程,讓學生知道了怎樣構建知識網絡,從而使學生在構建知識網絡能力方面得到了鍛煉了,使學生的數學能力得到發(fā)展。
2.正確取舍,加強復習重點
在小學復習課教學中,有一類的課程里知識點很多,而且量也比較大,就算是仔細的梳理,也難以形成一個系統的知識網絡,這說明這種復習課比較零散,需要用一根線把這些知識點串起來,使其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項鏈。但是,在串每個知識點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每個知識點都用同樣的時間和精力,因為知識點的難易程度不同,那么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也要區(qū)別對待,把重點找出來,針對性地多用一些時間,多花一些精力,讓這些知識點在學生的腦海中打下深刻的烙印,讓他們吃透,徹底弄懂。有些時候,對于一些學生比較熟練的知識點還要大膽地放棄。在這樣的復習教學中,不僅要把零散的知識點像串珠子一樣地串起來,還必須清楚地知道哪一個知識點是復習的重點和學生不容易掌握的難點。根據每個知識點的不同,把它的輕重程度掌握好,在教授中引導學生明確這一重點內容。在教學中教師要清楚地了解學生的薄弱點在哪里,容易出錯、不容易理解的知識有哪些,把這些重點、難點羅列出來,然后針對性地在教學中一一解決。
例如:在進行“20以內的加法,10以內的加減法”這一復習教學中,教師就要明確20以內的加法是復習中的重點內容,要讓學生必須會的知識點是“湊10法”,對這一知識點要反復練習,在課堂上盡量讓每個學生都掌握,能夠正確地理解加減法的意義,并對加法進位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總結以前的教學經驗,數學復習教學的效果不理想其原因是教師擔心學生年齡小,貪玩心重,不能夠專注于學習,害怕把哪個知識點遺漏掉,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對任何一個知識點都反復的講解、讓學生反復的練習,造成了胡子眉毛一把抓,這種滿堂灌的練和講所造成的結果是,教師筋疲力盡,學生心理壓力大,氣氛凝重,反而對學習產生了厭煩的心理,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特點,把知識層次化了,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的知識點進行不同的教學方法,可以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進行課堂游戲,通過學生在玩兒的過程中,把知識點理解和掌握了,讓學生進入到一種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中,使復習教學的效果提升上來。比如:在教授“100以內的減法與加法”這一課堂復習中,教師可以通過了解學生對知識的認知程度,掌握的要點情況,設置一些問題,通過對問題的思考,讓學生聯系到相關的問題,從而自然地形成一個單元的知識系統。教學在教學中,還有對學生多鼓勵,少批評,讓學生開放思維,打開思路,多方面思考,想到解決問題的獨特方法,即使學生有些想法是不對的,教師也不要否認和打擊,首先要給予肯定和鼓勵,然后加以引導,讓學生自主認識到哪些是合理的想法,哪些是不合理的想法,這樣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潛能。
3.結語
小學數學復習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學中,必須用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以人為進行教學,根據小學生的特性,從心理、接受能力方面,運用良好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形成系統的知識網絡,為以后的數學學習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溫景富.小學數學單元復習課的教學策略[J].基礎教育,2014.12:274
[2]張衛(wèi)星.小學數學單元復習課教學的策略[J].教學與管理,2011.068: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