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慧, 黃 新
(阜陽師范學院 信息工程學院,安徽 阜陽 236041)
?
依托教學團隊的高校青年英語教師的職業(yè)發(fā)展
趙文慧, 黃新
(阜陽師范學院 信息工程學院,安徽 阜陽 236041)
摘要:在職業(yè)發(fā)展中,高校青年教師存在教學經(jīng)驗欠缺、科研能力薄弱、缺乏合作發(fā)展意識等諸多問題。在教學方面,青年英語教師應依托團隊建立的良好教學生態(tài)環(huán)境,不斷更新教學理念進而提高教學能力;在科研方面,青年英語教師應依托團隊提供的智力支持和精神激勵,利用各種資源,多途徑提高自身科研能力。
關鍵詞:青年英語教師;教學團隊;職業(yè)發(fā)展
高校青年英語教師是英語教育的有生力量,其職業(yè)發(fā)展是英語教育的關鍵,也決定著我國高素質英語人才的培養(yǎng)。但是青年英語教師在職業(yè)發(fā)展的道路上,存在諸多不可回避的問題。其一,教師結構不合理 ,青年教師占教師隊伍的大多數(shù)。以阜陽師范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外語系為例,全體專任英語教師為20名,大部分為青年教師,中年教師為少數(shù)。其二,教學水平參差不齊。高校青年教師大都是剛從學校畢業(yè)或教齡短的年輕英語教師,教學經(jīng)驗欠缺。有些青年英語教師為非師范英語,沒有系統(tǒng)學習心理學和語言教學理論,難免教學中會有些力不從心。阜陽師范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有近一半青年英語教師不是畢業(yè)于師范大學。其三,科研壓力大,科研能力薄弱。教學和科研應是相輔相成的。實際教學工作中,對于所遇到的問題和疑惑進行專業(yè)化思考研究,提升自己的科研意識和能力;將科研中的先進教學理念轉化為有效課堂實踐,進而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和水平。但是大部分高校青年教師由于教學任務繁重、缺乏資深教師指導和科研方法訓練不系統(tǒng)等原因,科研和教學無法形成良性循環(huán)發(fā)展。至今,阜陽師范學院青年教師未能發(fā)表英語類核心期刊,科研項目申請大多為院級別。其四,合作發(fā)展意識薄弱。許多大學青年教師職業(yè)發(fā)展以個人獨立方式進行著,無論是教學還是科研。這些青年教師長期獨自備課,獨自進行教學設計,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不及時進行反思和與同事進行交流; 科研上,較少參加有意義的學術會議,無法掌握本領域的學術動態(tài),沒有和同事共同科研發(fā)展的意識和交流意向。阜陽師范學院英語青年教師成立教學團隊之前由于教學任務繁重,沒有時間和精力進行合作發(fā)展。本文正是基于以上問題,以該院信息工程學院外語系為例,以基礎英語教學團隊為依托,探討高校英語青年教師職業(yè)化發(fā)展的有效途徑。
一、以教學團隊為依托的英語青年教師教學合作發(fā)展
1.理念共識。明確教學團隊建設和發(fā)展的動力和目標,全體成員尤其是青年教師形成先進的教學理念共識。教學團隊的建設和發(fā)展的動力和目標是提高英語教師的教學和科研能力,并以此將先進外語教育理論應用于課堂教學實踐。高校青年英語教師作為英語教育的新鮮血液,應以新的語言習得理論為指導,在不忽視基本功訓練的同時,采用交際法、任務型教學等新的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貫徹以“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思想。但由于自身能力以及學院較少提供更好培訓進修平臺,高校青年英語教師可以依托教學團隊不間斷地汲取教學經(jīng)驗和方法,不斷更新二語習得理論和教育理論并用于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以阜陽師范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的基礎英語教學團隊為例, 在“以老帶新,互幫互學” 的老中青教學梯隊中,青年英語教師可以彌補自己教學經(jīng)驗的不足,從而堅持和保證了英語教學和學習的可持續(xù)性。分享教學經(jīng)驗和方法時,“老”教師強調應努力營造具有人文氣息的情感氛圍,有效誘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教師要正確處理好學生之間的個別差異,教學目標和練習多層次化。除此外教師還應把握好課堂教學的深度,使之略高于學生的知識水平,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為避免教學同質化,青年英語教師同時可發(fā)展自己的特長和亮點。比如授課風格偏理智型,偏情感型,偏自然型。無論哪種教學風格都應以提高教學效果服務。