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區(qū)四根柏小學 高 金
為實現(xiàn)中國夢,如何成功地教育學生就成為重中之重。在我平凡的教育生涯中,總結與整理個人及借鑒他人教育成功的案例,有以下方法。
有愛心,是從事教師職業(yè)的靈魂,沒有愛心就難以從事教師職業(yè)。一個老師只有充滿愛心,才會熱愛學生,對自己工作充滿激情,也才能有責任心。愛心,體現(xiàn)在老師對自己的工作有愛心,關心學生,熱愛自己的職業(yè)。有愛心的教師由于對工作負責,往往得到學校的信任,受到學生的尊重,在學生心中樹立了威望,有利于自己工作的開展。教師是一種特殊的職業(yè)角色,社會、家庭對教師的心理都很高。作為人民教師,我們唯有一顆熱愛社會主義教育、一腔愛國的赤子之心,一顆細致關愛學子慈母般心靈,才能當教師。
教師作為一種職業(yè)有其特殊性,其對象學生是流動的、不固定的,所以教師不能以自己個人好惡來評判學生。教師對學生要有一顆存異之心。教師不管是對自己喜歡的學生還是自己不喜歡的,我們都要一視同仁。特別是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從事教學工作的教師,我們更不能只關注成績好的同學,而不理成績落后的學生。我們要重視先進生,但更要包容得下后進生。對同一個學生,我們要看到他的優(yōu)點,更要能容忍他的不足。只有教師有一顆包容之心,才能不斷適應學生,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育。有包容心既要求我們看到學生的優(yōu)點,也要看學生的缺點。對于學生的錯誤,教師應有充分的包容之心。教師只有具備寬大有胸懷,才能擁有偉大的人格魅力。
作為老師,我們還要學會理解學生。在教學工作中,我們要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對學生的看法和評價不能從成人的角度去看問題,更不能以自己的角度去看問題。青少年由于各方面還不成熟,與成年人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們要從學生的年齡、認知能力、思維特點等方面來看待學生,只有這樣我們對學生的看法才是客觀的。對學生們,尤其是在9-12歲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我們要學會理解。不能因為學生一點錯誤就一票否定。同時一個教師只有學會從學生的角度看問題,自己才會想得通,不走極端。
教師角色的特殊性決定了社會大眾對教師期望是非常高的。這就要求老師對自己負責,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對社會負責,對國家負責。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沒有責任心是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教師只有擁有強烈的責任心,才甘于平淡,才能產生強大的人格力,得到學生的擁護和愛戴,得到學校和家長的信任。
板書對于教師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板書也是一種微型教案,它是實現(xiàn)教學目的的一種手段。對板書內容的選擇,我們要講求精當,對教學內容高度概括和提煉,以簡明扼要、提綱挈領的形式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
對于活潑好動的小學生來講,學習過程中有時免不了感到單調和乏味。學生的學習動機往往來源于有趣的教學內容和有吸引力的教學活動。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板書設計,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活動來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讓學生感受到課堂的輕松氣氛。
時代的進步,使教課的形式更加多樣化。制作內容豐富的課件,會使學生崇拜你所擁有的技能,從而更喜歡你的課堂。當然,課件上插入視頻、動畫等,豐富課堂內容,更能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
“學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抓住時機,巧妙設問,就能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促使他們去質疑、思考。不要一味的“灌”知識給學生,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主動去探究新知。這樣就能引起學生的思考,從而激發(fā)學生去主動參與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
教學中我們要堅持問題盡量讓孩子們自己去揭示,知識讓他們自己去探究,規(guī)律讓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學法讓他們自己去創(chuàng)造。而教師的主要職責是設計一些情景,組織引導學生自己去參與研究,當學生遇到困難時給學生一定的點撥,給學生一定的啟發(fā),幫助學生總結歸納等。
活潑好動、對世界的事物充滿好奇是學生的天性,作為老師應當提供給他們施展思想、個性、長出的空間。游戲既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又激發(fā)了他們的求知欲,釋放學生天性的同時釋放他們的思想。實現(xiàn)中國夢不能僅僅靠祖輩的智慧,也需要我們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而我相信,釋放學生的思想是激發(fā)他們創(chuàng)造性的一條途徑。我在設計游戲時要考慮到游戲的難度及適用度,尤其是一些競賽性的游戲;當然小組賽也是必不可少的,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他們的團隊意識。利用游戲教學,能夠真正地實現(xiàn)“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信息化是以現(xiàn)代通信、網絡、數(shù)據(jù)庫技術為基礎,可以極大地提高各種行為的效率,為推動人類社會進步提供極大的技術支持。教育信息化開放性、共享性、交互性與協(xié)作性的基本特征開。打破了以學校教育為中心的教育體系,使得教育社會化、終生化、自主化;豐富的教育資源能為全體學習者共享,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同時能實現(xiàn)人—機之間的雙向溝通和人—人之間的遠距離交互學習,促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其他人之間的多向交流;為教育者提供了更多的人—人、人—機協(xié)作完成任務的機會。
教育信息化為學生開創(chuàng)了一個廣闊天地,使得教師與學生交流方式不再局限于面對面,局限于地點;學生能夠隨時向老師提問,并且在短時間內能得到解答,大大縮短了時間。作為新一代的人民教師,緊跟信息化的潮流,能夠使用信息化平臺與學生進行非面對面的交流溝通,更加方便的解決學生的問題。
中國夢建立在我們日益繁榮發(fā)展的經濟、文化、政策、社會保障和健全的民生之上,以祖國的強大為依托,實現(xiàn)祖國和人民的夢想。作為一個新時代的教育者,為中國夢自豪,為我們的祖國驕傲。同樣,也當全力以赴,全心全意為教育事業(yè)奉獻和努力,為實現(xiàn)中國夢的早日到來增添燦爛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