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岑溪市馬路鎮(zhèn)大和中心小學 陳斐鳳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對學生進行語文素質訓練的主要陣地;是學生把自己的知識、體驗、情感外化的一種表現(xiàn);是學生知識重組、創(chuàng)新的過程。因此,作文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沃土。新頒布的《語文課程標準》特別重視,鼓勵學生自由表達,放飛思緒。在寫作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針對現(xiàn)在的作文教學狀況,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呢?下面談談我的幾個見解。
兒童心理發(fā)展的研究表明,小學階段是兒童的智力和語言發(fā)展的最佳期。在這個時期,小學生的智慧潛力和語言潛力很大。他們經常表現(xiàn)出多嘴多舌、問長問短、愛看愛聽。根據兒童這種心理特點,我不失時機地在作文課前特地安排了一節(jié)說話課,來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因為,表達欲望是說話、寫作的動力,表達欲望被喚起了,就會樂于表達,甚至欲罷不能。于是,我對學生說:“同學們,這節(jié)課改為說話課,你們有話要說嗎?”話音剛落,教室里立刻像燒開了的水一樣沸騰起來,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說說了起來。小明同學說:“小華同學亂扔垃圾,很不衛(wèi)生?!毙娬f:“小軍說粗話,很不文明。”小梅說:“小東自習課時講話……”這時我看時機成熟,已經達到了說話的目的,我說:“同學們,請靜一靜,看來同學們還有很多話要說。既然同學們有這么多話說了,那么,能談談你們心中的希望嗎?”同學們異口同聲的說:“能”。我馬上鼓動學生:“掌聲鼓勵”。頓時,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教師問:“同學們,你們的希望是什么呢?”沉默幾分鐘之后,同學們有的小聲討論,接著就有同學舉手,一個,兩個,三個……越來越多的同學舉手。于是,我就讓舉手的同學一個一個地說。小湖說:“我希望自己是一只小鳥,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苯處熢u價:“你渴望自由,掌聲鼓勵。”接著,小東說:“我希望自己快快長大,能乘著飛船飛上月球,飛向銀河,飛向更高更遠的太空?!苯處煼Q贊:“多么遠大的理想啊!掌聲表楊?!毙钦f:“我希望……”“同學們,你們心中有無數(shù)美好的希望,你最希望什么呢?”請你們從下面幾個不同角度打開思路吧:個人角度:有人希望成為明星,有人希望成為畫家……想一想你們最希望成為什么;交往的角度:你身邊有很多人,這些人與你生活息息相關;你希望鄰居不要亂扔垃圾,還大家一個清潔的衛(wèi)生的環(huán)境。你希望爸爸不要抽大煙……想一想你們對他們有什么希望;從社會的角度:我們生活在社會這個大家庭里,只有這個大家庭越來越和諧,我們的生活才能越來越美好。在眾多的希望中你最大的希望是什么,然后用書面形式寫下來就是一篇作文了。就這樣自然而然地把說話引向到寫作文上來了。
以前,從學生的作文實踐來看,他們感到最大的困難是無話可寫,而且最常見的毛病就是內容空洞,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沒留心觀察生活中的“小事”。其實,小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也是十分豐富多彩的,作文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我們身邊。如果細心觀察,就是學生寫作文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比如有位同學描寫下雨時的情景很逼真:“近看,雨點的形狀如‘小葡萄’打在地上濺起水花,遠看是一層‘輕紗般的水霧’,繼而‘水霧’又變成‘雨簾’,馬路兩旁出現(xiàn)了兩條‘小溪’?!边@是他細心觀察的結果。隨著時代進步,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沖破學校課堂狹小的天地,在社會大課堂中去感悟時代的脈搏,接受新事物來豐富生活。從生活中獲取直接的知識,把學生的視野引向身邊的生活、引向大自然、引向社會,并從中得到感受,又拓寬了視野。即為寫作文奠定了基礎,又積累了作文素材。
指導寫作是寫好作文的關鍵,寫作時要十分注意調動學生情感和激活學生的思維,引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如《希望》這篇習作先讓學生想一下,你最希望什么,為什么希望,寫下來,然后指導學生如何布局謀篇,審題、選材、構思、表達、過渡、修改等環(huán)節(jié)。比如,選材方面,如果是寫人或寫事的文章,要選取生活中最典型的,印象最深刻的人和事等來寫。寫作中要凸顯習作的個性、語言的豐富性、內容的新穎性等特點。開拓學生選材思路,然后指導學生想明白你要告訴別人什么意思。哪些內容具體寫,哪些內容要一筆略過,甚至不寫。按照什么順序寫才能把意思說明白等,同時,文章的構思也要生動活潑,內容就更豐富多彩。學生就不會談文色變了,而是喜歡上了作文。
以往作文教學中,教師的評價占多數(shù),每次作文結束,意味著學生任務完成。至于作文的優(yōu)勢,全憑老師手下一個分數(shù)而定。在學生的心里,高分便是好作文。低分就是劣作文。現(xiàn)在我把這個評價的權利交給學生,引導學生自己評價自己的作文。在自己感悟,自我認識中積極主動尋求發(fā)展,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先讓學生按一定的作文要求評價老師的范文。為了降低難度,我一句一句地誘導他們根據要求去評價。評價對的立刻給予肯定、表揚、獎勵。大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興趣,以后每次作文完成后,都留出時間讓學生對照要求對自己的作文做出評價,談收獲、談不足、寫出評語,經過一段時間,學生參與評價的意識越來越高。
在作文評價過程中,我始終將師生互評結合一體。首先,老師定出評價標準,以范文作示范,全班同學或小組或同桌開展評價活動,然后由代表發(fā)言,對他人或自己的作文進行評價。在整個過程中都以學生為主體,相互爭論、辯解。老師只作組織、誘發(fā)、調撥,偶爾參與評價。這樣的活動學生很喜歡。經過一學期的鍛煉,他們從不愿講到爭著說,無論是口頭還是書面都得到了鍛煉。對寫得好的、評得好的作文,讓學生來朗讀,談思路。為了鼓勵學生多參與,我特設了許多獎項:發(fā)言獎、作品獎、評論獎等。每次獎項都記錄在案,作為評優(yōu)的依據。
作為語文老師,在作文教學中應努力做到。當學生寫作陷于困難時要善于指導走出困境,重新點燃創(chuàng)作的火把,使之越燒越旺。作為教育者,在作文教學中要努力為學生架起創(chuàng)作思維的橋梁,為學生提供一個放飛夢想的平臺,讓學生獨特的個性創(chuàng)新的思維得到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