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張呈偉++陸苗++梁小松++江豐
摘要 美國白蛾是一種世界性檢疫害蟲,傳入我國后不斷入侵傳播擴散,給當?shù)貛砹藝乐氐奈:?。根?jù)PRA準則,進行該蟲入侵常州市的風險程度分析。結果顯示,美國白蛾是對常州市高度危險的外來有害生物。根據(jù)常州本地的林業(yè)具體情況,提出有效的風險管理對策。
關鍵詞 美國白蛾;風險分析;多指標綜合評估;江蘇常州
中圖分類號 S4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5)17-0144-03
Study on Invasion Risk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of Hyphantria cunea Drury in Changzhou City
LI Jian 1 ZHANG Cheng-wei 1 LU Miao 1 LIANG Xiao-song 1 JIANG Feng 2
(1 Changzhou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Changzhou Jiangsu 213022; 2 Plant Protection and Quarantine Station in Nanjing City)
Abstract Hyphantria cunea Drury,a worldwide quarantine pest,was spreadling continuously after being introduced into China,bring huge damage to the local.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A guidelines,the extent of invasion risk of Hyphantria cunea Drury was analyzed in Changzhou C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yphantria cunea Drury belonged to high risk of harmful pest in Changzhou City.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forestry in Changzhou City,the effective risk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Hyphantria cunea Drury;risk analyse;multi-index evaluation system;Changzhou Jiangsu
美國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為一種世界性的檢疫害蟲,屬鱗翅目(Lepidoptera)燈蛾科(Actiidae)燈蛾亞科(Arctiinae)。美國白蛾不僅對多種林木和果樹產(chǎn)生危害,還會對附近的作物或者蔬菜等產(chǎn)生危害。因其具有較強的繁殖能力、較高的適應性、廣泛的傳播途徑、嚴重的危害性等,是我國目前唯一被林業(yè)、農(nóng)業(yè)、檢驗檢疫共同列為檢疫性的重大危險性有害生物[1-2]。1979年由朝鮮傳入我國遼寧省丹東市,現(xiàn)已傳播蔓延到遼冀津京魯陜蘇等省市,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常州市地處長江下游南岸,擁有豐富的自然植被,森林覆蓋率達70%,花卉苗木產(chǎn)業(yè)是全市農(nóng)業(yè)的優(yōu)勢主導產(chǎn)業(yè)。在常州北部的連云港、徐州、鹽城、宿遷、淮安5個市都有美國白蛾疫情發(fā)生,而且發(fā)生面積迅猛擴張,呈點多面廣之勢。一旦美國白蛾入侵到常州市,將造成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常州市苗木調運頻繁,增加了檢疫封鎖的難度,遭受美國白蛾入侵的風險進一步加大,疫情監(jiān)測力度需增強。
本文通過定性和定量風險分析,對美國白蛾傳入常州市的風險做出綜合評價,分析結果為常州市美國白蛾的檢疫提供一定的依據(jù)[3]。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來源
用于分析的材料均來源于中外文獻數(shù)據(jù)庫,包括萬方、中國知網(wǎng)、CABI、NST等。
1.2 分析方法
有害生物的風險分析程序分析應結合FAO/ISPM的規(guī)定,參照徐汝梅制定的風險分析框架[4],采用多指標綜合評估方法,對美國白蛾入侵常州市的風險從5個一級指標進行定性的分析,包括進入可能性、定殖可能性、擴散可能性、危害影響、危害管理難度等;對其傳入常州市的風險進行定量評估,采用的方法結合蔣 青等[5]的方法,對總R值進行計算。
2 結果與分析
2.1 美國白蛾定性風險分析
