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彥
【摘要】小學語文教育作為小學教育的最重要內(nèi)容之一,應充滿人文關懷,始終以“人”為核心和根本,樹立一種終極關懷和人文精神的價值導向,真正在傳道、授業(yè)、解惑中實現(xiàn)“教書育人”的目標。本文從人文性的相關概念及具體體現(xiàn)入手,就人文性是語文教育的根本特性、新課程改革的呼吁和要求、注重小學語文教學的人文性意義重大三方面強調(diào)了加強小學語文教學人文性的重要性,并提出從重視學生情感的熏陶、注重語文文化建設、加強語文教學的人文關懷等三方面加強小學語文教學人文的具體參考措施。
【關鍵詞】小學 語文教學 人文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2-0178-02
漢語是中國人重要的交流工具,小學階段是人生的重要啟蒙階段,也是提升人文涵養(yǎng)的關鍵時期。小學語文教育既具有很強的工具性,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提升聽、說、讀、寫等基本的語文技能,又具有很強的人文性,對人們世界觀、環(huán)境觀、倫理道德觀等倫理觀念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然而,長期以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分注重其工具性而輕視其人文性,使得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效果受到很大影響。
一、人文的相關概述
人文是文化研究和現(xiàn)代教育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是人類物質(zhì)精神文化的積累,還是人來認識自己、把握自己、提升自己、融入社會的重要社會背景和文化基礎。
1.人文的定義
人文是基于文化基礎上、相對于自然而言的一個概念,如人文景觀、人文建筑、人文特色等。
2.人文的具體體現(xiàn)
人文精神,集中體現(xiàn)為尊重人、重視人、關心人、愛護人。人文精神表現(xiàn)和運用在教育之中,就形成一種人文教育理念。人文教育,就是要通過深刻的生活體驗、優(yōu)秀的文化熏染等手段,進一步實現(xiàn)受教育者精神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塑造和人生價值的教育過程。
二、加強小學語文教學人文的重要性
教育的核心在以前的應試教育模式下,小學語文教學過于強調(diào)對課文的死板解讀和對基礎知識、文學常識的掌握,而弱化或忽視了對課文內(nèi)容反映的思想、情感、價值觀的傳遞和引導。而語文是進行小學人文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通道,注重小學語文教學的人文性意義非常重大。一是它能夠豐富小學語文教學的內(nèi)容,為小學教師提供方向指導和教學指引;二是它有助于激發(fā)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對文學作品的愛好,從而培養(yǎng)其動口、動手、動腦的實際能力;三是它有利于培育小學生的豐富情感和想象力,塑造小學生積極健康的人格個性;四是它有利于小學語文教師了解、把握、保護和培育小學生的興趣、態(tài)度、價值、情感等,從而更好地對其進行人文素質(zhì)教育。
三、加強小學語文教學人文的措施
根深蒂固的應試教育模式影響下,語文課堂的人文性發(fā)揮受到了許多限制,不利于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健康人格的塑造。為此,本文建議如下:
1.重視學生情感的熏陶
小學語文教材中選取的內(nèi)容,基本上都是文學精品或準文學精品,是對人的現(xiàn)實生活和精神生活廣闊、豐富、深刻的反映,對人的情感、個性、氣質(zhì)、品質(zhì)等都會產(chǎn)生很積極的重要影響。然而,學生不能夠自動自為地體會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而必須掌握和遵循一定的方法。因此,小學老師在進行課文講解和教授的過程中,應積極注重課文表達的情感,努力提升小學生的品鑒能力,爭取實現(xiàn)小學生與課文作者情感、精神上的共鳴,從而不斷積極提升學生的人文意識。
2.注重語文文化建設
校園是小學生現(xiàn)實生活中影響最直接的場所和環(huán)境。因此,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和語文文化氛圍對小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意義。具體而言,一是要注重墻壁文化的建設和展示,在學校樓梯間、走廊、教室墻壁等張貼設置文化名言、詩文、圖畫等文化作品,積極營造良好的語文學習氛圍和平臺。二是要注重課堂文化的傳播。課堂教學是人文沉淀的重要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傳播和人文精神的傳輸,努力讓小學生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能夠逐步感受到語言美、自然美、生活美、人性美、藝術美。三是要積極舉辦豐富多彩的語文學習競賽活動,充分激發(fā)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和文化特長。例如,可以利用學校資源,根據(jù)不同年紀的小學生學習特點,組織作文比賽、詩歌朗誦比賽、講故事比賽、“語文橋”成語接龍大賽、小作者研討會等活動,充分發(fā)掘小學生的智力資源和學習語文的興趣與特長。
3.加強語文教學的人文關懷
一是要不斷豐富小學語文教師的人文底蘊。小學語文教師的才學、智慧、文化涵養(yǎng)、個人魅力對小學生的影響是巨大、深刻而長遠的,新課程改革下人們對小學語文教師的期望和要求進一步提高。二是要不斷強化小學語文課堂的人文導向。努力改變傳統(tǒng)的認識誤區(qū)和觀念偏差,重視人的語言學習規(guī)律和語文課本中的人文因素。三是要努力挖掘小學語文教學課堂內(nèi)外的人文內(nèi)涵,將語文教材中的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文情操有機地滲入到小學語文教學具體內(nèi)容和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努力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tǒng)一。具體需要在教學內(nèi)容中滲入人文性,在教學過程中體現(xiàn)人文性,在語文課堂之外充實人文性。
四、結(jié)束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給人以人文關懷,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過程中對進行潛移默化的道德情感的滲透和啟蒙,是不斷健全小學生人格的重要途徑和關鍵方法。隨著一些小學生不良和悲劇事件的發(fā)生、人們對傳統(tǒng)小學語文教育模式的深刻反思、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普及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施行,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性特征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努力讓小學語文課堂充滿人文關懷和人文氣息已經(jīng)成為當前教育界的一種重要呼吁和共識。當然,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還有較長的一段路需要走,還有很多教學實踐中的具體困難需要克服,但作為小學教育工作者或即將成為小學教育工作者的,我們應堅持身體力行,力所能及地努力去做出嘗試和改變。
參考文獻:
[1]尤錦芬.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人文關懷的策略分析[J].企業(yè)導報,2014,16:156+165.
[2]李洪梅.小學語文教育中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5,02:120-121.
[3]康夕彥.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教育[J].學周刊,2015,14:67.
[4]鄒霽.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才智,2015,16:67.
[5]王影.小學語文教學中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提高[J].中國校外教育,2015,1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