在信息化的當今社會,先進的信息技術不可避免地應用于英語教學中,青年英語教師應具有靈活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教學團隊應積極探索使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制作了大量的教學課件,聲、形、音、畫、動兼?zhèn)?,充分利用Blackboard等網(wǎng)絡工具和多媒體設備,應注重教學資源的建設與利用,注重網(wǎng)絡教學,發(fā)掘出一系列輔助教學網(wǎng)站。有了這些高質量的信息資源,教師遇到難以說清或課堂上難以展示的抽象問題,教師可利用多媒體生動有效地表達,但同時青年教師不能過多依賴多媒體教學。教師必須站穩(wěn)講臺,授課時以“教師主導,學生主體”,若過多使用多媒體教學,授課過程就變成演示課件過程。教學全程教師和學生的注意力都在PPT上,很少有眼光交流,學生聽沒聽,感不感興趣都不清楚,也就無從知道學生的反饋。
2.建立良好的教學生態(tài)環(huán)境。以團隊為依托,建立良好的教學生態(tài)環(huán)境,促使青年英語教師從團隊中汲取經(jīng)驗、知識和力量。為了構建生態(tài)化的團隊文化,教學團隊以民主協(xié)商的方式組織多種活動。首先集體備課制度。科學地設計課程結構,將英語綜合能力對應的教學內容模塊化。強調以學生活動為中心,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建立主體單元,使教學設計的主體落到實處。本著“以老帶新,以新促老”的理念,定期相互聽課,交流課堂教學經(jīng)驗,取長補短,共同進步。老教師為青年教師提供教學經(jīng)驗,青年教師為老教師注入教學活力。強化“集體備課+在線備課”的方式,提高教學效率。集體備課包括從開學初寫學期教學進度計劃,學期期中教學檢查、組織學生座談、檢查學生作業(yè)、教師教案,到期末考試安排、集體閱卷,無不體現(xiàn)了團隊協(xié)作的精神。這個過程,也是青年教師汲取教學經(jīng)驗,不斷完善成長的過程。集體備課可以減輕備課的重復,可以提高教學教研水平,對每一位教師,尤其是對年輕教師的成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教師的備課最基本的要求是“實用”,備課應突出“教”與“學”的設計,備課的重點不僅有教什么,而且有怎樣教、怎樣學、教到什么程度和學到什么程度。對于重點內容,教師應有問題解決的巧妙辦法和對授課中學生出現(xiàn)問題的超前預見。要能很好地體現(xiàn)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在每次的備課會上,從學生的具體情況,青年教師自己的教學總結到教學過程中對難題的解決,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使用,教師應積極提出自己的建設性意見,取長補短,互相切磋。“在線備課”是集體備課的補充,教師利用網(wǎng)絡這個平臺和信息資源進行討論交流,參與者能夠以較少的時間了解備課組活動情況,自由可控,以提高備課的效率和質量。聽課和評課也是集體備課的一部分,是提高教學水平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在定期聽課活動中,青年英語教師切忌盲目性聽課,要先熟悉教材和教學目標。在聽課過程中,青年英語教師不僅要關注教的活動(教師對教材的鉆研深度、教學設計、教學理念滲透、重點難點的處理等)還要關注學生學的狀況,例如課堂學習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和情緒反應等。通過現(xiàn)場觀摩和課后感悟,汲取老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評課是以“對話”的方式對團隊成員的教學進行“診斷”過程,是成員之間進行教學交流的一種方式。在交流過程中,青年英語教師要善于聽取別人的批評并積極進行自我反思;對于教學中的困難和困惑,可以和大家傾訴討論。依托團隊的集體備課活動不僅加強了團隊成員間的溝通,也大大地提升了青年英語教師的教學水平。
其次通過公開課、講課比賽等活動提高青年英語教師的講課水平。阜陽師范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基礎英語教學團隊每學期安排一至兩位老師進行公開課教學。觀摩聽課后邀請系主任、教研室主任、聽課老師在一起進行認真地評課,并填寫評課表。對教師教學有新意的地方給予肯定,不足之處給予糾正。為幫助青年老師上好每堂課,站穩(wěn)講臺,每年舉行一次35歲以下青年教師的講課比賽。定期舉行教學理論和教學經(jīng)驗交流講座,提高全體英語教師的英語教學理論和實踐水平;聘請外校具有豐富教學實踐經(jīng)驗的教師舉辦教學公開課。
二、以教學團隊為依托的英語青年教師科研發(fā)展