2.1.1 進入可能性。根據(jù)美國白蛾的生活習性,決定了它可以各種蟲態(tài)、特別是以幼蟲或蛹2種形式隨植物性貨物、貨物包裝物、填充物、苗木及附在交通工具上造成遠距離傳播[6]。常州市位于江蘇省中南部,為省轄地級市和交通要道。常州市花卉苗木產(chǎn)業(yè)發(fā)達,與周邊縣市疫區(qū)有頻繁的貿(mào)易往來,加上交通條件便利,有利于美國白蛾的傳入。因此,進入可能性大。
2.1.2 定殖可能性。根據(jù)統(tǒng)計分析,美國白蛾在我國容易生存的范圍處于北緯26°~50°和東經(jīng)39°~132°之間[6];常州地區(qū)處于北緯31°9′~32°4′、東經(jīng)119°8′~120°12′,正好包含在美國白蛾的適生地區(qū)。另外美國白蛾的寄主范圍非常廣泛,在歐洲、北美等適生地區(qū)的寄主超過600種。常州地處長江中下游,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有豐富的林業(yè)花木資源,存在大量的美國白蛾可食寄主,因此定殖可能性大。
2.1.3 擴散可能性。美國白蛾具傳播速度快、繁殖力強、生存能力強的特點。它的自然傳播主要靠成蟲飛翔或老熟幼蟲爬行來實現(xiàn),每年可通過成蟲飛翔向外自然擴散35~50 km。它的人為傳播主要以幼蟲或蛹2種形式隨植物性貨物、苗木及成蟲附在交通工具上進行遠距離傳播。因此,美國白蛾多發(fā)生在從疫區(qū)調入苗木交通運輸?shù)蔫F路公路兩側及沿途村莊城鎮(zhèn)居民庭院的樹木上。endprint
據(jù)2014年新聞報道,美國白蛾在江蘇的疫區(qū)目前已經(jīng)發(fā)展到淮安、宿遷一帶,且疫情在持續(xù)向南蔓延,離常州僅有200 km左右。另外常州處于長江三角洲中心地帶,與蘇州、無錫聯(lián)袂成片,構成蘇錫常都市圈。常州有京滬高鐵、滬寧城際高速鐵路、京杭大運河、312國道和滬寧、寧杭、常寧、沿江(常蘇)、常澄、錫宜等高速公路,4E級常州奔牛國際機場,構成了常州的水陸空交通網(wǎng)。隨著常州經(jīng)濟的發(fā)展迅速,與各省、市之間的物資,尤其是花木資源調運頻繁,具備美國白蛾人為傳播的有利條件。
2.1.4 危害影響。美國白蛾是世界性檢疫害蟲,傳入我國后不斷擴散蔓延,不但給當?shù)亓謽I(y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帶來嚴重損失,而且對人文綠色景觀帶來嚴重威脅。常州市丘陵山區(qū)擁有豐富的自然植被,森林覆蓋率達70%,森林類型為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北亞熱帶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溧陽縣木本樹、活立木蓄積量分別達到260余種、60.96萬m3,被列為江蘇省林特產(chǎn)重點基地之一[7]。常州市花卉苗木種植面積近2.53萬hm2,約占江蘇省的1/5。2006年,常州市參與創(chuàng)建生態(tài)城市,一系列圍繞生態(tài)保護、城市增綠的項目隨之開展,而從2004年開始,更是提出了“生態(tài)綠城”的目標,以“增核、擴綠、聯(lián)網(wǎng)”三大舉措,營造百姓觸手可及、親身可享的生態(tài)人居環(huán)境。為此,常州市在全市各地區(qū)大范圍的栽種了綠化樹種,這些樹種大部分都能成為美國白蛾的潛在寄主。如果美國白蛾侵入,將給常州城市綠化、林業(yè)花木資源帶來嚴重威脅,造成林業(yè)經(jīng)濟以及人文損失。
2.1.5 危害管理難度。美國白蛾具有繁殖量大、食性雜、抗逆性強等特點,目前對它的控制以化學防治為主,比如采用飛機噴灑低毒生物殺蟲劑防治美國白蛾作業(yè)。還有部分地區(qū)采用釋放美國白蛾的天敵周氏嚙小蜂的生物防治手段,并取得了部分成效,但總的來說防控形勢十分嚴峻,防治任務非常艱巨。因此,美國白蛾傳入、定殖在常州后,控制的可能性很小。
2.2 美國白蛾定量分析
2.2.1 風險指標層賦值。結合有關資料,采用蔣 青等在1995年提出的分析方法有關有害生物危險性的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了美國白蛾入侵常州市的風險指標層,并對其各個因子進行賦值[8-16](表1)。
2.2.2 計算評價值。結合表1中指標值的賦值,參考陸 苗[3]、蔣 青等[5]以前建立的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參考常州市在美國白蛾檢疫方面的實際,進行危險性評價,并對各項評判的指標和危險值進行相應的計算。相關計算公式如下:
P1=0.5×2+0.5×3=2.5
P2=0.3×2+0.2×0+0.2×2+0.3×2=1.6
P3=Max(P31,P32,P33)=3
P4=■=1.644
P5=(P51+P52+P53+P54)/4=2.0
5個一級指標具有相關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彼此之間存在影響,不可缺少,共同對綜合評價的指標產(chǎn)量作用,因此可采用各一級指標評價值之積的5次方根作為綜合評價值。計算公式如下:
R=■=2.086
結合當前的標準,高度危險的R值范圍在2.00~2.49之間,因此在常州市美國白蛾是高度危險的重大外來有害生物。
