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步偉
摘 ?要 簡要介紹微課的概念和特征以及在培養(yǎng)學生能力素養(yǎng)方面的優(yōu)勢,從微課教學設計、制作、教學評價等幾個方面具體闡述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指出其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前景。
關鍵詞 微課;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設計;教學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3.67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5)03-0042-02
《基礎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標準》(專委會2012版)指出:高中階段信息技術教學應強調(diào)領域應用,以多樣化的應用技術領域的能力訓練為主。標準的出臺,就像是茫茫大海中的一盞燈塔,照亮了信息技術教學的前程,明確了高中階段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向,即以培養(yǎng)學生的技術能力素養(yǎng)為主。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由于其具備短、精、針對性強、可反復觀看、滿足不同層次需求等特點,在提升學生技術素養(yǎng)方面大有用武之地,如果將微課引入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定會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
1 微課概述
微課指的是為了使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習者獲得最佳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效果,教師或設計人員圍繞特定的主題、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精心設計、制作出以視頻和動畫為主要載體的精致而短小、易于傳播、主題突出的教學內(nèi)容,學習者通過自主學習這些內(nèi)容,最終達到學習目的的一種新型教學組織形式。
2 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實踐內(nèi)容占相當部分的比例,在信息技術練習課堂上,教師“滿堂躥”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另外,信息技術課堂時間是有限的,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不盡相同,教師不能照顧到每一位學生。針對以上問題,如果在信息技術課堂上引入微課,就相當于每一位學生都配備一個“私人教師”,授課教師便可從課堂中解放出來去擔當課堂的引導者和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課堂教學效率將會得到提升??傮w來講,在高中信息技術學科中開展微課教學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信息技術微課教學設計
1)教學主題要明確。微課教學主題的選擇不能模糊不清、界限寬泛,要力求精簡、針對性強,可以選擇某一個小知識點、教學中的一個重難點、一個概念、一個題目、一個規(guī)律等。例如,“循環(huán)語句的用法”這個主題就太寬泛,不適合用于微課,而“利用雙重循環(huán)語句答應圖形的規(guī)律”“雙分支結構語句的應用”等主題就比較符合微課的選題原則。
2)教學時間要適中。一般情況下,學生注意力保持時間在10~15分鐘,而對于電腦、手機等電子媒介內(nèi)容,注意力保持時間更短。因此,微課的教學時間最好控制在5~8分鐘,太短教學內(nèi)容講不到位,太長則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
3)教學語言要得體。由于微課時間的限制,教學語言的精確、簡明就顯得非常重要,教師應當準確把握在什么時候該用什么語言和教態(tài)。為了確保微課的質(zhì)量,在制作微課之前一般都要預先演練一遍或幾遍。
4)重視學習者特征分析。信息技術微課教學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就要使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等符合學習者特征,微課教學方案與學習者特征的匹配程度是衡量微課教學設計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信息技術教學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學,學生的學習基礎差異比較大,因此要充分考慮到每一個學生的特征,要使制作出來的微課盡量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展。
5)選擇恰當?shù)奈⒄n資源類型。微課的資源可以是視頻、2D或3D動畫、錄屏等形式,為了達到最佳教學效果,需要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選擇恰當?shù)奈⒄n資源類型。偏理論的知識點較適合利用視頻的方式來組織微課,如“什么是算法”等理論性課題最好用PPT+視頻的形式;偏實踐操作的教學內(nèi)容較適合利用錄屏的方式來組織微課,如“Flash遮罩動畫的制作”等實踐性內(nèi)容的微課,教師可以先將制作過程通過錄屏軟件錄制下來,再下發(fā)給學生讓他們自主學習和實踐;注重過程演變的教學內(nèi)容則更適合利用動畫的形式,如“冒泡排序的過程”等主題的教學由于其推演過程非常重要,通過動畫學生則很容易理解和掌握。
信息技術微課具體制作 ?一個優(yōu)秀的信息技術微課應當包括幾方面要素:主題鮮明的課題名稱、清晰的畫質(zhì)和聲音、精美的PPT和動畫、簡明易懂的教學內(nèi)容、高度概括并富有啟發(fā)性的片尾等。
1)技術要求。
①分辨率:如用錄屏軟件制作微課,建議分辨率為1024*768或1280*720;如采用拍攝法錄制視頻微課,建議視頻分辨率為720*576或1280*720。
②視頻質(zhì)量:圖像信噪比要求≥55 dB,畫面清晰流暢,無抖動和跳幀現(xiàn)象,無明顯偏色,構圖合理,圖像穩(wěn)定,景別銜接過渡自然,鏡頭運用恰當。
③聲音質(zhì)量:語言清晰洪亮,采用雙聲道處理,音頻信噪比要求≥48 dB,解說聲與背景音樂混合融洽。
④碼流率和幀速率:視頻碼流率一般在1024~2000 Kbps之間;音頻碼流率應當固定為128 Kbps;視頻幀速率為25 fps,動畫幀速率要求≥24 fps。
⑤輸出格式:采用拍攝法錄制和利用軟件制作的微課輸出格式一般為MP4或Flv格式,采用錄屏軟件錄制的微課一般輸出為exe格式。
⑥混合制作:如果采用拍攝法、錄屏和軟件混合制作微課,應采用相同的分辨率,保證圖像寬高比一致。
2)微課制作方式。
①攝像機錄制。優(yōu)點:畫面和聲音清晰度高。缺點:制作復雜。在前期制作時,可以采用多個機位、不同景別進行攝錄,再通過后期剪輯合成微課。建議有條件的學校和教師采用此種方式。
②數(shù)碼相機、手機錄制。優(yōu)點:簡便快捷。缺點:圖像音頻質(zhì)量沒有攝像機錄制得高。隨著科技發(fā)展,數(shù)碼相機和手機的分辨率越來越高,也可以拍攝較高質(zhì)量的視頻圖像,關鍵是它們已經(jīng)普及,用起來非常方便,適合大部分草根制作人員。
③動畫制作。優(yōu)點:形象直觀。缺點:費時費力,制作門檻高。動畫形式的微課可以采用Flash等二維動畫制作軟件或3Ds Max等三維動畫制作軟件來制作,適合具備一定動畫制作能力的人員。
信息技術微課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信息技術微課教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它在教學過程中扮演著“監(jiān)督員”的角色,從整體上對教學活動全過程進行調(diào)節(jié)和控制,保證教學活動朝著正確軌道順利前進并最終達到教學目標。教師通過教學評價可以了解教學各方面的情況,依據(jù)教學評價的反饋信息修改教學計劃,調(diào)整微課內(nèi)容、資源形式和教學行為等,有效促進教學效果的改善。學生通過評價則可以了解在學習微課之后的教學目標達成情況,從而來調(diào)節(jié)自身學習,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傊?,信息技術微課教學評價的目的是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3 結語
高中信息技術課在大多數(shù)省份作為一門學業(yè)水平測試或者會考科目,存在學生知識結構差異大、教師重視不夠等方面的問題。微課的運用可以有效提高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效率,值得廣泛運用。隨著各種移動學習平臺的興起,微課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有理由相信微課會讓信息技術的學習變得更加美好。endprint