1.智力支持和精神激勵。以團隊為依托,為青年英語教師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激勵。教學與科研是高等院校的中心工作與重要職能。青年英語教師應走一條教學科研相結合的專業(yè)化發(fā)展之路,以科研促教學,提高教學改革成效[1]。青年英語教師個人的能力和視野畢竟有限,以教學團隊為依托,可以集團體之力進行同伴互助和專業(yè)引領[2]。面對同一個難題,不同教師有不同的看法、思路和解決辦法,群體的智慧在碰撞中產(chǎn)生火花,個人的不足得以補充,個人的思維局限得以擴展。除了群策群力外,團隊中的學科帶頭人和資深教師對青年教師的科研指導也是重要的智力支持。阜陽師范學院信息工程基礎英語團隊科研結構為老、中、青梯隊建設,以老帶新,為青年教師提供良好的科研平臺。申報課題前,團隊專門組織科研骨干集體對申報項目研究討論,提出意見批評,以提高申報質量和成功率。至今成果顯著,已取得院級項目6個,安徽省級教學項目2個, 教研論文20多篇。提高青年英語教師科研能力和水平是一個長期的系統(tǒng)工程, 在個人尤其是青年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道路上,困難和挫折是難免的,以教學團隊為依托,成員間的相互鼓勵是個人堅持下去的重要精神動力。
2.多途徑提高科研水平。以團隊為依托,利用各種資源,多途徑提高青年英語教師科研能力。有了教學團隊的依托,青年教師個人應結合自身興趣和學科科研前沿動態(tài),利用圖書館的數(shù)字資源多看多寫專業(yè)科研教研文章。在科研教研中,自己遇到問題困惑,多與團隊成員談心得體會,多詢問團隊中高職稱教師或學者,他們的經(jīng)驗豐富,科研造詣較深,看問題更全面、更深刻。青年英語教師還應多參與學術會議和教研活動,在傾聽別人科研主張的時候,也能激發(fā)自己的思想。多記教學反思筆記,對看過的學術文章、會議論文,多寫心得體會。
當今社會對高校英語教師職業(yè)化發(fā)展要求越來越高,高校英語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教學經(jīng)驗欠缺、科研能力薄弱、缺乏合作發(fā)展意識等制約著個人的職業(yè)發(fā)展和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青年英語教師應依托教學團隊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學能力。
參考文獻:
[1] 張慶云.大學英語教師尋求自我專業(yè)化發(fā)展的意義及途徑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09,(8):61-62.
[2] 文秋芳,任慶梅.大學英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的趨勢、特點、問題與對策[J] .中國語,2010,(4):77-83.
責任編輯:鄭詩鋒
Young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Career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Teaching Team
ZHAO Wen-hui,HUANG Xin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F(xiàn)uyang Teachers College,F(xiàn)uyang Anhui 236041,China)
Abstract:There are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areer development of young English teachers such as short teaching experience, weak research capacity and little team work sense. The young English teachers should update their teaching conception to promote their teaching ability in the f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et by the team. Meanwhile, they also should make use of all possible resources to elevate their academic ability with the help of intellectual support and spiritual incentive from the team.
Key words:young English teachers; teaching team; career development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44X(2016)03-0102-03
作者簡介:趙文慧(1979-),女,河北任丘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認知語言學和英語教學。
基金項目:安徽省教育廳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點項目(SK2015A720)和一般項目(2015FXTSK02)
收稿日期:2015-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