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艷會
摘 要 本文對合作性學習的內涵進行闡述,指出合作性學習運用應具備自主性閱讀、培育合作意識、合作技能指導這三大條件,并在明確合作學習對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基礎上,重點探討了合作學習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并就運用過程中突顯的一些問題進行簡述,希望可以有助于促進合作學習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推廣運用。
關鍵詞 合作學習 大學英語 英語閱讀 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7.060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HAN Yanhui
(Yingk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ingkou, Liaoning 115000)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onnot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elaborate, noting the use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to read should have the autonomy to cultivate the sense of cooperation, collaboration skills to guide the three conditions and clear basis for cooperative learning for students on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English, focuses on 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strategies in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and to highlight some of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application were brief, hoping to contribute to the promotion and use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Key words cooperative learning; college English;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application
20世紀70年代,美國掀起了一股合作性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的熱潮。在合作學習的支持者看來,學習過程即彼此信任不斷互動的過程。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是十分必要的,這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也保證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在英語閱讀的教學實踐中,分組合作的教學方法是非常值得借鑒的,它能夠充分調動組內學生的積極參與性。分組學習既鍛煉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又提高了英文閱讀能力,也讓學生體驗了團隊力量。
1 合作性學習內涵
1.1 定義
合作學習是一種通過促進學生在異質小組中互助合作達成共同的學習目標,并以小組的總體成績?yōu)楠剟钜罁?jù)的教學策略體系。這是我國的著名學者王坦為合作學習所總結出的定義。在課堂實踐中,合作學習會將大部分的時間留給學生,以便他們能夠互相交流,彼此敦促,共同取得進步。老師只是課堂上的引導者和監(jiān)督者,學生認識到了自己是學習的主體,求知欲不斷被滿足,不斷被激發(fā),從而也就會在學習上積極主動。集體授課、分組學習并加以討論是合作學習的主要教學模式,既體現(xiàn)了班級的整體性,也突出了學生的個體性。合作學習的目標是讓每個學生都取得進步,從整體上對教學效果進行評估,學生之間的個人競爭也轉變?yōu)榱藞F隊競爭。
1.2 合作性學習的運用條件
(1)自住性閱讀。在課堂上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優(yōu)勢分配不同的角色和任務,形成優(yōu)勢互補,使其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另外,班級中每個學生的年齡特征、情感經歷、學習經歷等都不相同,合作可以使他們之間產生互相影響,激發(fā)學生們的參與積極性。合作性學習提倡小組合作來解決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問題,然后將問題反饋給老師,這符合因材施教的觀念,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更關鍵的是,合作過程中學生可以自由交流、討論閱讀材料的內容和思想,讓學生在互動學習中掌握閱讀技巧和閱讀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2)培養(yǎng)合作意識。在進行合作閱讀之前,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一方面,教師應該轉變角色,成為課堂的引導者、參與者以及合作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孩子,給與每個孩子平等的參與機會,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發(fā)揮每一個孩子的優(yōu)點和長處;另一方面,教師要對學生取得的成績及時給予鼓勵,鼓勵小組成員之間相互理解、寬容,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另外,創(chuàng)設多維互動的學習氛圍。多維互動是指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在合作性學習中多邊參與、多向交流。這種互動參與的學習方法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思維。
(3)合作技能指導。當代教學設計專家羅米索斯基曾提出“人際交互技能”,它和“認知技能”、“心理動作技能”一樣,在學校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合作性學習十分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人際交往技能,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交往和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在開展合作性學習之前,必須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否則學生會因為缺乏合作技巧而不能順利展開合作,進而影響合作效果,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2 合作學習對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性
2.1 合作學習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
