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發(fā)展,教學改革也在不斷進行。我國高師鋼琴教學也需要進行完善。為滿足音樂教育的發(fā)展需求,提高人才的培養(yǎng)效率,必須對鋼琴教學進行適當?shù)母倪M。文章主要對高師鋼琴教學多元化系統(tǒng)的構建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高師 鋼琴教學 多元化體系 構建
高師鋼琴專業(yè)的學生的基礎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無法滿足每個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因此教師需要改變教學思路,完善鋼琴教學模式,構建高師鋼琴教學多元化體系,提高高師鋼琴教學效率。
一、優(yōu)化課程結構
鋼琴教學是高師音樂教學的基礎課程,但其課程設置過于單一,鋼琴教學的教學方式也過于偏向技能型訓練,使得很多基礎差的學生跟不上教學訓練,導致很多學生不會彈鋼琴,從而完不成教學目標。因此,學校應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擯棄傳統(tǒng)的課程設置方式,結合學校及學科的特點,合理設置課程,豐富鋼琴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完善教學內容
教師應完善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從各方面提高鋼琴彈奏能力。學生在學習鋼琴時,除了要進行鋼琴基礎知識、彈奏能力及讀譜能力的訓練外,還需要掌握即興伴奏的能力。強化學生這項能力應當讓學生通過扎實的訓練具有良好的鋼琴彈奏基礎,從而提高學生的即興伴奏能力。同時還應加強音樂鑒賞、音樂基礎知識等內容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教師可以從各個學科的角度進行多元化教學內容的拓展,豐富學生的音樂學識,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yǎng)。教師還應注意在訓練學生即興伴奏能力時,應把握其中的規(guī)律,有條理、有層次地進行鋼琴的教學,讓學生能夠充分掌握鋼琴演奏、伴奏的能力,并合理引導學生進行鋼琴作品的編配,提高學生的鋼琴彈奏水平。同時應注意進行教學實踐演練,教師應為學生提供科學的指導,并引導學生理解、賞析各個歷史時期的鋼琴作品,讓學生能夠更加詳細的了解鋼琴的發(fā)展史,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同時學校還可以為學生定期舉辦音樂會,讓學生在實際的演奏活動中加強鋼琴演奏能力。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觀看一些鋼琴音樂會,讓學生從那些優(yōu)秀的鋼琴演奏家身上學到更多的東西,增強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不斷完善自身的缺陷,提高鋼琴演奏能力。
三、豐富教學形式
多元化的教學形式能夠更好的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能夠更加投入到鋼琴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將課堂教學與鋼琴音樂講座、觀摩、練習等方式進行結合,將學生的鋼琴學習拓展到課外實踐中,促進學生科學的鋼琴學習方式的形成。同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加入鋼琴研究性學習活動,有效提高高師鋼琴教學效率。同時應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保證學生在習奏活動中能夠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完美的完成鋼琴演奏。教師還應創(chuàng)造機會,如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文藝演出,提高學生的舞臺表演能力,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水平。
四、完善評價機制
音樂課程的目的是促進學生藝術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將學生培養(yǎng)成具有綜合藝術能力的人才。因此在評價階段,應從多個層面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學評價是鋼琴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鋼琴教學起著引導的作用,并且對學生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的影響。學校應建立合理科學的評價體系來促進學生的發(fā)展,不應過于重視其選拔的功能。教師在高師鋼琴教學評價中,教師應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發(fā)現(xiàn)學生的差異性和個性,并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因材施教,對學生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引導學生形成自我。教師應具有科學公正、發(fā)展的評價觀念,并有效發(fā)揮評價的作用,促進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在傳統(tǒng)的評價中,學生只是單純的被評價,教師在整個評價過程中占主體地位。合理的評價模式應是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也能參與到評價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有能力進行自我評價。通過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能夠讓學生更加清楚的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從而更好的提高自己的能力。因此,在平常的鋼琴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能夠進行自我評價和互評,讓學生和教師能夠進行充分的交流。同時還應豐富評價的方式,如書面考試、小組交流等方式,同時還可以對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進行觀察,對學生的課后學習及作業(yè)進行分析,實時關注學生的成長狀況,建立更加全面的評價體系,取得更好的評價效果。這種自我評價及過程評價能夠讓學生更加客觀的認識自己,促進學生在鋼琴教學中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同時在學生學習鋼琴的過程中,教師應及時了解學生的發(fā)展情況,并對學生取得的進步給予肯定和表揚,激發(fā)學生學習鋼琴的熱情,同時在學生互相評價的過程中明白自身與他人的差距,讓學生能夠從更多的角度了解自身的狀況,提高學生的鋼琴演奏水平。
總之,多元化鋼琴教學體系的構建能夠有效提高高師鋼琴教學效率,能夠更好的適應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學校相關教育人員應不斷完善鋼琴教學課程、教學形式、評價系統(tǒng)等,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進學生綜合音樂素養(yǎng)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吳金華.論高師鋼琴教學多元化體系的建構[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3).
[2]羅濤.多元智能理論視野下的高師鋼琴教學探討[J].歌海,2014,(05).
[3]張紅星,閻妍,李鵬程.當代文藝理論與實踐舉要[M].濟南:黃河出版社,2014.
作者簡介:
張紅兵,大連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