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北辰區(qū)李咀小學 林雪健
方針上,不單單是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掌握透徹,主要是要讓學生能夠溝通過數學的思維觀察、分析現(xiàn)實生活,解決學生實際生活中出現(xiàn)的問題,了解數學學科的意義和價值,增加學生對學習數學知識的自信心,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情感態(tài)度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學習內容上,要以現(xiàn)有的教材內容為基礎,同時在對教材內容和實際講授中注重加入學生們實際生活中能夠接觸到,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內容進行講授,豐富學生學習的內容。
在教育教學的方法上,數學課不單是帶著學生做練習題,而是強調學生對生活進行探索,發(fā)現(xiàn)身邊出現(xiàn)的問題將成為數學學習的主要方法,學生在游戲中、生活中、探索中解決發(fā)現(xiàn)的數學問題同時對數學知識進行更好的掌握。
數學教學生活化是指把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出現(xiàn)的問題聯(lián)系到課堂學習,把學生的數學知識轉換為實際的生活情境,在現(xiàn)實生活情境中學習數學的一種教育教學的方式。這里所指的學生實際生活并不是指一個單純的學生生活情境,也不是指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完全重現(xiàn),而是指數學化的生活情境。
數學教材是能夠充分實現(xiàn)課程教學目標的,也是教學實施的重要資源,還是進行數學學習活動的基礎。學習材料可以參考現(xiàn)在實行的教材,學習材料生活化則需要加強教材與學生實際生活間的聯(lián)系,進而將數學學習脫離學生實際生活的現(xiàn)狀進行改變。學習材料的生活化就是要密切的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把數學的學習材料用多樣化的方式體現(xiàn)出來,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積極進行思考、合作與交流,豐富學生的感受,創(chuàng)建屬于學生自身的數學體系。
1.把教材中的知識賦予現(xiàn)實生活中的例子
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針對每單元每節(jié)的內容特點,還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熟悉的生活情景,參考具有生活性的數學信息資料,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地擴充,寓教于生活。如在教學《平面圖形面積》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把校園中出現(xiàn)的圖形引進課堂,還可以將抽象的平面圖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等)替換成具體的事物,如校門口的電動門、教室里的桌椅等,讓學生親手去摸一摸,加深學生對于抽象事物的理解。這樣做既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這樣的教育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對所學的數學知識更感興趣,增強學生對問題的理解與解決的能力;與此同時,還能不斷地提高學生從生活角落中發(fā)現(xiàn)數學模型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學習成績。
2.捕捉學生學習的興趣點
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就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雖然“故事法”“情景教學法”等都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但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是生活化教學。通過與學生們的接觸、溝通與交流,學生對于有興趣的知識更有探索學習的欲望。
如教學毫米、米等長度單位時,可以從“同學之間比身高”這種學生學起來有積極性的事例出發(fā),使學生了解“長度單位”的意義,同時讓學生通過尺子等工具認識這些“長度單位”,還可以讓學生動手測量桌子長度、鉛筆長度等。這樣做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學生在體驗中學習了數學知識,更感受到了數學就身邊,數學不是枯燥的、抽象的知識,而是充滿樂趣、與現(xiàn)實密不可分的生活活動。這樣對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更有幫助。
如教學條形統(tǒng)計圖這一內容時,老師在講課時可以與學生溝通,如“春節(jié)時,出去玩兒的同學請舉手,在家待著的同學請舉手,去串門兒的同學請舉手?!崩蠋熢诤诎迳嫌涗浉黜椚藬?,再畫出條形統(tǒng)計圖。像這種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fā),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情境,通過與學生的談話激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感興趣的氛圍中開始學習新的知識。
通過以上例子可知,生活化教學是最有效的途徑。不僅可以讓學生們感覺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還可以發(fā)掘學生對數學學習與解決問題的興趣,提高了對知識的理解能力,與此同時,還能不斷地提高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學模型的能力。
學習數學的目的就是要把學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在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教育學生用數學的視角觀察生活、認識生活,學會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與方法。教師要盡自己所能讓學生擁有一雙“能用數學的視角觀察實際生活”的眼睛,讓學生帶著數學問題走進實際生活。教師要盡自己所能為學生創(chuàng)建實際生活情境,讓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和方法研究、探索并解決實際問題。這樣不但可以讓學生了解到數學的價值,對數學知識有了進一步的理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提升學生熟練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者只有將所學的知識親自進行實踐,才能化為己用。所以,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理論知識,還要鼓勵學生用學過的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
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也離不開數學。“生活化”就像是現(xiàn)實生活與理論知識之間的催化劑。學生通過生活化能更容易的理解晦澀的理論知識,從而達到對知識的融會貫通。與此同時,生活化又把理論知識帶到生活中去,使學生以理論知識為基礎,生活化為載體,解決實際生活中發(fā)生的問題,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
這就需要教師將數學教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不僅可以具體化抽象的、難以理解的知識,還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生活化教學就是為了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理解知識與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