小組合作提倡“以人為本”,可以改變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符合“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宗旨。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可以充分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去,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整個課堂氣氛充滿活力,合理有效的完成教學任務。在這種教學觀念的影響下,學生才可以取長補短,在合作的過程中,去體驗合作的快樂,感受集體的力量,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實現(xiàn)自我價值,調動起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2.2 小組合作是“集思廣益”教學思想的體現(xiàn)
在合作中,通過生生交流和師生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讓學生充分體驗到小組合作的優(yōu)勢。學生體驗到小組合作成功的樂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對學習也就充滿了信心和熱情。在合作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參與到學生中去,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學生的優(yōu)勢得到更有效的發(fā)揮。小組成員被分配了不同的角色,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大家相互鼓勵、相互提醒,每個人都有獨立思考的機會,這既可以鍛煉每個學生的膽量,也可以使自己的價值得到實現(xiàn),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既啟發(fā)自己,也幫助了別人。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學會關心和幫助他人,合理的對待和評價他人,學會謙虛和寬容,增強集體意識。
3 合作學習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3.1 教學前的準備
(1)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明確而清晰的目標是教學活動最主要的環(huán)節(jié)。老師在規(guī)定課堂任務之后,指導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通過有效的閱讀策略通讀全文,查找并篩選出有用的信息,對閱讀內容整理出自己的觀點,學會交流并傾聽他人的觀點,通過團隊合作共同完成課堂任務。
(2)合理規(guī)劃分組。在為學生分組時,老師要充分考量小組的人數(shù)、組內的學生情況、小組的活動形式等因素。小組的人數(shù)越少、分工越明確,組內成員的參與積極性就越高;組內學員的基礎好,小組的活動效率就高,學生的進步速度也就越快。分組時,學生的學習水平、性格特點、處事能力以及家庭背景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組內的男女比例也要盡量協(xié)調。通常有同質分組以及異質分組兩種形式。同質分組是將那些學習成績、性格特點類似的學生編排為同一小組,讓他們在小組中找到正確的位置,明確各自的分工。異質分組與同質分組恰恰相反。同質分組有利于提高整個小組的活動效率;而異質分組則可以平衡學生的整體發(fā)展,它們各有利弊。但是,只要將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合理分配,每個人在組內都是獨一無二的,小組的合作潛能就能得到最大的發(fā)揮。
(3)視情況對學生進行分配。在分組學習時,將成績不同、能力不同、愛好不同、背景不同的學生組成異質小組。從而在閱讀同一篇文章時每個人的觀點都是不一樣的,認知的不同大大刺激了學生的求知欲和創(chuàng)造力,學生學會了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也學會了如何傾聽他人的看法和觀點,這些都會幫助他們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提高思維的推理質量、延長記憶的時間等。
(4)為每個角色找準定位。在一個小組中,每個人的定位都是不一樣的,有人負責組織、有人負責研究、有人負責記錄、有人負責報告。團隊的完美表現(xiàn)是建立在每個人都完成各自職責的基礎之上的,只有隊員之間相互配合,才能完成預期目標。
3.2 建構任務和合作結構
(1)解釋說明具體任務。在分工合作之前,老師要解釋說明這堂課的任務是什么,明確閱讀目標和目的。閱讀材料要有一定的難度、較強的趣味性和真實性,使學生能夠根據(jù)自己的已有知識進行判斷,引發(fā)學生積極思考,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
(2)建立互賴模式。合作學習最重要的核心就是成員之間的相互依賴。只有個體充分認識到每個成員都必須完成任務時,他們才會堅持不懈的努力。目標互賴、定位互賴、獎勵和懲罰互賴、資源互賴等都屬于互賴的不同形式。高效而充分的互賴模式有利于學生在完成任務時互相鼓勵、互相扶持。同伴之間的相互鼓勵和相互學習可以幫助那些成績不理想的同學更積極、更樂觀的參與學習活動。
(3)將責任細化到個人。在團隊合作中,每個人的作用和需要完成的任務都是不同的。教師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調動組員的積極參與性:一是盡量將小組規(guī)模最小化,為每個學生作單獨測驗;二是不定期對學生進行考查,觀察每個人為小組所作出的貢獻;三是引導學生將自己掌握的知識傳授給組內其他成員。
(4)監(jiān)控和干預。在學生開始分工合作之后,教師的任務不再是主導課堂,而是監(jiān)督學生的閱讀過程和合作過程,引導他們之間互相學習、互相交流。對一些習慣性的漢語交流和消極懶惰的情況采取必要的干預措施。在閱讀過程中也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引導性的問題,為學生明確思考方向,必要情況下,可以在組內充當某種角色為學生講解如何完成任務。
(5)評價和反思。在小組合作完成之后,每組選出一名代表向全班進行報告,不同小組之間交流意見,從而提高各自的閱讀能力、分析能力以及鑒賞能力。教師通過學生的報告情況和組內討論時的參與度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學習能力進行評價。在完成任務之后,小組成員要認真分析討論時的哪些行為是有用的,哪些行為是無用的,只有通過反思才能為以后更好、更高效的合作不斷積累經驗。
4 結語
合作學習法應用到英語閱讀教學對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合作能力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課堂的主要活動不再是教師一味的講授,而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提問。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在學習探索的過程中自我反省,總結經驗教訓,合作學習就會越來越有效。
參考文獻
[1] 曹蘭英.合作語言學習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5.1:150-151.
[2] 邵欽瑜,何麗.基于網(wǎng)絡與課堂混合環(huán)境下的大學英語合作學習模型構建及實證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4.2:31-35+47.
[3] 張蓉,沈椿萱.試析大學英語合作學習的形成性評估模式[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6:168-170.
[4] 吳穎,莊秀華,馬云曉.建立團隊合作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模式[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S4: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