3 結論與討論
本文按照有害生物分析原則,采用多指標綜合評估方法,對美國白蛾入侵常州的風險進行了定性分析;分析得出美國白蛾綜合評價的風險值R為2.086,屬于對常州市高度危險的重大外來有害生物。迫切需要對美國白蛾提出有效的風險管理方案,采取嚴格的檢疫措施,防止美國白蛾傳入常州[17]。
本文提出如下風險管理的備選方案:依據(jù)常州市的實際情況,加強檢疫,采取“嚴防、撲滅”的控制策略,嚴格控制從美國白蛾疫區(qū)進口調運農(nóng)林花木產(chǎn)品,特別是容易攜帶美國白蛾的樹木及其產(chǎn)品,降低有其傳入的風險;建立健全疫情監(jiān)測網(wǎng)絡,建立美國白蛾監(jiān)測點,與國家級中心測報點、省級測報點相銜接,構建全市美國白蛾監(jiān)測網(wǎng)。及時掌握各地截獲狀況,以便對其實施針對性檢疫。加強風險交流,加大國內(nèi)地區(qū)的檢疫部門的疫情交流;進一步加大植物檢疫執(zhí)法力度。在全市大力開展林業(yè)植物檢疫執(zhí)法檢查行動,成立美國白蛾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簽訂防控工作責任書,層層落實責任。積極開展聯(lián)合植物檢疫執(zhí)法,進一步規(guī)范檢疫執(zhí)法行為,實施有效監(jiān)管;積極開展美國白蛾的生物學特性、防治方法等基礎性研究,利用各種技術手段提高防治效果。著力解決快速風險評估、監(jiān)測預報、準確檢驗鑒定、精準施藥、生物防治等防治技術難題。加強現(xiàn)有技術的組裝配套,加速實用技術的推廣普及。學習借鑒國內(nèi)外先進技術和防控理念,加強技術交流與合作,有重點有選擇地引進先進技術;大力開展相關宣傳,做好技術培訓。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廣泛宣傳美國白蛾查防技術知識,提高公眾參與程度,使防止美國白蛾傳入成為群眾的自覺行動。
4 參考文獻
[1] 褚棟,劉開昌,張正,等.山東省生物入侵的現(xiàn)狀及其防控對策:由入侵物種美國白蛾大暴發(fā)引發(fā)的思考[J].山東農(nóng)業(yè)科學,2009(1):121-124.
[2] 張富龍,王德輝,馮術塊,等.0.6%氧苦·內(nèi)酯水劑防治美國白蛾林間藥效試驗[J].林業(yè)實用技術,2009(6):43-44.
[3] 陸苗,徐劉平,李健,等.褐擬谷盜傳入我國的風險分析及管理對策[J].生物安全學報,2014,23(3):185-190.
[4] 徐汝梅.生物入侵[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5] 蔣青,姚文國.有害生物危險性評價指標體系的初步確立[J].植物檢疫,1994(6):331-334.
[6] 朱延書,關元林,趙雪梅,等.美國白蛾入侵淮安市危險性分析[J].江蘇林業(yè)科技,2009,36(5):33-35.
[7] 高紅.常州體育旅游開發(fā)的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0.
[8] 蔣青,姚文國.有害生物危險性評價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J].植物檢疫,1995(4):208-211.
[9] 李文增,陳光磊.入侵植物反枝莧的生態(tài)風險性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9,37(12):5628-5630.
[10] 雷仲仁,朱燦健,張長青.重大外來入侵害蟲三葉斑潛蠅在中國的風險性分析[J].植物保護,2007,33(1):37-41.
[11] 蔣星華,童愛珍,池友軍.金華市美國白蛾風險分析[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08(2):89-90.
[12] 江昌木.瓜實蠅種群系統(tǒng)與檢疫防除綜合技術[D].福州: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05.
[13] 申衛(wèi)星.泰山松材線蟲病、美國白蛾風險分析評估與預警技術研究[D].泰安: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2.
[14] 黃振裕,胡艷紅,石全秀,等.外來入侵有害生物加拿大一枝黃花在福建省的風險性分析[J]. 福建林業(yè)科技,2005,32(4):146-150.
[15] 詹開瑞.桔小實蠅的檢疫技術與風險分析[D].福州: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06.
[16] 黃可輝,郭瓊霞,劉景苗.三裂葉豚草的風險分析[J].福建農(nóng)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5(4):412-415.
[17] 花小燕.蘇州地區(qū)美國白蛾入侵風險分析[J].農(nóng)技服務,2011,28(10):1450-145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