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 張華僑
中圖分類號:G823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在跳遠運動中,助跑速度與跳遠成績有著密切的關系,其目的是獲得較高的助跑速度,并為準確踏跳和有效起跳做好準備。本文在查閱大量國內(nèi)外優(yōu)秀跳遠運動員技術資料基礎上,針對性的剖析總結了助跑速度對跳遠成績的影響,希望對跳遠教學和訓練起到現(xiàn)實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 跳遠 助跑技術 助跑速度
跳遠是最古老的競技項目之一,運動員沿直線助跑,在起跳板前沿線后用單足起跳騰空,然后用雙足在沙坑落地。比賽時以距離決定名次。
一、跳遠運動中助跑技術的重要性
跳遠是由助跑、起跳、騰空和落地四個部分組成的。它們是一個完整的統(tǒng)一體。因此,正確地完成跳遠技術的各個部分動作,以及實現(xiàn)各部分動作的有機結合是跳遠技術的關鍵。其中,跳遠的助跑速度與跳遠成績密切相關。其任務就是獲得較高的助跑速度,并為準確踏板和快而有力的起跳做好技術、身體和心理上的準備。跑是跳的基礎,跳是跑的發(fā)展與結果。
對于跳遠的運動員而言助跑的起動姿勢和助跑的加速方式是助跑中最重要的兩個環(huán)節(jié)。助跑的起動姿勢直接影響助跑的穩(wěn)定性與準確性。助跑的起動姿勢有兩種:一種是從靜止狀態(tài)開始,一般采用兩腿微曲、兩足左右平行站立的“半蹲式”,或兩腿前后分立的“站立式”起動姿勢。另一種是走幾步或走跳步結合踩上第一個標志點,行進間開始的起動。第一種方法,前三步的步幅和速度變化較小,有利于提高助跑的準確性。第二種方法,助跑則比較自然,動作比較放松。但由于是動態(tài),每次踩上標志的位置和速度不易控制,對準確踏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助跑的加速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積極加速,一種是逐漸加速。積極加速方式是從助胞一開始就跑得很積極。步頻始終保持在較高水平上,這種加速方式能較早地擺脫靜止狀態(tài),并獲得較高的助跑速度。其特點是助跑開始幾步的步長較短,步頻較快,上體前傾也較大。這種助跑方式適合于絕對速度較快的運動員。但因助跑動作緊張,起跳的準確性差,所以世界優(yōu)秀運動員很少采用這種方法。逐漸加速方式一股是在加大步長或保持步長的基礎上提高步頻。這種加速時間較長,加速過程比較均勻平穩(wěn)。因此,跑的動作比較輕松、自然。起跳的準確性較好,每次試跳成績也較穩(wěn)定。劉易斯、鮑威爾等優(yōu)秀運動員大部采用這種方式。跳遠運動員如果沒有良好的100m跑速,就不會有快速的助跑速度,要想獲得理想的跳遠成績是絕對不可能的。在跳遠過程中,力量是基礎,速度是保證,技術是關鍵。
二、跳遠訓練過程中對于助跑的訓練方法討論
在所有影響跳遠成績因素中,助跑速度所起到的作用大于70%,所以教練員們都認為要在跳遠的助跑中實現(xiàn)“最大的可控速度”。所謂可控速度,即大約是本人平跑速度的95%,因為跳遠的完整技術是助跑、起跳、空中動作和落地四部分組成的,助跑不僅為獲得更快的水平速度,而且還要為快而有力地起跳做準備,失控的速度是無法完成一系列技術動作的,只有在快速的助跑終完成一系列技術動作的,才是有效的速度。
助跑訓練主要是提高穩(wěn)定助跑節(jié)奏,保證助跑的穩(wěn)定性和準確性。因而,助跑節(jié)奏需要較長訓練時間,使之相對穩(wěn)定。通常而言,對于助跑的訓練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平跑訓練法,即在跑道上采用站立起跑跑至30m左右的區(qū)域里。每次訓練,安排在基本部分的開始階段,負荷量一般在3次×3組。要求在跑的過程中,上體的傾斜程度小些,身體各部分盡量要求協(xié)調(diào)自如,擺動快速有力,騰空時間較短,為快速起跳做好準備。另一種方法是助跑負重訓練法,即在助跑練習過程中可穿沙背心進行,課安排在訓練課的前半部分,訓練負荷量不宜過多,練習5-6次后脫掉沙背心,馬上進行無負重助跑練習,使運動員體會輕松的助跑感覺。
有資料研究表明,起跳前運動速度提高0.1米/秒,就可以使跳遠成績提高1%—2%。然而,為了完成起跳動作,運動員在助跑時不能達到自己的最高速度,就是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運動員也無法達到本人平跑最高速度的99%。目前,優(yōu)秀運動員發(fā)揮最好跳遠成績的助跑速度為本人最高速度的93%—96%,超出這個范圍,跳遠成績反而下降。這個范圍的速度就是“可控速度”,而在“最大可控速度”下進行起跳,對跳遠是非常重要和值得深入探討的。 為什么有的運動員在助跑速度超過他的控制能力時就跳不起來?這是由于助跑速度大,起跳制動時受到的慣性沖擊力也大,如果沖擊力超過了運動員的控制能力,造成起跳腿過度彎曲,起跳腿伸肌在過度被動拉長(離心收縮)后,不能很快地向心收縮,即無法銜接蹬伸動作。
三、結論
跳遠中的助跑速度是指運動員在跳遠助跑中發(fā)揮出的最高速度,這也正是取得跳遠成績的基礎。由于運動員的身體素質(zhì)、自控能力和起跳能力有限,在速度訓練中,必須把在有控制能力的情況下發(fā)揮自身最大速度的訓練放在首位。跳遠助跑的準確性對踏跳有很大的影響,直接影響到成績的發(fā)揮,因此運動員必須反復進行助跑技術等方面的訓練,建立牢固的動力定型,加強練習者的身體素質(zhì),提高絕對速度。要確定正確合理的起跑姿勢,固定習慣的加速方法,不僅要有良好的全程助跑的節(jié)奏感,還要有穩(wěn)定的心理素質(zhì)和對外界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
速度是跳遠的靈魂,助跑是提高跳遠成績的主要因素,提高速度的利用率是跳遠助跑速度訓練的方向和目的;助跑節(jié)奏是跳遠技術與助跑速度的集中表現(xiàn)。只有掌握合理的助跑節(jié)奏才能充分發(fā)揮最大速度,只有在快速度中助跑,才能形成合理有效的節(jié)奏,最終取得理想的跳遠成績。
參考文獻:
[1] 李鴻江.跳遠[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 朱維仁.漫話三級跳遠[J].體育博覽.19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