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嶺區(qū)五中 聶慧娟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認識到要想實現(xiàn)新課程的目標,關(guān)鍵就是必須嘗試徹底轉(zhuǎn)變以前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即全新的“學案教學”?!叭浮敝冈凇皩W案”中要體現(xiàn)學——教學思路和重點、練——當堂測試、講——地理學習方法指導,并把學、練、講融合貫通,體現(xiàn)以學生自學為主線、地理方法為指導、真正達到“讓學生學會學習”的效果。
下面就以“3.1海陸分布”一節(jié)為例,談談我自己在教學中如何運用“三案”教學以及我的一些收獲感觸。
情景的創(chuàng)設(shè):
同學們,你們認識這個標志嗎?(奧運五環(huán)圖片)哪位同學知道五環(huán)旗中的“五環(huán)”指的是哪五個大洲?五環(huán)指五大洲的團結(jié),那么地球上僅有五個大洲嗎?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陸地又是如何分布的呢?
活動一:“擁抱地球”游戲
教師:把地球儀從底座上取下,講游戲規(guī)則(每位同學旋轉(zhuǎn)地球儀后,把地球儀傳給后面的同學,后面的同學隨機地用雙手擁抱地球,看看右手大拇指所指的地方是海洋還是陸地)
教師:為什么游戲中絕大部分同學右手大拇指所指的是海洋?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海陸分布。
教學過程:
【自主學習】“陸球水球?”我證明!
自主學習一:閱讀教材32-33頁找到證據(jù):地球表面陸地和海洋面積哪個大?
學法指導:可從全球海陸分布,南北半球海陸分布,東西半球海陸分布,陸半球和水半球分布等方面說明
學生:讀圖3.1全球海陸的分布,3.2南北半球海陸分布,3.3陸半球和水半球,分析思考(3~5分鐘)
同學A分享他的成果
學生總結(jié):所以無論我們怎樣劃分半球,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
教師: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前蘇聯(lián)宇航員加加林就說,他看到的地理是一個蔚藍色的球體。藍色代表的是海洋,難怪“地球”一直嚷嚷強烈要求改名字,如果讓同學們給地球改個名,你會給地球起什么名字?
學生積極舉手,課堂氣氛活躍。
學生B:水球
學生C:海球
學生D:洋球……
教師:“地球”終于心滿意足了,它很喜歡大家給他取得新名字。老師替他和大家說聲謝謝啦。
過渡:2012年第30屆夏季奧運會在歐洲的大不列顛島嶼舉辦,2016年第31屆奧運會將落戶美洲大陸(里約熱內(nèi)盧),那到底什么是大陸,什么是島嶼?
同學們完成學案自主學習二
自主學習二:
1.閱讀課本34頁,請你在書上勾畫出海、洋、海峽、大陸、半島、島嶼的定義。
2.請你在地圖冊第一頁中找一找海、洋、海峽、大陸、半島、島嶼,看看誰找的多,找的快!
學生:獨立完成自主學習二(5分鐘)
教師:請一位同學分享他的答案
過渡:大陸和他附近的島嶼合起來成為大洲,世界上有幾大洲幾大洋,他們是如何分布的呢?
【合作學習】“大洲大洋”,我介紹!
小組合作一:小組合作交流,完成“七大洲的自白”,試著用簡略文字總結(jié)各大洲大洋的概況。
學法指導:可從名稱、輪廓特征、面積大小排序、位置、大洲間的分界線名稱以及你所知道的知識來介紹
教師舉例:亞洲:全稱___,面積排序___;位于___半球___半球,在亞歐大陸的___部,太平洋___岸,西臨___洲和___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___;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___;與美洲隔___洋相望;人口最多;___。
學生小組合作,選擇一個大洲上講臺進行概述(10分鐘)。
教師總結(jié)(順口溜):世界大洲七兄弟,
按面積大小排個隊;
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活動二:“三筆畫世界”,教師和學生一起畫,并填上七大洲四大洋,看看同學們誰畫的最好!
【小組合作二】小組合作,同學們喜歡大海嗎?海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請你說一說海洋與我們生產(chǎn)、生活的關(guān)系,以及我們該如何保護海洋。(5-7分鐘)
學生舉手發(fā)言。
教師補充。
【達標檢測】“學習效果”看我的!
讀圖,“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完成下列要求。
1.填出圖中七大洲和四大洋
2.七大洲、四大洋面積大小排排隊
學生自己總結(jié)出本節(jié)課內(nèi)容與收獲。
海陸分布案例課后反思與收獲:
一、“三案”讓學習目標很明確
三案明確給出學習目標,告訴學生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不知道該聽什么,怎么聽課的尷尬,以及真正指導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去合理安排自己精力來抓住本節(jié)課重點內(nèi)容。
二、“三案”教學讓學生真正動起來
學生自主學習是學生獲得思考地理問題的鑰匙。例如,在海陸分布這節(jié)內(nèi)容中,學生兩次自主學習,兩次小組合作,兩次活動,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性,整節(jié)課學生都在跟著“三案”的教學思路一步一步學習和思考,成為主動學習者,而我僅僅引導,啟發(fā)學生,真正改變了以前的教學模式,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的主動性。
三、“三案”讓學生掌握了學習地理的方法
我想“三案”教學的意義就是讓學生能做到積極思考,在課堂上做到想說,敢說,會說。興趣讓學生想說,老師激勵讓學生敢說,而地理學習方法則讓學生會說,可見地理學習方法的重要性。
四、“三案”培養(yǎng)學生讀圖及繪圖能力
地理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讀圖能力不但對學生的地理學習產(chǎn)生重大影響,更對他未來的學習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不會讀圖的學生永遠是地理學習中的一個門外漢。作為一名地理教師,我們在平時教學中一定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在本節(jié)海陸分布教學中,我通過教“三筆畫世界”,讓學生自己繪圖并填出七大洲四大洋,讓所學地理知識在圖中得到落實。每張“三案”我都會有讀圖填圖或者繪圖訓練,經(jīng)過反復不斷地填圖繪圖能力培養(yǎng),我相信學生完全有能力去自己學習和自己分析解決遇到的問題,這也是我們每一位地理教師所期望的結(jié)果。
五、“三案”讓學習效果及時得到檢測和反饋
我在海陸分布達標測試部分圍繞學習目標出了四道題,目的是為了檢測學生學習的掌握情況以及知識的落實,讓學生能夠心中有數(shù)。達標測試的反饋,會讓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以便后續(xù)地理教學時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